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盘点 | 人生实苦,2017年,我们依然坚信教育的力量!

2017-12-31 中国网教育频道


Hello,2017,

今日,是2017 的最后一天,

我们要轻轻地说一声,

再见。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

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上海和浙江学生首次参加新高考

高考改革推进教育公平;

1700名教师主动放下“铁饭碗”

轰动整个教育界;

这一年,育儿焦虑冲击社会神经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

……

这一年,教育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

迷茫与困惑同在,

期许与探索同行,

清华大学对魏洋说,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是的,

中国网教育频道

和千千万万的教育人一样

依然相信教育的力量。






2017,我们砥砺奋进


NO.1 十九大胜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NO.2  教育经费

这一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超3万亿,连续5年GDP占比超过4%!


NO.3  万名教师援疆援藏

这一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

《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施方案》,首批4000名援派教师将于2018春季开学前到位!


NO.4 辍学保控在行动

7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三避免、一落实”,辍学保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这是改革的一年,

我们在激流中摸索



NO.5  部编本教材“大换血”

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统一使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部编本新教材。而其中,《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NO.6  双一流“尘埃落定”

9月21日,这天,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名单终于公布——一切“尘埃落定”。


NO.7 中国教师编制改革

济南高新区教师编制改革轰动了教育界,1700名教师主动放下“铁饭碗”,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改革中。济南高新区教师编制改革也被称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打响了中国教师编制改革的第一枪”。


NO.8  浙江新高考改革

2014年9月份国务院高考改革《实施意见》颁布,启动了高考改革;浙江和上海颁布了高考改革方案,启动了新高考改革


今年上海和浙江已经有了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推进科学选才,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推进高考改革还要解决高考公平这场改革,牵动着千万学生与家长的心,也改变着无数人未来的命运与方向。


这一年,

我们打破沉默,开始说“不”!


09

12-27


对校园欺凌说“不”


十一部门联合出台了《加强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治理方案》明确界定了何为“校园欺凌”,从此以后“嬉笑打骂”再不是欺凌的借口。


10

11-24


《嘉年华》


我们终于拍出了类似《熔炉》的电影。11月24日,一部讲述儿童性侵的电影——《嘉年华》上映。电影克制而冷静的,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热议。网友们说:“影片承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


11

03-04


“了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杭州萧山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尺度太大”。一时间,激起了网络热议。


3月4日,教材的编写方进行了4000字的长文回应。回应中称:“了解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我们伤痛过,

但依然负重前行。



12



章莹颖案、江歌案


一个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命陨海外。

—个个体命运的悲情

引来了整个社会的巨大悲鸣。



13



携程、红黄蓝虐童事件


继上海携程托幼所虐童事件曝出后,北京等多地陆续曝出虐童事件。家长们不住地发问:我还放心把孩子交给谁?诘问之后,该是反思。


14

08-18


凉山格斗孤儿


凉山格斗孤儿之后,让我们看到了法制与人情之外的第三种选择。


一群贫困儿童,因格斗被全网关注,也因格斗改变了人生。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凉山的孩子们,不必被迫回家,恩波格斗俱乐部获得了体校资质,网友直呼“暖心”:有种想落泪的冲动……


也看到了,人生足够精彩

世界足够宽阔,容得下你我,

也容得下不同和选择。


NO.15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19岁甘肃男孩儿魏祥,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然而却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他以高分考入清华,并向清华发出请求,希望提供一间“陋室”解决住宿问题。

 

6月27日,清华大学回应已准备好宿舍,并回信道:“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这封信明媚了整个夏天,也开启了魏祥新的征程。


NO.16  清华女神

30岁成清华最年轻博导,37岁攻克50年不解的科学难题,美女教授颜宁受聘普林斯顿终身讲席教授,霸气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NO.17  叶翠微离任

今年8月,执掌杭州二中17年的校长叶翠微离任轰动教育界,现任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


18

12-08


“假如再让我教一届小学生”


2017年12月8日凌晨5点,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于永正先生因病去世。

小学语文教坛的一位

传奇人物殒落了,

自此,世间安再无于永正。

长歌当哭,

春风不再,

于老师,您一路走好......


19

09-25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30余年教龄,

16年援藏,

4000多万颗种子,

生物学家钟杨教授

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离世,

年仅53岁。

在我们心里。

你永远不会远去。


20

01-08

“什么职务也不要,

就想为祖国做些事”


1月8日,

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因病去世。

斯人已逝,

生者如斯,

黄大年精神永存。


2017年,

是历史的节点。


NO.21 恢复高考40年

40年前,也就是1977年10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这一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命运由此改变,那时,“没人怀疑知识改变命运”。


NO.22  西南联合大学80岁了

在炮火纷飞中建立起来的大学,

只存在了9年,

却被后人铭记了80年。

从这里,

走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走出了两弹一星功勋专家,

走出了160余位两院院士。

也走出了民族的的希望与未来。


23

12-03

南京大屠杀

第四个国家公祭日


2017年12月3日是第四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日。


朋友圈的一张漫画感动了无数人,如果有一天,

我们能够相遇,

我一定告诉你,

山河犹在,

国泰民安。

(图片来源:朱彦)


这一年,

更是未来的起点 !


NO.24  教育的主题,正在发生改变

12月11日-12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中国网教育频道协办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在京成功举办,近千名教育人士共聚一堂,共商教育大事。


NO.25  世界,也许是年轻人的了

大数据的触角,

甚至已经延伸到了小学

清华附小的孩子们,

用大数据研究起了苏轼,

引得网友一片惊呼。


这一年,

育儿的焦虑不断冲击

社会的神经



26


这一年,

家长们辛苦了。

白天辗转于天价学区房,

晚上陪孩子写作业致心梗,

日常苦恼于报不报奥数班

月薪三万还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班级群因附和老师成“戏精”爆红,

一不小心又在家委会“撕”出新高度。



27


《摔跤吧!爸爸》

5月5日,

《摔跤吧!爸爸》上映,

引起了无数家长的共鸣。

 

我们都曾是这样的女儿,

在成长后,

又成为父辈与儿女和解。



28



豫章书院


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矛盾与鸿沟,试图运用外力一蹴而就。南昌市豫章书院被网民曝出罚站、打戒尺、打“龙鞭”等虐待学生行为。尽管最终被关停。但如同杨永信的点击疗法一般,豫章书院确实成为了众多家长最后的“救命稻草”



29



《王者荣耀》


家长与游戏间的斗争永远都在。


7月份,以人民网、新华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直指《王者荣耀》缺乏社会责任担当,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一时间,《王者荣耀》从一款游戏产品升级为一个社会事件,成为舆论口诛笔伐的目标。

这一年,

也是迷茫与困惑的一年



30



你辞职了么?


杭州惊现大批离职潮,一篇关于杭州教师“辞职潮”的深度报道,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


短短三年,辞职教师人数几乎增加一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逃离”公办学校,未来,你是走还是留?



31



无数人惶恐,

未来已至,

我们该怎么办?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

无数人疑问,

教师的职业,

究竟能不能被替代?

但是我们依旧坚信 

教育的力量!

因为教育,

有这样一群人在坚守......



32



另类婚纱照


贵州90后乡村教师罗忠花

准备2018年1月结婚,

但因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

就没来得及拍婚纱照。 

为此,

她和男友以及12名学生

在村里小学的

各个角落拍了一组特别的婚纱照。



33



吻别讲台


今年6月,一名特级教师的吻别照火了。 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的初中老师,在上完最后一节课后,低下自己的头,深情亲吻了相伴自己40年的讲台。



34



站着讲课,是最基本的素养


蒋克铸,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退休教师,1994年退休后,被返聘到竺可桢学院直至2008年。

 

今年10月份,他向学院提出,希望能再度走进课堂,与学生们分享。在他的“最后一课”上,84岁的蒋老仍然“倔强”,连站3小时为学生上课。 他说:“站着上课,是一名老师最基本的素养。”


也因为,教育的本质,

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无论世界怎样变化,

教育的本质不曾改变。



35


“烛光奖”

12月12日,陈琳、滕纯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主办的2017中国好教育"烛光奖"。


陈琳

这位鲐背老人是95岁的英语教育泰斗陈琳,他见证了我国外语教育整整70年的发展历程,他至今仍为教育事业付出,恪守“活着就要工作”的座右铭。 


滕纯 

“教育实践是教育科学的源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


他跑了200多个县市区,看了1200多所学校,听了2000多节课,他每到一地必进学校,每进学校必到课堂,他是88岁高龄的著名教育学家滕纯 。


他谨记周总理“活到老,学到老”的名言,继续学习融入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出大的贡献。



36



天才诗人


12月初,

一群堪称天才的诗作,

引爆全网络,

而这些诗作的作者,

不过是几岁的孩子。



37



生命的温暖


 成都地铁上二号线,

小男孩主动把位置

让给带小孩的阿姨

然后暖心地站在一边,

用手为睡着的妈妈垫着头,

还帮妈妈背着包。


老一辈教育人如同红烛,

默默无言地燃烧着生命,

只为点亮孩子们的光明未来......


我们欣喜地看到,

孩子们如同初升的太阳

冉冉升起,

一尘不然的童心,

纯粹的善良

温暖了整个冬季。


红烛精神薪火相承,

旭日东升终将展露万丈光芒,

明日可期,未来可待!



2017再见,

2018年,我们来了!


文字编辑 | 周继凤 江玉婷

版面编辑 | 江玉婷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独家稿件。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