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货 | 这个老师在家长会上讲的8句话有点“狠”,但很现实!

2017-11-27 中国网教育频道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

虽然老师对孩子的成长

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这篇文章是一位班主任老师

在期中考试后家长会上的讲话。


虽然这位班主任的话

也许让某些父母感觉心里不舒服,

但这确实给很多父母提了个醒,


孩子需要家校共育,

孩子的成长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

孩子的习惯养成更多靠的是父母。


1


我不感谢你来,这是你应该的


我不再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家长会。因为你虽然忙,但并不是日理万机;你孩子在这里读书,你屈尊来一次也是应该的。


来参加一次家长会,有多少效果我不知道,但你不来,你永远不知道跟别的家长对教育认识上的差距有多大。


2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我们老师在求你,而是你的义务。做为父母,总得想方设法把孩子今后的道路铺得好一些。


但每次开家长会,我都有一种错觉,好像孩子都是老师的,老师在讲台上恨铁不成钢地说着某些孩子的不足或者家长做得不够,而家长们也只是被动听听算了。


总是指着你们应该怎么管好孩子,你们心里难过,老师心里也不好受。


3

学习好坏,你责任最大


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你不用感谢我;你孩子学习成绩差,你也不用埋怨我。


学习成绩好,自然有她好的原因,一般来说,最主要的是靠他(她)自己,还有部分家长的功劳。


学习成绩差,总离不开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不好或者家长老师没管理好。


同一个班学生,总会有好的,有差的。对老师来说,这是正常的,好的差的都只是班里的一部分;对你们来说,这个好的或者差的就是你家庭的全部。

4

教师只能给出自己的教育建议


教师只是一种职业,一个谋生的手段。


其实你想想自己对工作的态度,也就对我们多了点宽容;或者你想想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就会对我们老师提更高的要求。这都很正常的。


所以对我今天说的话,绝对不是你必须要听的,我没有资格来教育你,说应该怎么样,或不应该怎么样。有关孩子的教育,你也可能比我更专业,更花费心思。


所以,你自己完全可以凭你的意愿去做。我说得中听,你就听着;说得不好,你就当耳旁风过去就行了。


5

父母的自身行为,才最关键


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认识,决定了孩子的高度。你觉得现在学习没什么用,考上大学照样没有好的工作。那你的孩子估计也不会对学习太重视;


如果你花很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的细节,那估计你的孩子想养成很多坏习惯也难。


你天天看电视,玩电脑,孩子在家里写作业估计也没多少心思,或者他心里也会不平衡,为什么大人就可以,偏偏我不可以?你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孩子对阅读也比较感兴趣,你喜欢旅游,孩子也可能对户外活动感兴趣。





在某些情况下,你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孩子的所有情绪和感受都可以被接纳,但接纳不等于赞同!


接纳感受也不意味着接受孩子不合理行为表现(比如乱摔东西),恰恰相反,家长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后(嫉妒),可以引导示范孩子怎样用正面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嫉妒可以说出来),怎样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改善现状(如“后来妈妈学习更认真了,下一次成绩又追上来了”)。


6

语文学习,绝不仅仅在课堂


语文课一周只有七节,我们老师的任务太多了,主要精力要花在对孩子认、读、理解、写作的指导上。


这点时间怎么可能包办一个孩子的一切,更别说48个人了。我常常觉得,我80%的时间在做无用功,花大量的精力去管成绩差的同学,催缴作业,一遍遍地改,订正,再错再订正再改。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指导他们如何阅读,如何写作。


例如周末的试卷,绝大多数孩子是应付完成的,根本不用心去做,那回校后我讲评的话,又能有多少效果呢?我非常无奈。如果一个学生在家里的时间没有去阅读,没有去思考。只依靠在校的那点内容,那他永远别指望能有多高的语文素养。


7

语文的地位变高,而某些人的重视变低


中考、高考也在改革,以后语文的比重进一步增大。今后的学校教育更侧重于实际应用了,更符合当今的国情了。


另外高考文、理分科也会逐渐消失,以后的学习量越来越大,孩子在小学如此轻松的环境下还不重视语文素养的积累和提高,我真不知道进入初中高中后,学习内容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孩子们如何对待那么多知识的狂轰乱炸。



8

请主动与我多交流


我刚才说的都是心里话,但不一定是对的。你可以对我有意见,你可以有空找我交流。但难得的是,我一年当中跟你们说不了几句话,甚至连电话也很少有人打过来。


大家把孩子放在学校,一切都交给老师了,你们就放心了。


说真的,我却一点都不放心。我知道我的能力有限,无法给予您的孩子更多的关注,无法给每个同学同等的辅导,也无法让每个孩子都取得好的成绩,这一点同样是真心话。


来源 | 教师帮

作者 | 懂老师的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家教 | 孩子到底是“假努力”还是“真勤奋”?就差在这4个字上!(老师家长都得知道)

域外 | 美国防性侵教育短片,花7分钟让孩子远离伤害!

关注 | 当今孩子的心理问题成几何级增长,家长和老师都没跟上

悦读 | 幸好,我没有生活在总是被家长抢戏码的年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