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 | “中国式父母”与孩子的爱恨救赎全在这部片子里,家长必看!

2017-05-06 祝颖丽 中国网教育频道

据说,这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类纪录片;

据说,观看这部片子的父母无不泪如雨下,开始进行自我反思;

据说,看完这部片子,人大附中的校长直言: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




4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为了组织观看这部片子,部分班级停课半天。三百多名学生和一百多名学生家长,在九十分钟里一起为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而震撼、而激动。


人大附中家长在观看纪录片


这部片子就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经过十年策划、两年摄制的家庭教育纪录片: 《镜子》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纪录片共三集,全长90多分钟,主要展现了三个家庭的父母与孩子的爱和伤害,也成为“中国式家庭”的一面镜子。

 

心理学专家张久祥说:

 

“这是我看到央视拍的、与心理有关的节目当中最接地气的,直入父母、还有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心灵深处的穴位点,接触得最近的。”


片子一开始是倒叙,父母去“特殊学校”接孩子,孩子准备了节目要表演给父母看。


字幕告诉我们,原来:



“改造”?难道是“杨永信”式的电击疗法?难道这些父母都是愚昧的甩手掌柜,只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

 

事实证明,情况不是这样,如同片中的一位农民工父亲所疑惑的那样,观众和片中的父母也都不解:这些父母都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体面工作,甚至对社会颇有贡献的父母,可他们的孩子也出了问题,到底是为什么?


三个家庭的开场,狼狈而狰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988il1bu&width=500&height=375&auto=0《镜子》第一集


记录片选取的三个家庭的分别是:


孩子家明:16岁,高一学生,辍学在家一个多月;理想是做一名背包客和流浪歌手。

父亲:私企管理人员 大学本科

母亲:国企职工 大学本科


孩子张钊:18岁,高三学生。因为早恋和网瘾辍学在家四个月,把父母赶出家门,自己和女朋友住在家里。

父亲:国企职工 大专

母亲:个体经营者 高中


孩子泽清 :14岁,初二学生。上网下军旗,辍学在家两个月。有暴力倾向,多次打妈妈,甚至管她叫“贱人”。

父亲:事业单位职工 大学本科

母亲:医务人员 大学本科 两次国外进修

外公、外婆:湖北大学退休教授



片中的孩子除了泽清听闻有央视跟拍,而甘愿接受改造,其他孩子在最初被心理学校接走时,表现出来的狂躁以及和父母之间的恶劣关系,让人震撼。

 

家明听说父母有找人来控制自己,就用自残作为威胁,还展示了自己以往的成果。



窗外的父母不敢进去,只敢在外面偷偷地抹泪。



张钊的反应更为激烈,18岁的孩子,对所有外来者都充满敌意,反抗的场面颇不好看:



听说母亲要把他送到心理培训学校,更是对父母充满怨恨,母亲的无奈和孩子的戾气在同一个画面中,非常刺眼。

 


最平和的是泽清,他的外公外婆一年前就给他报了这个培训班,但是直到听说有央视跟访他才觉得接受,他觉得这样比较好,问他为什么好?他想了许久,说:有存在感。



泽清的冷静对比之前他母亲对他的描述:喊妈妈贱人、用指甲抠妈妈,也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三个家庭的开场都很狼狈、很狰狞。


由爱变成伤害的原因逐渐显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98tj7kwc&width=500&height=375&auto=0《镜子》第二集


接下来就是双线进行的故事,孩子参加81天的训练营,在这个过程中倾吐自己的心声;父母接受为期六天的家长课堂的教育,与老师和其他父母对话、反思自己以往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僵化的关系,由爱变成伤害的原因才逐渐显露。

 

家明的父亲生性好强,相信永不放弃的话生活就会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好。



也因此,他觉得公司离不开自己,他甚至不愿意去上家长课堂,因为觉得请假扣钱。而且他固执的认为,自己没有太多的问题,家长课堂实在有些夸张。即使上了家长课堂他也自信满满地觉得儿子不正确的理想应该由父母帮助纠正。



可是在儿子家明的陈述中,问题再明显不过:要强的父母往往控制欲也太强,只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的孩子身上。家明在镜头前哭着说:他想养宠物,买回来就被扔;他想骑行,还没开口就被拒绝;他想当背包客,父母又以担心他的安全为由否定。在这样的父母心中,孩子永远不够成熟,必须永远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才放心。


对比家明的家庭,泽清的父母似乎是另外一个极端:父母在自己的关系中打转,让孩子失去了“存在感”。



泽清的父亲抱怨妻子下班后不尽贤妻良母之职:



妻子抱怨丈夫只想让她顺从:



泽清说,有一次她饿了希望妈妈煮饭给自己吃,可妈妈却以心情不好推托,无心照顾变得理所应当。这种时候,孩子好像只有去刺痛父母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甚至为了引起注意,想对父母捅上一刀,让他们感觉到疼。

 

泽清是个14岁的孩子可是却总是表现出超乎自己年龄的成熟,直到训练营的最后,才让人发现原来他也有非常孩子气的一面,原来他还只是个孩子。


“我说学校很压抑的时候,我妈就说学校几千个人,别人怎么都没事。每次我想跳楼,我爸就说,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这是张钊面对镜头恨恨地说出来的一番话。



张钊的父母似乎是最典型的中国父母,他们信奉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禁止孩子早恋、禁止带手机上课,他们认为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学、高考,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也很少,一家人在一起就是看电视。

 

听完家长课堂的课之后,张钊的母亲对父亲说“我们好像真的是做错了,专家说不能对孩子说的话我们全说过。”



可让人心酸的是,当父母决定有所改变的时候:



张钊却觉得他们只是在演戏,坚持不了多久。在孩子心中,对父母已经完全失去了信任,这大概也是张钊早恋的一个原因:“我已经不指望他们了,我不能连这边(女朋友)也失去,我需要一个精神寄托”


纪录片不负责美好的结局:这只是一个开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98avatza&width=500&height=375&auto=0《镜子》第三集


对于这部纪录片,真实无疑是它最大的特点。

 

故事的结尾,父母都了很大的转变。



家明的父亲在父母课堂一结束就把孩子接了出来,陪孩子看电影、旅行,同意孩子养狗,允许家明独自出行,还将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写在纸上贴到了墙上来时刻告诫自己。

 

张钊父试着与孩子沟通,放宽了自己的原则但没有完全迎合张钊的要求。

 

泽清的爸妈为了给孩子换一个环境而买了新房子。

 

可是几个月后,家明继续沉迷网络游戏,狗已经养烦了全交给父母,说喜欢画画可是没坚持几天便扔在一边,还在父亲资助下开了一家网店,两个月后关闭。失望的父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妻子失去了关注,无奈的妻子为此想和丈夫离婚。

 

泽清辍学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他回家后继续玩军棋,而他的父母还在继续向央视的心理咨询栏目求助。

 

张钊参加了2016年高考,被长春某高校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录取,但他选择放弃继续复读,继续参加2017年高考,目前已与女友分手。

 

81天的训练营,不会一蹴而就,6天的家长课堂也不是一劳永逸。结局并不会像电影那么美好,可这毕竟是一个开始。

 

 

“这个片子对我个人而言就是一面镜子!每一个人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你能回答我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包括我的个性,你搞清楚了以后,如果你当父亲、当母亲你会做得更加自然、从容和成功!”

导演范永东说道,他通过这面“镜子”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父母,在《镜子》两年的拍摄和制作中,他终于打开了心结。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我的父母,无论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最后的结营典礼上,泽清对着所有的父母朗诵道。


其实这部纪录片也是一面镜子,正如心理学专家张久祥老师所说的“它是时代的镜子,夏阳也好,泽清也好,张钊也好,家明也好,他们都不叫主人公的名字,他们叫这个时代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不叫他们的父母,他们叫这个时代的父母。”


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机会、一个警醒,因为我们或许就是这样的父母,或许在未来某一天可能成为这样的父母。

 

“这些家长爱不爱孩子,爱啊。爱始终在那里,没有不爱的。因着爱的认知有一种扭曲,这种爱的能力出不来,被憋进去了,爱的能力被封住了。我们出来的全是改造孩子,教育孩子,改变对方的想法。后面那个爱的能力没有出来,满满的爱就变成满满的伤害。”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作为孩子我们要去理解父母的爱,客观地去认识父母。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是在于自己,所以作为孩子要把成长的动力回归自身,为自己的成长去负责,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影片结尾这两段话献给所有深爱彼此,却不懂如何去爱的父母和孩子。



不要让满满的爱变成满满的伤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关于《镜子》的更多信息。


作者:祝颖丽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小编推荐


悦读 | 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孩子心理内力的觉醒

干货 | 高考临近,清华学子给高中生的9条忠告和50条建议

域外 斯坦福大学:十八岁前具备这八种能力,孩子将受益终生

家教 | 《人民的名义》里那些伟光正的英雄,有多少是失败的家长?

悦读 | 莫言:对于年轻人而言,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

域外| 犹太教育巨大成就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文明密码?

悦读 |《人民的名义》火了!“哭穷”教育让匮乏感伴随孩子一生

家教 | 所有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你的孩子必将平凡

家教 | 那些小时候爱顶嘴的孩子,长大了什么样?

悦读 | 教育孩子给钱是下策,给能力是中策,这才是上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