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不做“人上人”,要做“人中人”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朗读者魏志勇的朗读音频✦
21天伴读记 第7天
做父母的本应该有颗平常心,生儿育女是最平常的事情。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和自己的父母不同。我们只有一个孩子,竭力想把小时候没有得到的补偿给下一代,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于是,强烈的“补偿心”占据了心头,“望子成龙”变成了“逼子成龙”。
有一次,我去贵州电视台做节目,话题是——做个好妈妈。
一位年轻妈妈讲得十分激动:“我没有学到什么就下乡去插队了。返城后找不到工作,当了个体户。挣了几个钱舍不得花,要留给孩子上大学,我一定要让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
可是,我的女儿不争气,上一年级才考80多分。我把她绑起来,吊到房梁上抽打。打昏过去了,我用冷水把她泼醒:‘你记住没有,你要成为‘人上人’!女儿哭着喊着:‘妈,你别打了,我一定成为‘人上人’!”
说到这里,这位年母亲泣不成声。四年级的女儿坐在旁边,大滴大滴的泪水流了下来。
“你妈妈打你时,你是怎么想的?”我问女孩。
“我恨她。可我也理解是为我好。”女孩委屈地回答。
“你能告诉我什么叫‘人上人’吗?”我又问。
“不知道!”女孩摇摇头。
在场的人们啼笑皆非。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诫过父母们:“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
我们这些普通人,逼着孩子去当“人上人”。考试成绩稍差,家长便暴跳如雷。孩子承受着强大的思想压力,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此下去,孩子不仅没有成为“人上人”,反而成了最没有志气的平庸之辈,变成了“人下人”。
所谓做平常人,就是少给孩子提一些难以做到的要求,而是把人生的道理,用最平实的语言讲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把握命运。
我了解到一个农家妇女教子的故事:大山里有一个男孩子,见家里生活实在太困难,产生了弃学的念头。不识字的母亲听了,把儿子带到玉米地里,掰下一个青玉米递给儿子。
“好吃吗?”母亲问。“好吃”,儿子不解。“青玉米是好吃,但是不能当饭呀!只有等玉米成熟、脱粒、磨面,才能当饭吃。咱家再穷,也不能误了你的学业!”
男孩一下子明白了妈妈的心意:一个人有了知识,成熟了,才能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他立即返回学校,继续发奋读书。这位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知道母亲的责任不是逼孩子学习,而是教孩子做人。
所谓有平常心,就是让孩子快乐地成为自己。许多父母喜欢支配孩子,逼着孩子委屈地去做他没有兴趣的事情。这样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使孩子成为只能顺从别人的意志、缺少创造力的人;另一个是引起孩子的反感,和父母较劲儿,走向期望的反面。
仔细想想,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有几个人是由父母安排的?马寅初的父亲安排他当账房先生,而她则选择离开家乡求学,拿回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来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
有些事情的结果和你所想的相反。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伟大”的人,但最可能的结果是孩子连普通人也做不好。按照平常人的模式培养孩子,也许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最后孩子真能成为一个“人物”。
有平常心的父母往往创造出平常之中的不平常。有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分享给各位父母:
有一棵小番茄秧,人们告诉它,只要努力,就可以长得很高,结的果实像西瓜一样大,味道像香瓜一样甜,并且还会像苹果一样有营养。
小番茄秧很努力地吸取养分,很卖力地做体操运动。结果,它的果实仍然只是小小的番茄。最糟糕的是,现在小番茄秧不再认为自己是番茄秧,它甚至连一点儿自信心都没有了。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能给他思想,因为自己的思想。不要等着让孩子来实现你自己的愿望。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让孩子在规则中找到自己的路。
请输入标题 bcdef
-作者-
卢勤,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著名的“知心姐姐”。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朗读者-
魏志勇,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语文老师,海淀区骨干教师。
编辑制作:实习生 乔敏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原标题为《丢掉补偿心,找回平常心》,选自卢勤的《写给世纪父母》,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