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陶西平:中小学教师应该像大学教授一样受到社会尊重

2016-10-13 段留芳 中国网教育频道

什么是中国好教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教育人对教育的追求是相同的。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多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最好的教育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卢梭

12月12日,“破译核心素养 问道教育改革”中国好教育盛典将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届时,我们将感受到中国优秀的教育人带给教育的闪亮与光芒。


在盛典拉开帷幕之际,让我们回顾陶西平在2015中国好教育盛典上接受中国网教育频道记者的采访实录。


国家总督学顾问 陶西平

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名誉主席。

QA
中国网教育频道记者陶西平国家总督学顾问
Q您认为我国教育现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您对此有哪些建议?
陶西平我们国家已经实行到了202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落实的过程当中,现在已经进行了五年,应该讲这五年在规划纲要的指引之下,我们的教育事业还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就就是我们实现了一个很大的跨越。

这个跨越就是从过去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现在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而且我们现在缩小了四个很重要的差距,一个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一个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一个是校际之间的差距,一个是人群之间的差距,所以应该讲我们在世界上九个人口大国当中是最早实现在2001年当初确定的千年发展的教育目标,这是我们的优势。
当然我们现在在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家对于教育的要求现在越来越高,因此教育如何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应该突出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公平问题,一个就是教育的质量问题。
教育公平的问题就是优质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现在除了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跟不上之外,城市地区还存在着一个大家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从而造成了一些择校热等现象,我想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是我们要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解决办法,来考虑如何规范城市地区的入学行为,另一方面我想最近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可能是下一步我们还需要努力的,也就是你要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规模和覆盖面,这样来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Q中小学职称改革今年全面启动,您对此如何看待?
陶西平中小学职称改革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最优秀的老师都是高水平的,应该获得同样的看待。这一次职称改革过程中关键点一点就是,在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的教师职称统一了,这样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更准确的来判断或者来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一个就是在职称系列里面增加了正高级职称,这个正高级职称真正能够体现我们中小学最优秀的老师所达到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小学的教师应该像大学教授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

Q现在有一些教师收礼,引发一些负面新闻,您怎么看待?
陶西平现在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作为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应该讲也是世界上非常优秀的一支队伍,因为他们在很困难的条件之下,在待遇不好条件之下,在推动着中国,也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群体在发展,但是也确实还存在着一些现象,这些现象体现了我们教师职业道德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现象不仅对于下一代成长有影响,也造成了社会对于教师的尊重或者对教师的形象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当然我也建议媒体应该重视对于我们教师的优秀行为的宣传,所以这一次我想我们评了这么多好的校长、好的老师和好的教育工作者,这是向社会上树立教师形象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不应当因为个别教师不恰当的行为,而影响了我们社会上尊师的氛围。

Q明年高考有26个省使用全国卷,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您对此有何看法?
陶西平现在有26个省,我估计今后会逐步扩大,最后形成全国一张卷,全国统一考试是促进在高等教育入学方面的教育公平。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成绩第一个功能是育人选拔人才,另外是平衡社会公平。所以利用统一考试办法,来评价学生有助于我们选拔的公平,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各个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就是用同一个标准来看各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所以我觉得这只是一个积极的措施。

Q您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是中国好教育?
陶西平我觉得中国好教育就是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对于中国教育目前有不同的评价,有不同的声音,但是我感觉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个是看中国现在的教育和中国与三十年以前中国教育的比较,我们的规模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教师队伍也大大拓展了,而我们教育规模的发展跟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下一步我们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还应该把中国的教育放在世界教育这个角度来比,我们跟发达国家相比各有优势。所以能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推动实现中国梦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以下为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在2015中国好教育盛典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教育界的同仁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热烈祝贺中国网主办的2015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的举行。今天的主题正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面对的最关键的问题。此外,我本人目前也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工作,我所在的组负责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因此我也对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跟教师队伍的建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规划纲要实行五年了,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一个跨越实现了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跨越。缩小了四个差距,即地区差距在缩小、地区差距在缩小、校际差距在缩小、群体差距在缩小。缓解了两个热点,即部分城市地区的择校过热得到缓解、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得到缓解。
当我国迈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时候,贫困地区的教育这块短板就凸显出来了,我国目前教育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主要是指“老、少、边、贫、岛”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这样五点:
第一,办学条件不好,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就是村小和办学点的办学条件,以及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条件、交通条件等。
第二,教师问题。师资来源、师资水平、师资结构、师资待遇,都使得农村的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所以,也可以说我们当代中国教育的公平问题,主要的已经不是入学机会的公平,而是保证质量的教育的这种机会的公平。
第三,辍学问题。目前部分地区由于贫困和学校教育质量等等原因,辍学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孩子并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出现了一些流浪儿童。
第四,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
第五,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块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问题确实是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各级政府应当全面规划制订明确的扶贫攻坚目标和实施方案。实现教育的精准扶贫。应当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并且加强投入的合理使用,应当调整布局思路,以就近入学为原则,采取集中办学跟分散办学相结合,推进不同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标准。
此外,我们还应当改进教师的教育,扩大部分地区面向培养贫困地区教师的定向招生,改善贫困地区的教师的编制、待遇和生活条件。同时,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养和教师培训。2020年以前,还应该把督导工作的重点转向贫困地区,落实督导责任制和行政责任制。习近平同志还指出国家繁荣、教育振兴和国家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同时指出了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所以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助梦人。
今天,中国网对在分布在中国各地区的一线优秀校长、教师进行表彰、展示他们的教育成果,我本人也向今天获奖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期待着当我们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接受优质的教育,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无论是城市还是边远乡村,不分民族,不分男女,我们都能够在达到办学条件标准的学校里面,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和老师们的笑脸。这应该是在座各位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和所有社会人共同的企盼。
我衷心感谢大家,也祝愿我们今天的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记者:段留芳编辑:王晓霞
排版:刘    昌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微信:educenter微博:侃教育    打造中国教育的声音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