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伴读 | 提升记忆力的五大招,错过就是对孩子的过错

2017-09-13 中国网教育频道

伴读第四季《读懂孩子》第13天

朗读者 | 陆朱颜

学校 |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


-01-

成长规律


成为“有心人”


“线索式”提问。例如,问问孩子“昨天去博物馆你还记得看到过什么了吗?”“入口处放着的是什么雕塑呢”……带有线索式的提问有助于孩子记忆和提取记忆中的信息。

 

概括能力。例如,引导孩子概括当天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内容,问问孩子“今天数学课,老师教了什么内容呢?给妈妈讲讲,让妈妈也学习一下。”

 

例如,让孩子复述刚阅读过的内容,问问孩子“你刚刚看的这个故事讲了什么?给妈妈也讲讲吧。”

 


-02-

养育策略


复述法


简单、直接的重复。最基本的复述方法,是让孩子直接一字一句地重复。在背诵文章段落时最适用。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文字,只要能正确表达相同的意思便可。而且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还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例如,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复述刚刚所阅读的故事内容,可声情并茂,可压缩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可发挥想象、灵活增加一些细节。

 

概括式复述。概括需要记忆的内容,再复述。

 

例如,让孩子概括当天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让孩子概括参观的见闻和收获等。

 

聚类复述。将相近、同类的内容组块进行记忆。

 

例如,把逐步推导的数学定律一起记忆;把同义词、近义词组块一起记忆;把反义词配对一起记忆。

 

中心词记忆。在背诵课文,尤其是长篇文章,适合使用中心词的记忆方法。



具体做法


将记忆资料划分几部分,可按照自然段,也可按照中心思想进行划分。

 

对每部分的内容提炼一些能概括所有内容的中心词,数量不能太多,但也不能遗漏内容。可使用原文的词语。

 

将中心词按照文章的顺序排序,调整中心词使其之间可串联,保证能借用前一个中心词回想起下一个中心词。

 

记忆中心词,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可考虑为每个中心词提出一个问题,加深理解。

 

将每个中心词与相对应的文章片段结合一起记忆、记熟。

 

将文章整体背诵,先回忆中心词,再按顺序回忆全文。


例如,背诵课文《爬山虎的脚》的段落,通过“爬山虎、叶子、颜色、铺、风”等中心词记忆“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搭建联系


建构知识网络图。将记忆资料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思考内容之间的关系,采用网络图的方式把内容之间的关系画出来。小学生这方面能力较弱,需要成人的指导。

 

对比。将以往掌握的内容与新的记忆资料进行对比,找出新旧内容的联系与区别,对比着记忆。

 

例如,记忆分数特征中的“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将其与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进行联系、对比记忆。


先理解后记忆


学会使用精细加工的记忆方法,注重思考,做到先理解后记忆。

 

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孩子的思考,引导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记忆,养成理解记忆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孩子背诵古诗时,引导孩子思考诗句的意思,再进行理解记忆。

 

了解记忆材料的背景知识,理解需背诵的内容。

 

例如,孩子需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上网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资料、这篇古文创作的背景等。然后再带着这些信息去理解故事、背诵古文。

 

联想记忆。将记忆的资料与相近、熟悉的内容进行联系,尤其是自己亲身体验的事情。

 

例如,背诵杜甫的诗《望岳》,记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引导孩子回忆以往爬山的经历,加深记忆。


借助图像


例如,记忆bear,“b”近似“6”,“ear”是耳朵的意思,联想一个图画“6只耳朵的熊”,于是便记住了bear。

 

例如,学习“火”字,结合图画和文字一起记忆“火”字的笔画和含义。

 

作者: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出版-

《读懂孩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 | 陆朱颜

座右铭:脚踏实地,才能抬头仰望蓝天。


 今日话题


# 你是怎么指导孩子记忆的? #


1,在微社区或微博,参与每日"不发火"活动打卡,坚持打卡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


2,参与每日话题讨论,在本篇文章下留言,位列第5楼的读者,将有机会成为幸运读者。



小编推荐

伴读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将终生受益

伴读 | 划重点!方法不对,惩罚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伴读 | 请善待好奇心,那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钥匙

伴读 | 开学啦!孩子入学前的四项准备,您做好了么?

伴读 | 学会分享,会让孩子实现1+1>2?

编辑制作:刘嘉欣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