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伴读 | 林清玄:孩子读了“放牛班”,又有什么要紧呢?

2018-04-18 中国网教育频道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本期朗读音频

文 / 林清玄


一位小学老师对我说起,他怎么使一班小学生被改造的秘诀。

 

他的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遇到一个非常严格的老师,给学生的作业很多,而给学生的评价却很低。在这位老师的笔下很少有学生可以得到甲,得到乙已经很不错,有许多学生拿到丙、丁,使得学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不谅解,学生对学习也逐渐失去信心了。

 

当这班学生升到他的班级的时候,他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很低,每天的功课也只是勉强交差。更糟的是,学生都畏畏缩缩,小小气气,一点也没有小学生那种天真的模样。

 

“我开始把作业的最低分数定为甲下,即使写得糟的学生都给甲下,当然好一点的就是“甲”了,再好一些的是甲上。写得很不错的,我给他甲上一个苹果,真的很用心的则给他“甲上两上苹果。”

 

老师所谓的“苹果”,只是一个刻成“苹果”的印章盖在甲上的旁边。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时间就发奖品,只要一个原来甲下的学生连得三个甲就给奖,依此类推。由于评分很宽,在每次发奖品的时候,几乎统统有奖,最小的奖是一张贴纸,最大的奖是一个铅笔盒。

 

这种画饼充饥的甲上加上两个苹果,使原来拿丙丁的学生带回去的作业簿也有甲的佳绩,学生都变得欢天喜地,家长更是开心得不得了,非常善待那些原来被认为“顽劣的子弟”。

 

从此,好像变魔术一样,学生又有了开朗的笑容,天真的气色,特别是每次颁奖的时候,教室就像节日盛会一样,所有的学生全部改头换面,成为充满自信、容光焕发的孩子。

 

他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最好的方法是欢喜、奖励与赞赏。”


我听了老师的话,心里有很深的感触。我们大多数的人经历了人生的波澜后,往往会变成严苛、冷眼的人,在我们的内心形成许多的标准,并以这些标准来评价另一个人的标准。这些标准用来衡量身心成熟的大人,有时都感到难以负荷,何况是对一个稚嫩的孩子呢?


我们应该反过来想自己的一些初心,记得我的孩子出生时,我紧张地在病房外面等待,那时不知道会生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于是我双手合十向菩萨祈求:“只要给我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就好了。”

 

好不容易等到护士从里面把孩子抱出来给我看,她先把正面给我看,说:“你看,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都有了。”然后她把孩子转过来给我看背面,说:“屁股,屁眼也都有了,一切正常,母子平安。”

 

当时我充满感恩的心,我们是多么幸运呀!生了一个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孩子。

 

大多数的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也就是我们对孩子的“初心”。可惜的是,等孩子长大了,万一功课不如人,我们就在心里对孩子生起嫌厌的心;如果不幸的孩子又进入“放牛班”,我们就感到无望,甚至舍弃了对孩子深刻的爱;等到孩子几年考不上大学,游手好闲的时候,简直是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恨不得孩子在我们眼前消失。

 

到了这样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孩子刚诞生时那种欢喜的“初心”了。

 

其实,我们可以把丁提升到”下,多给孩子甲上加两个苹果,使孩子对人生充满欢喜与热望。只要一个孩子有善良的心,那么功课差一点,读了“放牛班”、考了三年大学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自己也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杰出、那样有成就呀!我们是孩子的镜子,孩子也是我们镜中的影像,是互为镜子,互为表里的。

 

我很喜欢《正法眼藏》中记载磐山禅师的故事。磐山久修不悟,非常烦恼,有一天独自走过街头,看到一个人在肉摊前买猪肉,对肉摊老板说:“给我切一斤上好的肉。”

 

肉摊老板听了,两手交叉在胸前说:“请问,哪一块不是上好的肉呢?”磐山禅师听了当场大悟。

 

我们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上好的孩子呢?真正从孩子身上看见生命的至真至美的人会发现,孩子不只配得上“甲”上加两个苹果,每一个孩子都是甲上加10个苹果的!


-朗读者-

北华大学文学院16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 杨斐航

座右铭: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小编推荐

伴读 | 林清玄:我唯一的母亲

伴读 | 林清玄:幸福的开关

伴读 | 胡适:大学毕业后的几条路

伴读 | 刘墉:要一个年轻人寻找自己,最好的方法……

伴读 | 龙应台:即使你平庸 父母也未必会失望

伴读 | 史铁生:复杂的必要

伴读 | 迟子建:女人与花朵

伴读 | 丰子恺:华瞻的日记

伴读 | 南怀瑾:做人从心性修养开始

伴读 | 施一公:智商不重要,个性决定你的将来

伴读 | 张晓风:平视,也有美景

伴读 | 周国平:等的滋味

伴读 | 周国平:人生的秘密尽在时间

伴读 | 朱德庸:在一个时代里缓慢行走

伴读 | 龙应台:儿子,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

伴读 | 钱穆: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

伴读 | 周国平论教育: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文字编辑 | 王晓霞

排版编辑 | 刘昌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选自《林清玄经典散文集》,九州出版社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