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伴读 | 自我肯定,获得恰到好处的安全感

2017-08-20 中国网教育频道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本期朗读音频

文 / 毕淑敏


为了自我的心理健康,你必须学会自省。这对于保持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地向前,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你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心理是健康、亚健康还是不健康呢?需要一个大致的评定标准。


第二条:心理健康良好的人,喜欢和尊重自己。心理健康不良的人就不喜欢、不尊重和讨厌自己。


有了第一条,这一条就是它的提高版、升级版。前提是你接纳了自己,然后你才能喜欢自己,你才能尊重自己。你喜欢了自己,尊重了自己,你才能喜欢别人,才能尊重别人。


那么,有没有可能,一个人不喜欢自己,却喜欢别人呢?比如,我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大好的男生,可我喜欢一个非常美丽和优秀的女生,这难道不行吗?


心理学研究的是普遍现象。如果那个女生真的很优秀,就算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和这个自卑的男生结了婚,婚后两个人也会矛盾不断,要知道和一个心理不正常的人相处,是很辛苦的事情。

可能这个女生在外面和异性朋友多说了几句话,回家晚了一些,这个男生就会疑神疑鬼。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不仅自己活得不开心,也让周围的人紧张兮兮。


两个人如果没有默契,一个不和谐的婚姻,很容易导致离婚。那么,这个被抛弃的男生,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呢?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觉得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决定,也不值得肯定。一个不自信的男子,娶到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姑娘,如果在今后的岁月里,这个男子不能与时俱进的话,很可能就造成更大的人生悲剧,这个男生也很可能一蹶不振了。


“不喜欢自己”还将导致一个很糟糕的偏好,就是不喜欢别人,进而发展到不喜欢这个世界。有些人,总是怨声载道,谁也看不惯。表面上,他的矛头是指向他人,其实在这些人的内心,常常潜伏着一个哀伤而懦弱的小孩子,因为他不喜欢自己,看自己是灰色的,看别人自然也没有阳光。


第三条: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是自信的。心理不够健康的人,常常是自我怀疑并怀疑他人。


心理健康的人,充满了自信。自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由此可以证明,自信完全是自产自销的东西,不是外在的产品。是你由衷地觉得自己有价值,是热爱生命的表现。


反之,就常常自我怀疑,哪怕是人家都肯定了你的成绩,你还在那里疑神疑鬼,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份信任。


有的人习惯了负面思维,一事当前,总是先去想它的不利因素,先是怀疑自己不行。这是很悲惨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现在有一种误区,认为自信就是敢当着人大叫大嚷,就是被人拒绝了,还一百次一千次地围着别人,死缠烂打。把某种程度的“没皮没脸”,当作了自信。


有一些训练机构,教唆人在大街上放肆地大声吆喝,甚至和不认识的人没完没了地搭讪,把这当作自信的表示。这是很可笑的事情。


还有一些妈妈,为了培养自信的孩子,按照一些教子经上所说,经常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

我觉得这都是对自信的断章取义,甚至是饮鸩止渴的做法。


诚然,自卑的人常常不好意思当众大声讲话,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发言恐惧”,国外有统计:害怕当众讲话的人,比害怕死亡的人还多。这可能是因为一般人觉得死亡毕竟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而当众讲话,是经常面对的挑战。


如果有心理顾虑,会觉得这是十分恐怖的事情。但是,如果被驱赶着,用一种破坏性的操纵方式,使一个人可以不顾场合不顾受众的反应,自我吹嘘,自说自话,这不是克服了自卑,而是使当事人进入了更深刻的不自信。


至于对孩子说“你是最棒的”,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世界这么大,你如何知道自己是最棒的呢?当这个孩子对此信以为真,真的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时候,就是接受了一个弥天谎言。

将来他长大了,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知道自己并不是最棒的,他在震惊和伤心之余,也许会陷入更麻烦的自我否定之中,这一定是善良的妈妈始料不及的。


真正的自信,不是狂妄的叫嚣,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是来自他人的虚与委蛇的评价,而是像泉水一样,从自我肯定的深层岩石中渗出来的。它也许没有惊涛骇浪般的声势,但却如涓涓细流永不衰竭,终生滋养你的灵魂。


-作者-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主播-

王晓霞,中国网教育频道新媒体主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教育名人堂》访谈节目主持人。

小编推荐

号外|江湖告急,等你救场!寻找最美声音!(内附奖品)

颁奖 | 致全国中小学生:表再打王者荣耀啦,在真实世界寻找存在感的机会来啦!

伴读 | 享受有节制的快乐,幸福面前不能“饮鸩止渴”

伴读|生活的意义,你必须要找到

伴读|学会用荷尔蒙去寻找幸福

伴读|幸福有盲点,失去过的人才知其可贵

伴读 | “习得性无助”让我们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力


编辑制作:乔敏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选自毕淑敏的《破解幸福密码》,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