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伴读 |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家长要放宽心(内附早恋测试表)

2017-09-25 中国网教育频道

伴读第四季《读懂孩子》第25天

朗读者 | 石慧谨

学校 | 辽宁滨海实验中学



养育策略



家长要支持孩子与异性同伴的正常交往,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捕风捉影。

 

例如,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与一同参加活动的异性同伴互帮互助。


也可以鼓励孩子在组成学习小组时接纳几名异性同学,充分发挥男女生各自的优势。

 

对于处在朦胧期的孩子,要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性别角色,在与异性同龄孩子交往中要大方、诚恳,克服拘束、害羞的心理。

 

例如,可以给孩子树立熟悉的同性成年人榜样,告诉孩子遇到问题时恰当的反应方式和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对于处在爱慕期的孩子,要教育孩子尊重异性和自我尊重,注意自身的仪表和文明礼貌,男女生坦诚合作。另外也要注意异性交往过程中的一些礼节。

 

例如,告诉孩子看人时表情要友好,尤其不能一直盯着异性同学看,避免尴尬。

 

对于处在初恋期的孩子,父母要教育引导他们多参与群体活动,尽量不要与异性同学单独相处,避免萌发初恋之情。教育孩子与异性交往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不随便打闹,不动手动脚。

 

例如,要让孩子在跟异性朋友相处时注意开玩笑的分寸,特别是男生,注意不能讲黄色笑话。

 

对于处在钟情期的孩子,特别是萌发对异性朋友爱慕的孩子,可以建议他们为了自己和对方的长远发展、以及这份感情的好结果,暂时搁置“爱情”,维持好朋友的相处方式,全身心投入学习和集体生活。

 

例如,家长可以从长远婚恋的角度跟孩子分析现在开始恋爱的诸多隐患,建议孩子到上大学之后再开始正式恋爱,目前继续考察自己和对方对感情的认真程度。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表现出对对方的真诚关心与人格的尊重,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例如,在孩子面前不要说带有性别歧视的话,诸如“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男人都特别坏,没有好东西”之类。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做过分亲昵的动作,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无论在什么场合,家长都要注意文明礼貌,尊重异性,给孩子良好的影响。

 

例如,在酒场上,父亲可能会讲一些荤笑话,或者是拿女服务员开玩笑。孩子在场时父亲一定要注意。





对中学阶段的孩子,家长要敏感一些,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了解孩子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观察既要用眼也要用心,不要用偷看孩子日记这种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能最快、最直接地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但一旦被孩子察觉,孩子会很反感,容易做出跟父母对抗的行为。



如果家长确定孩子早恋了,家长首先要克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之下严厉指责、强制拆散,甚至把事情闹到学校,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首先,跟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场,告诉孩子自己不赞成他早恋,但因为他长大了,爸爸妈妈尊重他的选择。在早恋问题上,家长不要采取强硬的态度反对,但在恋爱期间双方的行为上,家长要严肃地跟孩子强调,有些行为如“性行为”是他们这个阶段绝对不能做的。

 

对早恋的危害性进行透彻的分析,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可能孩子心里知道早恋不好,但他们会下意识逃避这个问题,或者不知道具体不好在哪里。家长从中立的立场,给孩子解释早恋的不利影响。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孩子怎样处理恋爱关系,怎样避免受伤害。

 

引导孩子带着责任感恋爱,共同努力。告诉孩子,早恋不要耽误学习,因为他的同学可能在这个时间越来越优秀,而他可能会被更加努力的人甩在后面。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能配得上对方;只有两个人一起努力,才能有一个光明、稳定的未来。以此激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学习动机,跟对方一起,在学习上相互帮助, 共同进步。



测测孩子的早恋倾向


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对以下问题作出判断,如果有半数或以上回答“是”,则孩子可能存在早 恋倾向。

 

  1.是否突然变得爱打扮?

  2.是否常对着镜子左顾右盼?

  3.是否要求父母添置时髦衣服?

  4.学习成绩是否突然有明显下降?

  5.回家写作业是否心不在焉?

  6.活泼好动的孩子是否变得沉默起来?

  7.是否无缘无故与家人生疏起来?

  8.是否红着脸说谎?

  9.是否回家后一个人躲在房间里?

10.是否情绪起伏大,有时兴奋、有时忧郁、有时烦躁不安?

11.是否偷看一些描写爱情的文艺作品?

12.是否对电影、电视中的爱情镜头特别关注?

13.是否喜欢打听男女之间的事,对儿女情长的故事尤其感兴趣?

14.是否偷偷写东西,看到家长又急忙掩饰?

15.是否对某异性的名字特别敏感?

16.是否常有异性打来的电话?

17.是否经常有一些来路不明的小礼物?

18.是否偷偷买些小礼物,不久又无影无踪?

19.是否无意间谈起公园、溜冰场、音乐茶座等一些场所?


作者: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出版-

《读懂孩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辽宁滨海实验中学 | 石慧谨

座右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日话题


#您怎么看待早恋呢? #


1,在微社区或微博,参与每日"不发火"活动打卡,坚持打卡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


2,参与每日话题讨论,在本篇文章下留言,位列第5楼的读者,将有机会成为幸运读者。



小编推荐

伴读 | “校园霸凌”事件有雏形,老师家长要警惕!

伴读 | 学会分享,会让孩子实现1+1>2?

伴读 | 帮孩子缓解分离焦虑,上学再也不是“生离死别”

伴读 | 请善待好奇心,那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钥匙

伴读 | 划重点!方法不对,惩罚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伴读 | 开学啦!孩子入学前的四项准备,您做好了么?

伴读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将终生受益

伴读 |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

伴读 | 提升记忆力的五大招,错过就是对孩子的过错

伴读 | 语文阅读能力是孩子晋级的阶梯


想了解更多《读懂孩子》内容?

后台回复关键字“伴读4”收看往期节目

编辑制作:江玉婷 刘嘉欣 王谦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