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这段高考直播火了!18分钟讲述40年高考变革中的变与不变!
编 者 按
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一根“指挥棒”改变了中国。40年来,数以亿计的青年学生通过高考走进了另一种人生。而在这40年间,改革的步伐也从来没有停止。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连续大扩招,高考录取率的大幅上升。到2015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迈向“大众教育”。在一个大多数人都能上大学的年代,考上大学已经不是稀罕事儿,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考上的是不是好学校、好专业。
40年来,人们对高考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从“一考定终生”的决心,再到今天“人生是场马拉松”的冷静,人们对未来的选择更为从容淡定。
全文共5340字,预计10分钟读完
中国网高考直播间,工作人员正在有序直播。
6月7日,中国网教育频道直击高考,10路记者,10个考点,通过直播形式,为全国网友们带来高考考场上的低气压与发令枪声。
跟随记者的手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7年的高考有哪些变与不变。
点击视频可以观看精简版直播回放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11h6dswb&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人民大学
附属中学
1采访记者:王晓霞
摄影记者:张钰
6月7日早7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校门前人头攒动,很多考生家长早早地等候在考场周围。老师们身着红色T恤,列成两队为考生们加油助威。在考生入场的通道左侧,由大学生、高一、高二以及初中生组成的“亲友团”打着“高考必胜”的旗帜。特勤、城管、120急救人员以及志愿者也早早就位。
8时30分,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他们大多表情从容。当记者问道“早餐吃了什么”时,一位考生表示:“和往常一样,心情也没什么特别,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
为考生加油的“亲友团”
助威声此起彼伏,每一位考生步入考场时,都会传来一阵阵“高考,加油”声!此情此景让人心潮澎湃,勾起了很多围观群众对往昔的回忆。谁也说不清,高考有着一种怎样莫可名状的力量,让人深深地感动着。
考生爸爸
我还是有一点紧张,比自己当年高考时还紧张。我认为,高考是相对公平的考试。这十二年,孩子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他从小就参加了很多课外班,有很多兴趣爱好。
人大附中素质教育做得很不错,高一高二会有很多篮球赛,足球赛,电影节等活动,也会经常组织孩子们参加社会活动,去孤儿院等等。对于孩子来说,教育就是要让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认知社会,感悟社会,感恩社会,热爱国家,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
考生妈妈
我的心情很平静,我觉得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如果对孩子的期望值太多,会很失落。我们不需要和别人攀比,只跟自己比,孩子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
我觉得孩子不能把所有的劲都用在高考上,以后的路很长,家长要注重的是孩子性格、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来说,高考是一个阶段性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考生奶奶
我的儿子是90年代参加的高考,那时候就是希望儿子能考上大学。现在孩子面临的竞争比较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也更迫切。孙子参加高考,家人没有给他太大压力,主要孙子能努力就行,期望他平平安安,考出水平。我认为对孩子做人的培养更重要。
高三学生
我今年没有参加高考,准备出国留学,我更向往国外的教育环境,我的兴趣点多,在国外学校可以稍晚一点确定专业。我很喜欢国外的教育体系,可以融入到新的文化。将来毕业我还是打算回到中国。
北京市第四中学
2
采访记者:闫景臻
摄像记者:刘攀
通过家长、往届考生、高考保障工作人员的采访,我感受到,如今的公众对高考的认知更加冷静客观,从容淡定。一名2016年参加高考的北京四中的学生认为,高考只是一生中一个经历,而不再是转折,但也需要我们好好把握,他说,付出多少,回报就有多少。我也用他的话送给所有人,与大家共勉。
更加淡定 少了焦虑
在开考前,记者在北京四中的考场看到,送考的家长把校门口围得水泄不通,然而开考后,送考的家长陆续散去,虽然有树荫遮阳,但只有零星的家长在等待考试结束。从2008年记者第一次参与高考报道工作不同的感受是,如今的家长们更加淡定,少了往年的焦虑。
高考保障一应俱全
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不同的是,如今高考的关注度之高,保障工作之细也是空前的。在北京四中的考场周围,各项应急措施一应俱全。120急救、交警、城管、交通协管员、志愿者都投入到高考的保障工作中。
赵阿姨是一名交通协管员,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从2004年就参与到高考的保障工作,能为高考考生做好服务非常高兴,希望孩子能够有美好的未来。同时她也认为,作为家长,当年她的孩子参加高考时,家长比孩子更紧张。她认为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情绪会影响到孩子考试,因此,考生和家长都要调整好心态,从容面对。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一零一中学
3
采访记者:周继凤
摄影记者:孙宇
7点半站在清华附中的考场门口,交警、城管正在井然有序地疏导交通。不少远距离的家庭,则颇具眼光,提早在附近租了房子,为考生两天的提供了一个短暂和温馨的休歇处。将近9点,考生们陆陆续续地进入考场,人流涌动的考场门口也渐渐安静下来。
一个城管眼中的高考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个正在一零一考场负责环境维护的城管工作人员。这是他第三次在高考期间参与治安管理。三年来,高考的变化颇多,但其中给他最大的直观感受就是家长与孩子面对高考更为理性。在他的记忆中,往年都会出现比较夸张的送行现象。而到了今年反而现场更为井然有序。城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止到11点,还没有一起丢失准考证或者考生迟到的状况。
家长们在考场门口为学生拍照留念
名落孙山
高考并不都是成功者。那些当年所谓“名落孙山”的高考者们,如今又如何来看待这样一场考试呢?记者在一零一中学随机采访时,正好采访到一位当年“名落孙山”的高考家长。再回忆二十多年前的高考,一开始这位家长十分平淡,但是提到自己仅差四分就可以上大学时,遗憾之情溢于言表。如今,她再一次面对高考,而不同之处在于,这位当年考生已经成为母亲,她将在围墙外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度过这攸关未来的考试。二十多年后过去,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明白,高考不是唯一的途径,只要自己有心,其实同样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北京市八一学校
4
记者:奚婷
八一学校考点这次承担是来自人大附中的考生们,在现场可以看到来自人民大学的大学生们组织的加油团,条幅上写着:人大附中,高考加油!稳!不少考生在入场之前和家长在校门口满面笑容的合影留念。
对待高考越来越智慧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家长们对待高考越来越智慧,对孩子人生的思考也更加成熟。一位等候的家长说:“我们重视的是考试的结果,但比结果更重要的,是孩子必须经历高考的洗礼,经历走上战场的准备和战斗。”另一位家长在被问到报考志愿时表示:报考的志愿要根据孩子考试的情况而定,充分的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职业中度过人生,快乐是第一要务。
人大附中的孩子们自发组团到八一中学为考生加油助威!
现场的志愿者站点贴心的提供免费的饮用水,纳凉工具,凳子和报纸等。一位来自海淀环保所的志愿者说:我已经做高考加油志愿者三年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说是孩子们的高考,但在我们眼里是全民的高考,体现了全社会对孩子们成长的关爱。
北京十一学校
5
记者:祝颖丽
第一次参加高考现场的直播活动,重温了自己当年高考的场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现场并不像想象中紧张和焦虑,家长和孩子们拥抱、拍照,老师带队给学生们助威打气,交警城管也很淡定,看起来高考虽然是一场重要的仪式,但是并不严肃和压抑,反而透露着一些激动和兴奋。
今夕高考对比
在问及家长如何看待今夕的高考差别和变化时,一些参加过高考的家长更多地是从具体的知识层面去理解的。其中有两位家长都提到当年的高考比较简单,认为现在的孩子在面对高考时压力会更大、难度也会更大。甚至一位家长直接说“没有可比性”。
在谈到高考对考生的影响时,他们都提到当年参加高考,考上大学之后就是进了保险箱,因为工作是包分配的,但是现在考上大学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有了一个新的平台,以后人生路上的机遇和挑战还有很多。
没有参加高考的高考志愿者
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受访者是一位志愿者,他自己没有参加高考,但是却连续做了四年高考现场志愿服务。他很朴实地表示,如果回到当年一定会好好学习,这样也有机会像这些学子们一样参加高考,有机会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怎么都好。他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送给考生一些经验之谈:“高考三年那么辛苦都熬过来了,祝福他们一定要考上一个自己理想的大学,让家长也能放心,自己也倍儿有面。”
北京第三十五中学
6
记者:刘昌
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我对这次高考直播的感受,就是“拼搏、守护、感动、告别”。
考生,为梦想拼搏,奔赴“战场”,接受12年寒窗苦读的最后检阅!
1988年的一场高考
“88年自己考,一点也不紧张。今年是孩子考,感觉很紧张。” 一位1988年参加高考的家长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这位家长告诉记者,为当年的高考,考生没有这么大的压力,大学生毕业包分配,找工作顺理成章。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各自可能。
高考真的人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吗?这位家长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表示,高考就是学生对十二年寒窗苦读的一个总结,对他未来的学习生活起到引领作用,至于真正将来从事什么行业,或者在什么领域发展,还是要看孩子自己在未来的努力程度,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以歌贺勇者
北京四中曹可懿考生的家长周红霞通过镜头为考生送上寄语:“祝孩子们金榜题名,临考不惧,后发制人。”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备考,他还专门写了一首原创歌词,歌词的名字叫《天生我才必有用》。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7
记者:段留芳
今天上午我在首师大附中考点为大家做报道。看着现场那么多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拥抱,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高考。
高考“进化史”
那是2008年,高考人数比现在多,大学录取人数比现在要少,高考竞争非常激烈,家长和老师也给了考生很大的压力。那个年代学生们可能比现在更加紧张,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可是那个时候的家长和老师并没有像现在的老师和家长这样勇于表达对考生的爱,所以也看不到考场外面会有“拥抱”这样的场景......
高考四十年来,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从不重视到重视再到过度重视,再到如今的趋于理性,这个思想的变化过程不就是高考“进化史”吗,高考在整个社会的努力下正在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发展。
十六岁就参加高考
一位家长给记者分享了自己当年高考时的场景。他说自己是三十五年前参加的高考,也就是1982年,那时候学制没有像现在这么长,他16岁就参加了高考。那时候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学校在湖北的一个县城里面,但是分考点的时候分到了一个郊区。那时候的家长面对高考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高考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要参加高考。去考试都是几个学生结着伴儿走路三十分钟到达考场。那时候考点会在饭点提供一个免费的鸡蛋和蔬菜汤来给考生们,很温情。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8
记者:罗敏
我早上7点就赶到了北师大二附中,一直等待着给大家直播,学生家长、交警还以为我是高中生,一直举着自拍杆在自拍呢。今天的高考现场跟我以前见到的有点不一样,今天的考生大部分是兴高采烈的,他们在考试前跟老师、朋友拍照留影,看起来是轻装上阵的。
心诚则灵
现场有一位家长在远处给孩子念佛经,他跟我说,他希望菩萨能够保佑孩子们都有好的成绩,可能会有一些人会觉得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但我觉得这是人心里的一种信念,一种寄托,或许心诚则灵呢!
人性化执勤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志愿者带着医疗箱,里面有一些防暑的药物,说是以前有考生走出考场就晕倒或者中暑的情况,所以他们提前准备好了药物、水、扇子等。当地的交警在早上6点半就到达考点,他们用“人性化执勤”来形容他们的工作,队长告诉我考点前一般不准停车,但是有位女生当时晕车,于是就允许她的送考车在校门口多呆一会儿,这样也是出于对考生的关照。
志愿者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9
记者:王瑞
6月7日,2017年高考大幕正式拉开,全国将有940万考生参加考试。今年可谓是高考历史上的特殊年份,一方面,今年是高考恢复40周年,另一方面,今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考生将迎来首次“新高考”。
北大附中已经考上大学的师哥师姐们一早过来为学弟学妹们加油
一位老奶奶也过来为高考的学子们加油助威,很是感动!
大学生回顾高考
目前已经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读的大二学生王同学接受中国网记者现场直播采访,回顾了她在2015年高考时的情形,考前一定要心态平和,发挥正常的水平,父母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压力,精力主要集中在平常学习的知识考点,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另外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
最后预祝参加2017年的高考考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后记:
高考对于每一个经历者来说,都是不可磨灭的记忆,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无数普通人人生的转折,裹挟着民族情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紧张,煎熬,拼搏,期盼。我们祝愿每一位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都能得偿所愿。
恢复高考40年,无论我们看到多少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对高考的情结。高考,是人生一个阶段的终点,更是新的起点。请记住:没有任何一场考试,能决定你人生的成败!
彩蛋
是不是还在为没有看直播而后悔不跌?!
没有关系!6月8号,也就是今天下午,中国网记者将再次出动,对各考点高考“闭幕式”进行直播,百万网友将与您共度特别时刻,尽请关注!
主持人:舒珺 曾瑞鑫
记者:王晓霞、张钰、闫景臻、刘攀、
周继凤、孙宇、奚婷、段留芳、刘昌、罗敏、王瑞
编排:实习生 周继凤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独家稿件,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观看完整视频,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