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成为作家?嗯…先从听音乐开始吧

2018-01-19 马小跳 西西弗书店

说起音乐会,很多人的印象都是高端、大气、贵,大家穿着晚礼服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如痴如醉地欣赏,在贝多芬、勃拉姆斯、莫扎特的世界中漫步。但在一些固有的印象之外,我们其实对音乐会有一些误解。


比如在音乐会中通常都会看到会有工作人员举起公告牌提醒在乐章之间不要鼓掌,似乎是不希望打扰到演奏的正常衔接,那问题来了,应该在什么时候鼓掌才是“正确”的?有的人觉得那么贵的票价去现场听一次性价比不高,还不如买张CD效果差不多还可以反复听,多划算,这样真的是“划算”吗?


对于这些问题,英国小提琴演奏家丹尼尔•霍普被问过很多次之后,他决定,写一本书来回答。


01

何时鼓掌

在乐章之间鼓掌的人都被投以鄙视的目光显得不懂欣赏,但丹尼尔•霍普由贝多芬时代追溯,指出当时别说是乐章之间,就是在乐曲进行中,听众也随性鼓掌。从古典音乐现场礼仪规则的起源起,鼓掌就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假如听众现场听得欢喜想表达而受阻,那么规矩就显得死板了。


02

CD与音乐的关系

每次听到有人说,CD和音乐会一样具有现场效果时,就会很生气。他们如此断言,只源于不了解唱片是如何制作的。首先需要长达两天、三天或好多天的单次录制,之后便是不断剪辑,直到剔除所有失误和粗糙之处,只留下那些最成功的段落。


甚至于那些“现场” 的部分也只是有一丁点儿“现场” 元素,不是将好几段录音进行剪辑拼接,就是将那些不够百分百贴切的地方修改并重新插入。


实对电影的处理也是如此:不是对某一处失误,而是对无数单个片断进行剪辑,然后十分费力地、一点一滴地拼接起来,最终让其符合导演与制片人的要求。


03

不懂音乐怎么欣赏?

而对于很多人担心的没有基础而没办法欣赏音乐会的人,音乐家们一脸你想多了的表情,他们会开心地告诉你:确实懂得欣赏之道会对音乐有更多的理解,但不懂也不影响你走进音乐厅,正因为不懂,所以更能如孩子般单纯地去欣赏!




当音乐慢慢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之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在高兴时欢呼,在低沉时鼓励,在孤单时陪伴,在一切时间里扮演着最佳损友。对于作家们来说,它也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海上钢琴师“一九〇〇”传奇的一生。1900年,“弗吉尼亚人”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一九〇〇。一九〇〇慢慢长大,显示出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乐鼻祖杰立•罗尔•莫顿听说一九〇〇技艺高超,专门上船和他比赛,黯然离去。这一切都发生在海上,一九〇〇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想在陆地上看看大海,但始终依然没有下船。后来油轮被废弃、引爆,一九〇〇不愿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弗吉尼亚人”号,随之而去。


1998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成为史上流传最广的电影之一,其中几乎照搬这部作品中的台词至今仍为影迷为所津津乐道。



九岁那年,为躲避战火,弗兰基被送上前往美国的轮船,全部财产只有老师送的吉他和六根价值不菲的琴弦。

弗兰基发现,这六根琴弦不但助他弹出绝美的乐章,更充满了魔力。每当琴弦变蓝,就代表有人的命运被他改变。

当一次琴弦变蓝时,他陪着一位法国吉他手踏上异国他乡。

第二根琴弦变蓝时,他终于和自己的挚爱重逢。

第三根琴弦变蓝时,他救了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

第四根琴弦变蓝时,他用吉他为朋友挡下一颗子弹。

第五根琴弦变蓝时,他眼睁睁看着杀害老师的凶手中枪倒下。

当第六根琴弦变蓝,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说起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家,脑海里立马闪现出鲍勃•迪伦。作为一个影响了无数人的传奇音乐人,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已经无需赘述,而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则让更多人看到了他的另一面,那里有关文学、诗歌和一个人的史诗。鲍勃•迪伦不仅仅是一个音乐人,更加是一个诗人


甚至 Bob Dylan(鲍勃•迪伦)这个名字也是他因为崇拜威尔士诗人 Dylan Thomas 而给自己新改的。



鲍勃•迪伦越过他同时代的所有诗人,直接和惠特曼、迪金森站在一起。他塑造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的传统。甚至比艾略特、弗罗斯特走得更远,更接近人之本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所有获奖诗人在他面前,都相形失色。因为他们的表达都太啰嗦了。复杂从来不是一种美学,而是一种愚蠢。因为那是一个诗人、作家的感受力、判断力、和表达力极为低下的第一特征。



仅从诗歌本身而言,鲍勃•迪伦简洁、直接、准确、敏感的诗句,对目前笼罩世界的繁琐文风也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拨正。他回到了了诗的源头上来。和叶芝早期对爱尔兰谣曲的研究一样,迪伦的用词和结构、节奏,都是“古意”的。也许仔细分析下去,可以在《雅歌》和乔叟式的叙事诗体传奇里找到答案。



作为诺贝尔奖的延续,作家石黑一雄更大的爱好是音乐。而他的偶像正是前一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他说:“鲍勃•迪伦就是我的英雄,他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英雄“。他年轻时候是个嬉皮士,留着长发、背着吉他在美国到处旅行,写了不少歌给唱片公司寄去,都石沉大海。如今他依然弹得一手好吉他,喜欢爵士乐。2007年玩票给一个爵士歌手写了4首歌词,还得了行业大奖。


他的《无法安慰》讲了一个钢琴家3天内的超现实经历,2003年他写了电影剧本《世界上最悲伤的音乐》,在2005年的《别让我走》里,女主人公卡西中学时代的一盘磁带又成了推动情节的重要道具——这些似乎都在暗示,音乐是石黑一雄喜欢援引的元素。



石黑一雄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无可慰藉》出版于1995年,小说讲述了三天的故事,白人钢琴家赖特在星期二抵达了那座欧洲城市,星期五他就离开了。但是,自赖特来到这座城市之后,各种古怪的、十分超现实的事件就在他身边发生了。艺术的规则和现实的错位,石黑一雄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荒诞的世界:“让人物出现在一个地方,在那儿他遇到的人并不是他自己的某个部分,而是他过去的回声、未来的前兆、他害怕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这种恐惧的外化。”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也是他至今唯一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比起小说对古典音乐,特别是奏鸣曲式的借鉴,石黑一雄的这个集子更接近爵士乐——前四个故事涉及了吉他、爵士老歌、萨克斯风,只有最后一篇是个例外,出现了古典音乐的大提琴,但大提琴手的职业是在酒店的餐厅里演出。


石黑一雄觉得自己这本短篇小说集类似于一张专辑:“我用不惯iPod,对我来说,音乐最好以专辑的形式出现。”其后的情节也可以用石黑一雄的话来概括:“音乐家是个伟大的职业,但大多数人最后成了酒吧和咖啡厅里的乐手,或者默默无闻的作曲家。”他写的5个故事也许发生在“娜拉走后”,他说:“有时候人物会面临重大抉择,你可以观察他此后的命运进程。但事实上他的选择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喜欢这样的故事。”



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对于世界的见解,来达到高于现实的另一个层面。不论是音乐还是文学,都在相辅相成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就像很多人都调侃说网易云的评论区已经成了文学创作的社区,其实里面很多都是借由音乐与文字表达对过往记忆的回溯与总结。


所以下次听音乐感觉到很感慨的时候,记住那些细微的感受吧,说不定在之后某个时间你会用自己的方式把它们完整表达出来




也许这些热文

你也很感兴趣

答对12题,做自己的“百万”哲学家

穷的原因很多,今天来毙掉其中一个?

说起漫画只有日漫美漫?国漫表示很委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