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志青春 | “将青春梦想厚植于生我养我的黑土地”




朗读者:蒋卓含(西安交通大学)
  本期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孙跃心,佳木斯大学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农业电气化专业,现服务于黑龙江省牡丹江东宁市绥阳镇政府。




2022年的夏天,我放弃了本已找好的工作,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行列。8月份,我被组织分配到了绥阳镇,在这里我发现基层的工作虽然很平凡,但实实在在的工作却非常有意义,我决心努力贡献自己看似渺小却足够坚定的一份力量。


绥阳镇是牡丹江东宁市的一个边境小镇,到绥阳工作后我才发现,这里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绥阳镇又被称为木耳小镇,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黑木耳。我体验了采摘木耳的快乐,认识了不同品种的木耳,走访参观了木耳企业、木耳博物馆,这个小镇的一点一滴都在吸引着我,不禁让我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更加坚定。


通过岗前培训,我对基层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作为一名刚走上服务岗位的新人,我感到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刚入村走访时,我很热情,但在与村民的交流过程中显得支支吾吾”。于是我积极向资深的同事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在接下来的陪同纪检书记下村走访调查居民的改厕情况时,我不像以前那样躲在同事们后面,而是大方地跟村民们搭话,了解村民们的真正需求。

去年12月,我被抽调到信访办工作,主要负责接待来访咨询、录入来访信息、信访事项转接办理督办,以及档案整理、撰写材料、协助办公室开展相关工作等。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虽然劳累辛苦,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我接待过哭诉的妇女、情绪激动的村民、身体残疾的年迈老人。无论是哪种身份的来访者,我都微笑接访,既然来访者来到这里,就是想得到公平公正地对待,身为接待员的我就要努力为他们服好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基层现状,我更加理解了基层干部的艰辛,也多了几分面对困难的从容。


在随后的工作中,组织安排我到电商办工作,负责政府的抖音运营和黑木耳的推广工作。在这里,我看到了乡间小路的牛羊成群结队,秋收时节农民伯伯的忙碌与喜悦,也看到了我的祖辈曾经劳作过的丰沃土地。我在这里感受生活,让自己浮躁的灵魂落在黑土地上,乡村的一点一滴也在治愈着我。

在绥阳镇,我认识了新的同事、结交了新的朋友,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她们都陪伴在我身边,帮助我、鼓励我,与我一起加班、一起下乡、一起学习、一起拼搏……她们让我体会到了人情温暖,让我不至于在工作岗位上惴惴不安。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富饶黑土地上,还有一千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像我一样在基层历练、在一线奋斗。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在绥阳镇工作的大半年,我实现了从学校到社会、从在校学生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转变,我感受到了绥阳人的淳朴温暖,也收获了勇往直前的力量和成长。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挑战,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我,要努力承担起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在实践中磨砺自身,总结经验、提高效率,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我将落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



End

本栏目长期向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征集稿件,关于青春、关于志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你的喜乐和悲伤我们都愿意听。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字数1500字左右。稿件、音视频作品及作者简介、照片发送到邮箱zgqnzyz2020@126.com,期待参与!出品:志青春工作室来源:西部计划志愿者投稿
编辑:徐铭鸿(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海报:陈赞煜(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插画:千库网责编:陈龚泽祖
校审:盖奕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