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窦桂梅:向着朝阳那方,合力打造一所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小学

2016-10-19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

编者按
在繁华的北京CBD 商区,坐落着一所充满书香的校园——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2011年3月,怀揣着教育梦想,清华与朝阳开始了一段教育情缘。为了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朝阳教委与清华附小共同签署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具有百年历史的清华附小正式走进朝阳。

正值学校五周年,10月18日,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召开“向着朝阳那方---“1+X 课程”教学实践研讨会暨五年(清华- 朝阳)合作办学汇报展示办学成果展示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校长、教师共计700余人参会。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发表主题讲座《向着朝阳那方》,中国网教育频道编辑整理了口述文章,期望能为更多教育人提供借鉴和思考。

这个是清华附小的“成志大路”,1915年,这所100多年的老校就在清华大学校园里,清华大学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大学之一,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它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当这所大学遇上朝阳区的CBD,当现代科技与具有百年传统的清华大学相遇时,故事就诞生了。
镜头拉回到100多年前,清华大学附小前身为成志学校,那时候的校长提过:要造就完全人格之教育,大学里面要办一所这样的小学。于是校友纷纷努力,朱自清、冯友兰等等。直到100年后我们看到,这所学校里走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走出了六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有著名的导演,共和国将军,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以及奥运冠军六位。
我想这些大批杰出的校友正是用思想的感召来体现百年清华附小的中国毅力,近2万校友里面也有那些默默无闻奉献着的普通工作者。而今,我们的校友增加了朝阳的一部分。
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
去年清华附小百年华诞,我们想到百年立人,清华附小要从一所成志的学校走向成志教育,于是我们提出来成志教育思想。这个命题就成了我和我的团队不停思考的问题,围绕成志教育,“我们要育什么人”,“怎么育人”,这两个核心命题。


我们不能变掉原来的精神,而是要传承它。我们应该始终对人给予关怀,我们怎么以立人作为一种功能来实现精神内核的成志。换句话说,儿童的成志必须体现清华附小的表达,努力让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围绕这个大写活生生的人,我们把志纳为三个内涵:要让儿童站在正中央。要成为这样的人,首先要有理想和抱负;第二要有为追随志向而拼搏的意志和品质;第三实现当下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拿出实践和行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于是我们带着这些思考和责任来到了朝阳。

走进朝阳,我们要思考,我们事先有什么,我们带着什么来?我们要和朝阳的哪些优势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我们不是扶贫,我们是来共享共担共同实现彼此的教育梦。于是我们必须基于国家的教育方针,拿出清华附小以及清华大学历史的文化,我们也必须基于未来人才的培养以及对人的要求,思考朝阳教育独特的优势与CBD区商务中心区的特殊资源,我们需要选择整合打包来资源优化,实现彼此相融。
五年了,从2011年3月23日签约一直到今天。特别有意思的是, 2015年清华附小百年华诞的时候,我们又接收了CBD二校区,那里更多的是打工子弟的孩子们,我们所以这样做,饱含着清华附小的公益情怀。
这样的历程里,我们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开拓期、发展期,也努力地走向朝阳的品牌期。首先我们通过价值的认同和使命的驱动老师们共同地认识到清华附小的文化,你如何认同附小的百年文化,享受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让我们共同建设一所有着理想、有行动、有着朝阳印记和清华传统的卓越小学。
使命认同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每年开学典礼雷打不动的是,让朝阳的老师们一起把清华的责任放进心里,所以我们要宣誓。宣誓前要认清一句话——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宣誓的内容是:我是清华人,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当作我们的最高荣誉。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弘志,拿出实践和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引领社会和时代,这是我们伟大的理想。这个伟大的理想就是成志教育的使命,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成为聪慧高尚的人。围绕国家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我们聚焦在清华附小校本表达的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
课程植入优化课程门类,满足个性需求

清华附小办学行动纲领重要的是课程植入。所谓课程植入确确实实考虑到学校的课程资源。一是清华大学的课程资源。二是清华附小获得建国65年首届国家教育成果奖的一等奖,在只占20%的小学里拔得头筹。我们必须通过“1+X课程”,通过教学效果来实现这个目标,完成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X课程”就是优化整合国家的1,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补充X,X和1合在一块构成大写完整的1,也是基础。尤其是X,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们在X课程里设置为学校个性课程、年段个性课程、儿童个性课程,来构成完整的课程结构。不是简单的加法,也不是简单的乘法。



怎样深层次地实现这三个路径?比如我们原来强化的学科教学里面,要适当地保证学科本身的属性没有错,那好,用什么样的方法做一点渗透式整合?学科属性相通,我们如何进行学科间整合?大家已经看到了清华附小的课堂,重要的是,超学科本位必须成为儿童的一种学习的样子,所以当这三种学习样子变成实施路径的时候,“1+X的路径就得到了保障。
我们把1到6年级划分为三个年段:低年段基础牢是启程课程,中年段腰杆硬是知行课程,高年段起点高是修远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如何通过课程来设置,于是课程表就必须进行改革和优化,强调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和特色性,而且在保障每一天学习过程当中,实现这样的落地,这个就是我们这所学校每一天每一天不断落地的过程。

这五年来,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精品课程,即特色课程。


首先,我们想为儿童身心健康的核心素养打造坚实的基础。每天早上有一个晨练课堂,每天有一个体育项目可供选择,每天有一节体育课,这个也是这所学校充分依据朝阳抓足球抓体育项目整合而来的。像大家看到的帆船、踢毽子等等,也是小特色。


第二个是经典阅读。

不仅仅是语文的阅读,全学科阅读已经成为学校在课程表里安排的必读的内容,我们特别强调经典性、趣味性和序列性,这个也构成了改革下的特色。
第三个应用创新特色。

我们的孩子们每到秋天的时候,要摘下自己种下的南瓜窝瓜,还有石榴等等,他们进行各种形式和学科整合,进行小项目、小课题的研究来完成自己的成果。像我们的机器人大赛等等在全国已经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第四是种子阳光课程。

大家知道,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特色的特需的儿童,我们如何体现儿童特性那个X,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专门为儿童开设积极心理学的健康课程,以及我们对个体儿童的水木秀场等心灵咨询的课程。
刚才大家看到片子里的小朋友,实际上是个体儿童由她的未知到已知,到知行,到可以实现对乐器特殊选择的过程。这个小朋友的变化很大,她从其他学校转过时,她的父母告诉我们,她在原来的学校从来不说话。我们的老师想尽了办法,首先给她配什么样的同桌,朗读的时候有人陪着她,集体小合唱让她发声,最重要的是我们制造了关键事件。清华附小百年华诞,我们这所学校30多个孩子参加了丁香花开的话剧表演,这个大项目让她参加了,她在后面的布景里扮演合唱的角色。我想跟各位说,她终于说话了。
我们如果给孩子在特殊的场合制造一些特殊的情景,慢慢地在等待中给她提供各种的机会和可能,慢慢的,慢慢的,让她调试各种心里障碍,实现自我的最大超越。
最后一个经典课程是丁香戏剧课程。

我们优化整合了国家课程,学校每周都有戏剧课程。为了构建儿童的第二个生活,让儿童各种综合能力通过戏剧的方式来展现,学校每年都有年度的戏剧展演,人人都上台,班班都有戏,不分大小,不分选择,我们一起让儿童站在舞台的正中央。


总之,在课程植入的过程当中,我们利用了CBD的各种资源,包括周边资源以及家长的相应资源等等,都纳入到这个系统里面。努力地探索每天怎样去过一种新常态的生活,我们努力从黑板教学走向实践世界。


名师引领教师在等待中实现最大化成长
如果说这样一所学校引进资源来到CBD学校,我想我们还有什么呢?那当然是一批名师队伍。这些年来,我们清华附小发生了特别特别大的变化,特别感谢朝阳教委的领导,现在这所学校50多位老师,大家看到数据,从本校过来的特聘老师,特级教师一共是7位,中高级教师8位,加上区域骨干已经是10位了,我们有28位教师都是硕士生。我想说的是,这些特级教师不断的学科素养引领和带动下,让我们这所学校的青年教师得到了巨大的成长和变化。
学校的年轻人还是蛮多,小学老师女教师偏多一点,确实存在二胎等各种问题,蛮复杂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年轻人也在等待当中实现最大化的成长,因为有他们的引领和帮助,成就了清华附小CBD教师队伍这样的现状。

一体管理实行段长管理制,网络信息一体联动

为了既实现清华附小管理的统一,又体现朝阳的个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特别强调一体化管理。学校本部有一个质量与数字化监测中心来统筹这几个校区的各种情况。
在组织变革上,我们以执行校长为联动,实现自主管理,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制衡来完成。
另外也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尤其是结构的变化。由于我们学校的课程里面体现整合式,所以学校一二年段叫做启程年段的段长。我们分低、中、高的段长,实行段长管理制。段长把教育教学融为一体,朝阳和清华的各种碎片式的内容都统称为段长管理,他就称之为小校长。这样让管理落地实施,而不是线性唯一的方式,网线经纬纵合实现了一体化的管理。我们经常会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比如说我在学校开国际会,那这边的老师管理者就在现场直播来监听,或者是我在这边讲的时候,本校的管理者也都一并地来听,也就发挥了朝阳的特别好的信息化,借用了朝阳优质的资源来扶持百年老校。所以说这样的一个网络信息就构成了一体联动。

清华附小这五年来从来没有分过第二类老师,我们在寒暑假集中长时间的培训,大家一起背课,一起研究,所有的老师必须在本校经历历练,在这样的价值观课程理解认同下回到队伍里来,一起研究再共享。

清华大学有那么多科学家院士,我们怎么把这些资源放到清华附小CBD,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今年开学典礼,清华四位奥运健儿走到几个校区与孩子交流。我们也充分挖掘和利用朝阳的大师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共融。


清华附小还有一个办学特色,每逢大会都有家长智囊团,来得早的参会者一定会看到清华的家长们在安排交通。另外刚才在彩排过程当中,后台有几十位学生家长当义工。家委会成立了很多社团,这所学校的杂志都是家长们来编辑设计的,包括今天的摄影等等,很多家长义工也都参与制作。我们也定期竞选校级的班级家委会代表,发聘书给他们。我们还上了报纸,500多位家长每天风雨不误都在最繁华的交通点上帮忙服务。这些家长们是我们的生力军,好的口碑也需要家长帮助我们引导,家长也是我们的代言人。
虽然才五年,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说机器人已经获得国家竞赛一等奖,我们的一些舞蹈、民乐、合唱等都在国际舞台上亮了相,小小的他们真的很了不起。感谢朝阳教委,感谢各方人士不断地帮助这所学校,成就这所学校,让儿童努力地实现了站在学校的正中央。
如何让这些儿童继续努力实现学校浓厚的学习兴趣,丰富的阅读表达等等,我们任重而道远。怎样让好的故事继续发生,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比如我们该如何架构这所学校孩子的出口,从小学到中学该到哪里去?这所学校在办学“1+X课程”整合,它的前后的关联点在哪里?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以后,如何连接构成儿童成长学业完整周期的推进呢?
第二个思考是当我们本校有2万名校友,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有一个大清华校友的概念,应该说这所学校的孩子都是清华附小毕业的,他们的印章上就有“清华”这两个字,他们还有优越的CBD这几个字,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如何共享到清华大学里的大中小一条龙人才培养的联动模式,进入创建人才培养的优质的机制里面,这个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第三个思考是我们怎么样依托朝阳,发挥CBD校区这个国际化窗口巨大的作用,这五年来我们还不断在适应,周边的这些家长资源太强大了,我们还要把他们充分地利用好,同时带动本部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彼此形成合力,共享优质资源,这样我们是彼此成就,彼此成长,实现多赢。
我们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毕生的责任,我们选择了朝阳CBD,也选择了我们一生的责任,当遇到困难和阻力时,我们不断安慰和告诫自己,理念让我们明确方向,理性帮我们优化路径,理想决定我们能走多远,所有这些可能就化为一个信念吧。我们一直会朝着朝阳那一方,那明亮的一方,合力打造这所有灵魂的卓越小学,一所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小学,让成志教育照耀我们儿童的一生。

我和清华附小人在几个一百年当中,在为聪慧高尚的人生奠基成志教育使命的驱动下,努力地去探索根植于民族灵魂基础教育中国的这样一个基本的范式,让我们的孩子从最初六年到他毕业离开的时刻,他可以坚定地说,我在那所学校读书过,我在那所学校成长过,那所学校给我打下的底子成为我未来人生的信念和做人最重要的基础!
作者:王晓霞
排版设计:刘昌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微信:educenter微博:侃教育    打造中国教育的声音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