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集团化办学,校长有三大压力

2017-10-18 中国网教育频道
 

全文共2207字,预计4分钟读完

  

导 语


今天,北京中小学教育改革面临哪些难啃的“硬骨头”?资源分配不均对基础教育生态和社会择校带来哪些影响?名校办学分校,校长和老师需要破解哪些难题?家长的心态需做怎样的调整?


近日,北京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北京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明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此进行回应。在李校长看来,集团化办学是共建资源和共享资源,名校办分校需要循序渐进而非立竿见影,教师队伍建设是集团化办学的核心。


作为首都,北京针对教育资源不均等普遍问题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对其他地区的教改都有借鉴意义。小编决定整理出来,分享给各位教育界人士。



 

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生态被破坏

  

 

资源分配不均是导致教育生态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从一个区域来讲,学校的布局不均衡,是导致生态破坏的原因之一。过分强调重点校,会压制非重点校的发展。对重点校的重视,主要表现在资金、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非重点校的积极性将受到压制,这就是教育生态平衡的破坏。随之带来的是生源生态的破坏。

 

教师队伍的生态也发生了变化。在没有重点校、非重点校之前,所有学校可能都有名师,但是名师都集中到优质校。虽然名师调动、挖人才,但这破坏了学校的师资队伍的生态。课堂的生态也发生了改变


今天,随着义务教育发展,这种生态破坏的局面得到了扭转。

 

 

北京教改有三块难啃的硬骨头

  

 

北京教改有三大块硬骨头。


第一块硬骨头是,教育生态常年被破坏后,所留下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态。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这是一块很难啃的硬骨头。无论是北京,还是全国其他地区,都存在这个问题。涉及取消择校、取消共建、就近入学等话题。如果决心不够,力度不够,这块硬骨头根本啃不下来。

 

第二块硬骨头是,中考高考制度改革。无论小学、初中如何改革,最终的落脚点是中考、高考。如果考试制度不变,在实际的教育改革中,也达不到最根本的变化。

 

第三块硬骨头是,教育布局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问题,改变的难度较大。大量的优质师资集中在名校。国家采取教师流动措施,但流动起来艰难,主要由利益分配、绩效工资、人事制度改革等等问题所使然。

 

 

名校办分校需要循序渐进

而非立竿见影

  

 

名校对分校负责任的有多大?很多人直接问,校长是直接管分校的吗?老师是直接派到分校的吗?名校办分校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立竿见影,家长们太心急了。

 

教育有教育的规律,办学有办学的规律。比如管理者所管理的范围,能够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人的精力、智力、体力都是有限的。

 

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大量教育经验的积累。而现在的家长可能等不了这种过程。 名校的干部教师至少在分校干两到三年,才能改变分校的状况。学校不是工厂,也不是机器,教育孩子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家长需要耐下心来,增强教改的信心,和学校一起努力,建设学校的文化、教师文化、学校管理文化。有家长的通力合作才能使教育改革更加平稳,更加成功。

 

 

集团化办学,

校长面临三大压力

  

 

在集团化办学中,我有三大压力。


一是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带领集团和队伍,把北京小学的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办学过高的期望值。家长不断增加的期望值最终将转化为校长和教师的压力。校长和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三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教师价值认同感的实现将成为校长的压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集团化办学的核心

  

 

如何保证分校的质量?分校挂了名校的牌子,质量能不能够得到保证?客观地讲,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有的学校在短时间内,釜底抽薪地把原有师资都派到分校,这将影响学校正常发展。

 

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名校和分校,一定要通力合作创造新的机制和战略,壮大优质的师资队伍,这也是集团化办学最需要抓的核心问题


 

在一些学校排名里,

有的学校已经消失了10多年

  

 

网络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中小学排名,成为家长择校的依据。国家为了引导教育均衡发展,鼓励学校办特色校,希望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根本不给学校排名。


社会上的机构给学校排名,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我曾经发现排名单里,有些学校已经消失了10多年

 

有家长问,北京小学在北京市排第几名,我说没有人给北京小学排名。北京小学和其他小学一样,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家长关注的应该是你是否认同这个学校,而不是比较谁第一,谁第二。所有的学校都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和文化。

 

 

建议学生家长远离这三种心态

  

 

家长应杜绝三种心态:


第一种心态:焦虑。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要上一好幼儿园、上一好小学、上一好中学、考一好大学、找一好工作,但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名校少、学位少,使得家长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方设法地上名校。为了争夺学位,家长们不断地给孩子施压。除了学校教育以外,还给孩子报了各种的班。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就开始焦虑,全民焦虑。

 

第二种心态:功利主义。家长让孩子学的内容,都不是在真正挖掘孩子的潜能,或者尊重孩子的个性。孩子们学的内容都是与升学考试挂钩,不挂钩的,家长就不给孩子报名。

 

第三种心态:相互攀比。在家长的心中,并不承认因材施教。孩子之间的差别,并不意味着谁好谁坏。我们只有承认了差异,才能够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挖掘孩子的潜能,扬长长处,让孩子自信成长。


作者| 李明新

来源 |  京城教育圈

实习编辑 | 赵萍

责任编辑 | 周继凤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深度 | 中等难度的教材,为何孩子的课业负担还是重?

深度 | 诺贝尔奖得主反思: 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

深度 | 教师背后的教育观,就是他关于教育的人性假设

深度 | 社会需要未来型人才,教育却在培养流水线工人

深度 | 著名教授揭露:知识海量激增,我们却学的肤浅

关注 | 孩子大喊,你们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华

悦读 | 花大量时间在学业上,对成功其实没有多大帮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