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体面的养老,到底要存多少钱?

苗洪 天涯社区 2022-06-11

作者:苗洪

本文来自“天涯众评”版块

原标题:我们体面的养老,到底要存多少钱?

感谢作者为天涯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引言

夫妻两人,30年后所需的养老费用只需要150万。那么,除了居住之外的,一套现在价值300万的房子,是未来有尊严的养老的基本保证。

  

  养老到底要存多少钱,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对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研究,世界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人口城镇化在30%以下),中期(人口城镇化30%~70%),后期(人口城镇化70%~90%)。中国有耕地红线,还有温铁军这样的专家要把农民留在农村,所以,中国的城市化率,不会很高,取80%。也就是说,还有20%也就是2.8亿人会进入城市。但是,中国的城市化战略是城镇化,也就是说,很多人虽然不是农村户口了,但最终也不能去大城市,只能是镇上、县城、三四线小城市。


  2019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分别比上一年提升了1.06、1.02个百分点。按这个比例计算,新增加了1400万城市人口。这1400万有多少进入这些新一线城市呢?根据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表,前16个城市一共增加了200万。


  如果按这个比例,此后30年中,只有4000万人能进入大城市。分配到一线城市和新一线一共19个城市,每个城市200万。如果算30年,每年增加7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在1986年到1992年这7年,东京都市圈,平均每年增加14.5万人。日本政府2019年1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东京圈净迁入人口逼近14万。所以,以如今东京的房价,是以每年迁入14万人口的规模才支撑的,而按照当下的政策,30年后就北上广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的。而且,东京还有外国人买房,中国的房子,有70年的租期。所以,不动产未来的价格趋势,没有比东京更乐观的理由。东京的房价,是跌到高点的65%,也就是打35折。我们乐观一些,30年后的房子算5折。另外,房子还有悬而未决的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税的问题,很可能到时候,你指望房子给你养老,房子却叫你交税、交金。为了乐观起见,这些都当作没有吧。谈了储蓄,与锚定物,再来谈开支。



  一,在前述一些文章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钱自己不会劳动,钱只能购买“活劳动”,所有的养老都是当时的年轻人养当时的老人。无非是人们现在储蓄,30年后消费、购买未来年轻人的劳动,享受年轻人的服务。那么,30年后的劳动价格,就是这个模型的第一个变量。这个变量的来源,取一个最典型的样本“快递小哥的工资”,因为这是一个“纯劳动”岗位。本文会简单推测一下这个变量在未来30年间的变化。


  老人的最主要需求就是医疗、养老护理。30年后医疗、养老护理的价格是多少呢?我把它和劳动价格挂钩,分析医疗、养老服务的价格在未来30年间的变化。为什么这样挂钩,下文会做解释。钱会贬值,这是常识了,而中国人最主要的资产就是房产,所有,我把房产当作跨时空转移资金(也即储蓄)的唯一途径。为简单起见,假设房产也会随通货膨胀上涨,这样就可以不考虑通货膨胀。那么,资产价格就是另一个变量。这个变量在未来30年会怎么变,本文也会做一个分析。所以,我用房产作为“当下的现金”转化为“30年后的支付能力”的桥梁。然后,我把医疗、养老价格锚定在“快递小哥”的工资上,分析一下30年后的开支。然后,再反推出:现在要存多少钱,或者需要多少资产,才能在30年后获得有尊严的中产式养老。


  30年后的快递小哥的工资。现在大家对劳动密集型岗位的工资上涨都有感性认识,一个刷墙的工人,一天要400。由于劳动价格上涨,很多企业也在把劳动密集型的部分转移到越南这样的东南亚国家。合益集团(Korn Ferry Hay Group)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自2008年到2016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中国薪资平均增长10.6%,居世界第一。这里面当然有中国劳动分配中,工资收入低的因素,有一种补涨效应。所以不能按这个数据计算。不过,我们可以看看日本的情况。


  日本厚生劳动省上月公布50年后日本人口数量的预测结果,日本人口将在2053年跌破1亿;到2065年,将降至8808万。人口中的劳动年龄人口,在1995年达到了8700万的峰值,此后一直在下降,政府预计今年的数字将降至7600万,到2065年将降至4500万。日本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却一直比较稳定,从2000年至2016年的十七年间,日本年度的工资增长率除了2002和2009年两年低于-2%的增长,其他年间基本上是在-2%到+2%之间波动,所以基本上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这里的原因,首先,是自动化替代,生产、生活中很多场景引入了机器人。还有一个原因是,日本人的职场很稳定,员工并不会简单因为市场紧缺,就通过跳槽来实现工资增长,这样稳定住了工资。不过,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这个趋势已经不可持续。日本首相安倍曾表示,考虑到目前日本劳动力市场逐渐收紧,预期薪资水平将逐渐上升。根据其他资料显示,最近七年日本工资一直维持的是正增长,2016年达到了2.3%。随着日本劳动力人口的进一步减少,日本工资水平将出现较大增幅。


  2018年8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与苏宁易购联合发布《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显示,中国快递员总量已经达到300万,月平均工资在6200元左右,年收入74400元,凑个整数,8万元。按日本2%的工资上涨率计算,那么,30年后,快递小哥的工资要涨1.8倍,凑个整数2倍,也就是20万元。撇除掉通货膨胀之后的工资涨2倍,这个数目,对中国人来说不难想象,并不离谱。参考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这个数字也不算离谱。


  二, 资产价格的变迁。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曾说过一句话:我研究了10年房地产,把它总结为一句话,“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中国与日本的人口有相似之处。资产方面,中国目前和80年代末的日本非常相似,不要说房地产泡沫,就是全球旅游,大肆采购也非常类似。所以,还是用日本来比较。这一段相关资料很多了,就不展开了,简单的说,如今日本的房价,只有当年最高点1991年时的35%。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前端时间,有记者采访关于城市化的问题,我给她讲了一个观点,正好可以用在这里。其实,说人口,更准确的说是城市化进程,即人进到城里买房。


  先说一般意义的城市化。关于城市人口迁徙,有一个著名的ZIPF法则,该法则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城市人口与其城市大小排名之间存在简单的相关关系。一个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数量为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两倍,是第三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三倍,以此类推,为第N大城市人口数量的N倍,即城市人口对数值与其秩排名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日本1.3亿人、3700万在东京,韩国5000万人、2500万在首尔,大都市圈是不断扩大的,人不断往大都市圈流入。东京现在的房价虽然相比以前,跌得很厉害,但能停在现在的位置,就是这种人口趋势支撑起来的。


  再来说中国的城市化。现在北上广深,仍然在抑制人口进入,与此同时,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兴起了,一共有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昆明。这些城市在抢人,政策也在把人导向这些城市。所以,未来中国不会像东京、首尔那样,人口的分布会均匀一些。


  中国人的城市化,首先要买房。买房会耗尽家庭的所有力量,用夫妻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积蓄来支撑小夫妻买房,所谓“六个钱包”买房。这个城市化是需要攒很大的劲的。现在这六个钱包,很多人住的是当年的农村宅基地、房改房、或者很低的价格买的,不用给贷款,所以能存下钱。一旦现在耗尽六个钱包,现在的小夫妻可能30年后贷款刚刚还完,未必支付得起自己的子女再向一线城市走。另一方面,从一个县城到北上广有动力,但从新一线城市再到北上广深,对30年后的孩子效用不大。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趋势一旦形成,是几乎不可更改的。如果30年后世界经济是以特大城市为驱动的,那么,中国那个时候,已经无力聚集这样的超大城市了。和两个现象加在一起,就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完成后,城市集中度会低很多!会更分散,不符合zipff法则。那么,对资产价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的一线大城市,人口对房价的支撑效应没有日本那么大。我们可以把帐算得更细一些。


  三,医疗。

  人老了,首先,就是医疗。医疗是老年生活的刚需,这一点,大家都应该都没有太大的异议。不过,医疗也是一个弹性极大、主观极大的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妨先回顾一下。30年前,卫生部直属医院里,入院检查只有X光、三大常规检查,医院药房自己配置的几十种药水就能解决多数常见病了,要使用白霉素这样的高端药品需要院长批准。现在医院里实施的70%以上的手术,30年前根本闻所未闻,没有腹腔镜手术、介入手术、骨科内固定用的钢板,那时只有手术刀、打石膏。现在,技术发展起来了,CT、核磁共振、Pet-ct、器官移植、免疫疗法等等。所以,人对医疗的预期,其实是由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决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人们的预期。


  不过,价格也不一样了。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人的收入越来越高,也有能力负担先进技术,于是,技术的进步和国民收入的提升,反而让人好像“更容易需要医疗服务了“。这种医疗需求,推到逻辑的终点,就是寿命。30年前,一个60岁的老人得了绝症,大家都会认为,已经达到预期,而现在,一个60岁的老人,大家都会觉得还很年轻,一定要积极治疗。但是,实现这些预期的价格很贵。30年前,癌症、白血病也花不了太多的钱,而现在,干细胞移植、免疫疗法,会花进去数十万、上百万。再比如尿毒症,以前被视为绝症,现在可以选择透析,也可以换肾,但移植费用,后期抗排异,会是一大笔开支。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技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便宜下来。的确如此,正因为越来越多的医疗技术平民化,我们的健康才可以得到保障,但是,与此同时,会有更新、更贵的疗法与药,治疗那些现在医疗预期之外的疾病,获得预期之外的寿命。比如,现在老年痴呆被认为无药可治,但30年后就可治疗,但需要付出昂贵代价。所以,30年后人们的医疗预期,也不会便宜。


  研发最先进的疗法与药物,需要当期的劳动投入,成本与当时的劳动价格密切相关。所以,其价格与工资的关系更稳定,而与不动产的价格关系没那么稳定。另一方面,某种程度上,最先进的医疗,往往只有富人才能负担得起。富人这个词,取决于当时收入最靠前的人。所以,从目标市场考虑,先进医疗的价格也与工资关系更密切,而不是不动产价格。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现在比较贵的先进医疗,100万。这大致是中产心目中的预期,比如,前段时间“北京中年流感”,大概就要花这么多。现在一场尽心尽力,让人不遗憾的癌症治疗,也要这个数。这个数目,相当于北上广深一套房的四分之一,同时,也等于快递小哥10年的工资。30年后,当老技术变便宜,新技术又会提高医疗预期,而其价格则与当时的劳动价格、工资水平息息相关,永远都不会便宜,仍然会保持在快递小哥那个时候的10年工资这个数量级上,但和房价的相对比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这一部分结论是,你的养老医疗费,约等于“30年后快递小哥十年的工资”这个水平。


  四、养老院。

      人老了总会逐渐失能。与医疗之外的另一个开支,是养老护理开支。即便使用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恐怕30年后,这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费用与当时的工资息息相关。现在每年要多少钱呢?如果不是住那种4人间、5人间,一个月大约在3000元左右,这是指没有失能、生活自理的老人。一年大约5万元。少算一点,一年4万元,为快递小哥现在年收入的一半。(快递小哥的工资后面会谈到)


  不过,在这里,有一个系数,我称之为子女系数。养老院其实是残酷之地,别说失能老人,就是没有失能,往往也得受护工的气。我一个朋友去做自愿者,有老人就向她哭诉,说护工偷她的保健品。还有一位失能老人,给来看自己的子女说,“让某阿姨对我好一点”,子女心酸,也只能给护工小费。那位老人住的养老院很差吗?并不。那是军区给伤兵治疗的地方,只不过和平时期没有任务,转做对外养老,是子女找熟人才进去的,医生都是正规在役的军医,军事化管理,便携式B超可以推到床边,要说条件,肯定好于绝大多数中国人。但护工则与医院差不多,一个人照顾几个,并不是说换就能换的。所以,如果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在外地,恐怕养老院的档次要提升一倍,才能抵消没人经常探望、无人制约造成的服务下降,那么,就是一年10万元,相当于快递小哥一年的工资。


  那么,这一部分的结论是,现在都觉得不用靠子女,那么就住养老院,在你人生最后十年的尊严生活,你需要“30年后快递小哥5年的工资”,如果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在外地,则是“10年快递小哥工资”。有了这两个大头,社保,就当作生活费吧。现在社保除了温饱,老人花销低其实未必用得完。但以后替代率肯定是会下降的,这是大趋势。其他不说,现在农民养老金每月100元左右,如果来分城市老人的粥,里面就会下降很多。城市老人的生活水平是以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为代价的,农村老人的平均寿命比城市老人低10年。


  五,医疗费用。

  大约是那时快递小哥的十年工资,也就是200万元;养老院的费用是5年,也就是100万元。这个价格是算的一个人,我再把它减半,算老两口一共所需的,也就是说在计算的基础上,养老支出整体打五折。那么,老夫妻两人,医疗与养老院这两项大头开支是30年后的300万元。这个钱从他们的房子上来,那么,那时卖300万的房子,现在卖多少呢?按前面的5折计算,现在卖600万。那么,现在一套600万的房子,可以满足30年后两个老人获得当时的社会期望水平的医疗与体面的晚年生活。


  不妨再打个折,夫妻两人,30年后所需的养老费用只需要150万。那么,除了居住之外的,一套现在价值300万的房子,是未来有尊严的养老的基本保证。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数额与在那个城市关系不大,就像请保姆、快递小哥、医疗费,各个城市都差不多一样。所以,为了自己有尊严的养老生活,现在就抓紧存钱吧。存不起这么多钱怎么办?还是来看日本的情况。据日本ANN报道,日本每4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挣扎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他们只能过着一天300日元(19CNY)的生活,如果不设法节约根本活不下去。预计到2030年日本“老后贫困”群体将超500万人。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不该和日本比啊。的确,这么比不太合适。日本是发达国家,人均GDP3.93万美元是先富再老,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9000美元,是未富就已老。对标日本,的确过于乐观了。


  您不用担心那时你的孩子买不起房子。如果快递小哥的工资是20万,你的孩子是中产,工资是快递小哥的3倍,年收入就是60万,夫妻两人年收入120万,买一套那时300万的房子,很容易了。实际上,现在日本的年轻人买房,远比中国年轻人容易。当然,对那时的他们来说,老两口所需的150万养老,也并不是一个大数目。活劳动的转换效率,未必比房产的转化效率低。这是因为,人口结构决定了,在未来30年,房产会一直贬值,而劳动会不断增值。最后,必须声明的是,这个模型很粗糙,花一晚上写的文章,不可能非常细。但是,从“所有的养老都是当时的年轻人养当时的老人”这个角度出发,去研究、预测资产、工资的变化,是可以得到相对靠谱的答案的。希望有人继续去做。


点击阅读原文追帖哦!


编辑/青红萝卜粉丝

审核/心一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