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伴读|父母只是陪孩子走一段路程而已

2017-07-28 中国网教育频道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朗读者魏志勇的朗读音频✦


21天伴读记 第9天


今天的父母面对孩子那么心急气躁,是因为什么?


虚荣!


一次,一位老者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偏远地区有一个女生,物理、数学、化学都能考满分,列为全国的保送生。她的父母非让她报考全国顶尖大学不可,她不想去。然而,在父母“为祖宗增光”的要求下,她还是违心地去了那所大学。


入学考试,她只考了第 18 名。这“状元”哪能承受得了!妈妈在学校陪了她一个月,妈妈刚走,她就跳楼自杀了。

 

妈妈闻讯赶回学校,哭干了眼泪:“我当初不逼她,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啊!”


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你怎样对待?且不说孩子承受力如何低,单说家长一生的心血,不都付诸东流了吗?


活生生的现实向我们发问:你的那些设想和做法,符合社会的需要和孩子成长的规律吗?即便什么都替孩子打点好了,你能够真正替孩子把人生的路走到底吗?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使命。那么父母的使命是什么呢?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陪孩子走一程。


可我们有些父母反而喧宾夺主,把“陪”变成了“替”,把“配角”当成了“主角”。孩子上小学,替孩子收拾书包、背书包;孩子上大学,替孩子扛行李、收拾床铺;孩子去春游,替孩子在车上“抢”座位……



无怪乎有人说,孩子有点儿什么事情,最忙乎的是家长。家长包办一切,孩子却没有事情可做了;家长情绪饱满、乐此不疲,孩子却早没有了兴趣。

 

一个男孩子告诉我:“我爸逼着我学钢琴,我不爱学,他就打我,还说什么有了特长考大学可以加 50 分!”

 

我对他们说:“每年全国报名参加艺术特长生测试的学生相当多,而被各个重点大学降分录取的只有几个人,被选中的几率真是太小了。如果你不喜欢弹钢琴,单纯为那 50 分去拼命,我看不值。”


男孩说:“您要是我爸就好了。我可说不服我爸,我不知道我得熬到哪天……”家长替孩子着急,替孩子花钱,替孩子受累,到头来孩子非但不领情,反而感觉被爱得“死去活来”。


有位爸爸为了大学加分让孩子学习特长,前后花了 20000 多元钱,结果孩子不但没有学出来考上大学,反而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每天只想着自杀。这位爸爸真是追悔莫及。


过去人们在一起比吃,比穿,比钱多,比高级家用电器。现在呢,发展到了比孩子。比谁家的孩子考了高分,比谁家的孩子上了父母期望的大学……把孩子学业上的成就当成装饰品。


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在我国一个偏远的小镇,有一位小学体育老师,一心希望儿子能出国留学光宗耀祖。但儿子分数差了一点儿,失去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父亲着急得不得了,到处托人找关系。最后,通过一个中间人,交了 20000 美金,终于把儿子“弄”到了美国。父亲逢人便说:“我的儿子出国留学去了!”



儿子出国以后,先后把自己挣的 l000 美元寄回了家。父亲立刻“牛”了起来,穿戴也讲究了。后来,儿子被打伤了。他给父亲打电话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并提出要回国。父亲勉强同意了。


儿子回来以后,父亲很不高兴,说:“你真不给我争气。我现在正在竞选校长呢,你偏偏这个时候回来丢我的脸!你最好找个没人看到你的地方呆着去!”


虚荣心是很可怕的东西,父母的虚荣心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正如一位名人所言:“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很多大人把孩子当成实现梦想的工具,要求孩子为父母争面子,于是,一味地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殊不知,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

 

我们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的前提是——承认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孩子的生命是为了本身的目的而存在,父母只是陪着孩子走一段路程而已。


请输入标题     bcdef

-作者-

卢勤,高级编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著名的“知心姐姐”。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朗读者-

魏志勇,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语文老师,海淀区骨干教师。


编辑制作:乔敏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原标题为《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选自卢勤的《写给世纪父母》,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参与话题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