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 抗疫是一场充满温度的战斗

文明广州 2021-04-24

第二系列


总书记点赞的伟大精神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对伟大抗疫精神进行了深刻阐述——“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在书写伟大抗疫精神的人群中,白衣执甲、逆行疫区的医务工作者们展现出了忘我奉献的精神、高超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人民的赞誉。他们中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也有无数普普通通、在抗疫“战场”上尽职尽责的医生、护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段孟岐,就是这些抗疫英雄中的一员。作为最早驰援武汉的广东医疗队队员之一,她在条件最艰苦的武汉汉口医院重症隔离病区坚守了将近60天。这也让她对伟大抗疫精神有了深刻的感悟。

广东支援武汉抗疫医疗队在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集结出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武汉会战”

连夜改造隔离缓冲间调整病区规划

去年除夕当天,一接到“驰援武汉”的紧急召集令,作为党员和业务骨的段孟岐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所在的广东省首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由广州九家三甲医院混编而成,接管的是武汉汉口医院两个重症病区合并的呼吸七病区。这个“超大”病区,共有79张床位,近半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居多,且重病患者多有基础疾病。


当时,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集中驰援武汉,被网友称为“武汉会战”。虽然对医疗队员们来说,这场战“疫”“只是换一个地方上班,护理病人,拯救生命”,不过面对未知的病毒,新问题不断出现,对所有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段孟岐回忆,一进入隔离病区,眼前的情况让医疗队员神色凝重:病房布局不符合传染性疾病的感控要求,医疗设备缺乏、院感防控措施不够到位、医护人员人手不足……这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迎难而上,科学战‘疫’,底气源于我们的过硬本领。”段孟岐说,尽管驰援队伍来自不同的医院,但大家都是来自重症监护室(ICU)的精兵强将,专业技能过硬,面对难题大家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连夜改造隔离缓冲间,调整病区规划,火速重建秩序。


做好护理是治疗新冠肺炎的重要一环,其中让患者及时加强营养摄入非常重要。危重患者因呼吸困难,无法正常饮食。面对那些消化功能较弱的高龄患者,护理团队会细心地提供粥、面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段孟岐还联系在广州的同事,运送专门的营养素到武汉。当时还有些完全无法进食的患者,需要插胃管开展肠内营养吸收。但医院储备的胃管较软,而护士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普通听诊器无法判断胃管插入的准确位置,段孟岐和同事们凭借丰富的ICU工作经验和快速反应能力,想到超声可视化技术引导判断胃管置入,成功让患者及时补充营养摄入。


为了提高护理效率,段孟岐和同事们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级管理。将部分高龄、家庭聚集感染无家属探视照顾的患者、呼吸衰竭需要双通道供氧的患者列为“重点照顾对象”。对于那些无法下床患者,会想方设法协助他们更换纸尿片、提供尿壶,确保给予每一个患者细心的照顾。也正是在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下,段孟岐见证了一名又一名重症患者相继转危为安、治愈出院,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段孟岐(左)和患者的合影

“双向鼓励”

隔着四层手套和患者相互加油

在重症病房,死亡和别离难以避免。其中,最触动段孟岐的是去年2月12日的晚上,她护理的一位患者不幸离世。但患者的太太很冷静,请求护士多给她半个小时的时间。因为逝者生前非常爱整洁,她想亲手给他清理并换一身体面的衣裳。


“她流着隐忍的泪水,一点点擦拭他的脸,用手轻轻抚摸,依恋不舍。”段孟岐说,这场疫情让人们变得脆弱又坚强,病区里的每个人都想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人。这也让段孟岐和战友们更加坚定了打赢这场阻击战的决心。


在段孟岐看来,抗疫不仅仅是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更是一段充满温度和情谊的经历,触碰着人们心灵最柔软之处,鼓舞着亲历者勇敢前行。


段孟岐记得,到武汉后第三天,下班后在酒店休息时,她突然收到一位自称“徐先生”的电话,说要送点东西给她。当她下楼后,只见一位身穿冲锋衣、戴着兜帽的陌生人匆忙地扔下东西,掉头就走。等段孟岐反应过来,才发现对方给她送了一些拖鞋、润肤霜等生活用品,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本来有点疲惫的段孟岐心头一暖。


在病房里,段孟岐为了让自己和患者都勇敢地面对每一天,会跟病人们进行“双向鼓励”。她记得有位来自东北的病人,听出她是老乡,两人便隔着厚厚的四层橡胶手套,用力地握了握手,互相加油,希望给对方坚持的力量。

段孟岐

众志成城

后方有人,那感觉真好!

段孟岐觉得,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除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后方的大力支持。“‘后方有人’,那感觉真好!”段孟岐说,隔离病区之外都是医疗队的“大后方”。


战“疫”初期,防护服、N95口罩等物资一度供应紧张,随后全国各地的捐赠物资陆续送到定点收治医院,保障医疗队员。广州“大本营”更是在物资、业务和生活上给大家全方位的支持。看到从广州运来的各种物资设备,段孟岐说:“深刻地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坚持生命至上并非一句空话,可以说全国上下不惜代价在挽救生命。”当时,病区急需制氧设备,广州中大校友捐赠的制氧机送达当天,患者就用上了。“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段孟岐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武汉战‘疫’的日子虽然已经远去,但带给我的感动却长留心间。”段孟岐说,打完这场“硬仗”,她和同事们在面对日常医疗护理工作时也变得更有信心,“只要祖国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们仍旧会站出来,奋勇迎战,保卫生命!”

来源 | 广州日报

编辑 | 罗秋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