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杨鹏:人才培养怎么能全部指望大学?高中就该开始了!

2017-07-07 杨鹏 中国网教育频道
 

全文共2926字,预计8分钟读完

  



我们很多科技的应用成果已经在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实这些科技的应用不是某一个学科自身的成果,它一定是多个学科综合汇聚在一起的结果。只有汇聚在一起才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科技进步,带来生活中的诸多便利。所以我们这些学科的发展如何综合,如何跨学科进行整合,往往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关键。


杨鹏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



1

一流高校都在重视

通识教育等跨学科教育方式


麻省理工这类理工科院校,总学分比国内低,但是通识教育的占比远远高于国内。同时,这些国外的一流高校在数学、自然学科这种基础学科方面学分的比例也高于国内。这说明国外对学科领域的方向非常重视。


这样的理工科类院校除了强调数学、物理基础学科之外,也希望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主动去选择其他学科领域的课程,比如说生物、化学、环境等等。像斯坦福会提供25个领域,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多个学科领域的选修,目的是要促使学生有多个渠道学习不同学科方面的知识。


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理工科的院校,通识教育现在放在一个非常高的位置。电子科技大学从最近几年也开始特别强调通识教育,主要集中在“文史哲学与文化传承”“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工程教育与实践创新”“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创新创业教育”6大模块,我们开设了大约60多门通识教育的课程。


理工科通识教育就是希望使这些工科背景的同学读一部分的人文和社科类的课程。国外这几所知名高校他们的课程当中也特别强调写作、学术演讲等。比如说斯坦福高校和麻省理工,他们开设人文和社科类的课程量非常大,斯坦福有上千门的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而且要求学生必须选到12门,学分要求也远远高出同类的高校。越是这类理工科的院校,越强调人文和社科在学科学习当中的比例,跨学科成为教育的一个关键点。


按照现在中央的要求,其实现在的双一流高校,都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培养精英人才。也许各高校对社会精英要求上有差距,但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跨学科的要求。




2

多学科融合可以改善教学培养方案


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大学的高等教育改革。


首先是加强基础学科的基础。理工科类的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类的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类的知识。站在另外一个角度,人文类的高校也必然需要更多选择工程类的课程来加强他们的修养。多个学科的融合可以完善和改进教学培养的方案,这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一个领域。


多举措并举是现在新工科的研究和实践。工程教育已经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通过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新质量,分类发展新体系形成现代高校进行教改的一个总体框架思路。


高校对人才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目标很简单,就是社会精英人才,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习能力突出,有一定的兴趣爱好。


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要求不是只有在高校才去实现的,也就是说,在中学阶段这样的精英人才基本素质就应该打磨出来,而不是说在高中只需要高考。在大学才去考虑如何成为精英人才,我觉得这样的话实际上对人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

高考考得好的学生

不一定能成为社会精英


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家长都认为,我们就是参加高考,高中就是为了高考,容易忽略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素质,忽略了个性的发展。实际上这样片面强调高考的话,容易走极端,把很多精英人才的培养全部扔给高校来做。实际上是不太有利的。


所以我们需要在初高中的教育上进一步去探索如何在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之上,不断追求新知识的加强,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


新高考到底效果如何,我个人觉得需要时间去检验。目前来看,现在高考的选拔方式使得我们觉得只有高考才能够选拔出优秀人才,或者说只有高考做得好的中学才是好的中学,我觉得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有点儿片面。


到底高考考得好的学生是不是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精英人才,我觉得需要打一个问号!


4

 跨学科应该从中学做起,预先学习


大家在高中阶段,学的不多,就那么几本书,几门课。数学课只讲数学知识,物理课只讲物理知识,如果给学生出一道题,把这些知识综合应用一下之后,学生就傻眼了。


比如江苏曾经出过一个大综合模拟题:“有只19.66米的深的洞,一只熊掉到底用了两秒,问“熊是啥颜色?”19.66米的话,两秒掉下去,加速度是9.83,这样重力加速度只能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而南极是没有熊的,要找到熊,只能是在北极,最后这熊是什么颜色?北极熊一定是白色的。


很多时候学生学习各领域是很生硬的,单纯的数学就是数学,物理就是物理,化学就是化学,但这一定是融合,其次还要培养学习的推理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培养要在中学加强。


国际上的霍普金斯大学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要做资源的整合和衔接,我们也可以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实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学的学子们提供预先学习。


举一个例子,南京大学在很多年前做过这样的一个探索,就是“准博士培养站”,这是一个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很简单,中学生高一到高二的时候要分班,分班的时候大约选择40位的学生,提前加入到南京大学的准博士培养站,然后南京大学选择了一些专家、领导,包括院士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指导,这些学生每周花半天时间跟着院士去做实验,时候是寒暑假,最后形成论文,按照本科生毕业答卷的要求完成答辩。


最后的效果如何?后来媒体采访了学生和家长,做了一个调查。首先发现一点,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弊大于利是没有的事情,但是对高考没有什么影响,所以有利程度相对有限。但是我们发现该活动对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成长有非常有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觉得如果高中和高校之间有效衔接的话,会避免很多高中生刚进入高校时产生迷茫。所以这样的提前预热是非常关键的。


5

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

如何实现跨学科?


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有很多方法实现跨学科。比如说电子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之间构建了STEM创新实验室,分布在十个不同的专业方向。


还有什么样的方式?高校有很多的学科竞赛,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学科竞赛通过科普讲座的方式去提前深入到中学,也就是提前告诉中学生,高校玩什么。


如果这些同学感兴趣的话,高中学习之余也可以选择一些与高校学科竞赛相关的入门基础课程,先去摸索,先去了解。当这些同学某一天进入高校的时候,发现其实你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你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你提前给自己做好了这样的一个决策。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推动高校和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创客在中小学的普及。我们的信奥组委会成员之一,成都锦官新城小学的韩静老师培养过的一位学生杨景钦同学在小学阶段就通过信息学课程拉开了的思维角度。


小学是语文、数学加上英语,像信息学,在小学是很有难度的,但是这位同学反映信息学非常有利于他的思维拓展,当他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发现比别的同学有更多思维开阔的空间。后面他考入了成都第七中学,最后保送到清华大学。


所以对于创新潜质的跨学科人才,我们应该开展多元化的培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让学生满意,社会满意,国家满意,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文章整理自“第一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有删改 


改变教育,从思想开始!

 

征稿启事


邀请校长、教师及优秀教育人前来投稿,精选来稿会在中国网教育频道发布,欢迎踊跃参与!咨询热线:010-88824912 Email: zhuyl@china.org.cn



作者:杨鹏

编辑:祝颖丽

排版:实习生 王诗悦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独家稿件,已经讲者审阅。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深度 | 钱颖一: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深度 | 分数精确到小数,是中国考试制度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深度  |  张绪培:不要一味给教师施压,凭借压力驱动的教育不是真教育!

独家 | 国家督学张绪培:教育问题出在对两个词的“误读”(深度好文)

深度 | 顾明远:新高考改变唯“分”取人,衡水模式必将被淘汰

深度  |  魏勇:怎样上课学生才喜欢?要想清楚教育的基本问题

独家 | 王殿军:要想STEM教育育人有效,就必先选人有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