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李镇西:为什么要“营造书香校园”?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

2018-04-20 中国网教育频道


01

学校本就是读书的地方

为什么要“营造书香校园”


好多说法大家习以为常,却没有意识到其荒唐。比如“营造书香校园”。

 

这个说法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至少有二十年了吧!到学校去看看,“营造书香校园”写在很多学校的墙上,不只是“写在墙上”,还有声势浩大的行动:开发教材、组织活动、展开奖励,还有各种关于“营造书香校园”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包括各级媒体评比“年度推动读书人物”等等。新教育实验把“营造书香校园”列为其“十大行动”之首。

 

仔细一想,不对呀!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难道还有区别于“书香校园”的其他什么“校园”吗?如果没有书香,校园还叫“校园”吗?

 

试想一下,如果某餐馆提出:“要营造浓浓的吃饭氛围”,并大力倡导“营造饭香餐馆”;如果某服装店提出:“要营造浓浓的穿衣氛围”,并大力倡导“营造衣裤服装店”……我们是不是觉得特别滑稽搞笑,可“营造书香校园”却为什么能那么庄严地呈现在我们生活中呢?



别误会,我这篇短文并不是嘲讽更不想否定“营造书香校园”,因为凡是认真“营造书香校园”的学校,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千千万万的孩子和老师,因为“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而爱上了读书,并获得了成长。

 

但这些“成就”和“成长”,是基于一个不正常的前提——我们的教育已经扭曲,我们的学校已经畸形。所谓“扭曲”和“畸形”,就是我们许多学校只有应试,没有阅读!


这里的“阅读”,当然指的是阅读丰富多彩的人文与科学读物,而不仅仅是教材、教辅和习题集;但我们现在的学校为了“应试”恰恰更多的是“阅读”后者。于是,“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没人品”等“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出现,便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了。



02

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岂止是孩子不读书?请“苦口婆心”劝孩子“读书呀读书”的家长扪心自问:“我”读书吗?又岂止是家长不读书?我曾经说过,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教书人不读书。


教师,过去还有一个称呼叫“读书人”,但现在“读书人”中不读书的恐怕不是个别。我常常在讲学时,面对几百上千的老师做调查:“请有书房的老师举手!”结果举手者寥寥无几,从来没有超过10位。而这样不读书的“读书人”却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想起来真是可怕!

 

前不久,一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一篇文章红遍网络。文章这样写道:


“我在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电子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早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看到这个题目我有些难受:“不阅读的中国人”。让连不少中国人看不起的印度人都感到“令人忧虑”了,不知我们中国人自己是否感到了“忧虑”!


该文还引用了一组数据:


一位教育行业业内人士表示,一般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授课的收入,堪比其在校工资。“如果老师努力一些,接的活儿多一些,比学校工资还高。特别是重点中学的教师,出去开班大约1个小时收入能达到四五百元,比工资高得多。”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的64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说实话,这几个数字不一定准确,因为我还读到其他资料,相关数字是有出入的,但无论有着怎样的“出入”,都不影响“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这个结论。

 

正是在这个“令人忧虑”的大背景下,包括新教育人在内的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并践行“营造书香校园”,便显示出了极为可贵的价值。虽是荒唐的,却是无奈的,更是必须的——面对“全民不阅读”(人年均读书0.7本,肯定是“全民不阅读”)的现状,如果还不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大力倡导(甚至通过行政力量强行推动)“营造书香校园”,中华民族的前途真的堪忧!



03

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的书房


我年轻时住一个几平方米的小屋,还是和人合住,但整个一面墙都是一个书橱,这是我不多的藏书;初到成都时已经三十多岁,没有房子,只能住小楼阁,也只有几平方米。


但无论是小屋还是小楼阁,都是我的“书房”。狭窄的空间里,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两个书橱——后来书多了,便将书堆在床下。

 

我说“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的书房”,这里的“书房”既指实实在在的一间独立的屋子。比如我现在就有独立书房;也指与卧室、客厅兼用的读书空间。也可以把这里的“书房”理解成一种借代,借代“藏书”。这样说,可能老师们更能够接受吧——每一个知识分子或多或少应该有自己的藏书。

 

请问您现在是住大桥下或马路边吗?我估计不是吧!那你的生活空间为什么就不能放一个书橱呢?对于一个真爱阅读的人来说,只要有住房,就会有书籍的位置。

 

要读书的人,无论多么窘迫,都会有自己藏书;不想读书的人,总会有一万个理由为自己没有藏书辩解。

                 


04

非功利阅读 


“我是医生,我和我同事现在读的书99%都是专业的书,这算读书吗?”

 

当然算,但不够。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阅读结构不应该只专注于“有用”的书,比如为了升学,为了职业,为了考试(不仅仅是升学考试,还包括驾照考试之类)……


更应该读“没用”的书——或者换个说法,叫做“非功利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以致用”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人”!如果就生物学本身的角度而言,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于是人便成了自然界“万物之灵长”。人之为人在于“精神”,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


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散文使人宁静,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茫茫宇宙,匆匆人生,“我是谁?”“我从哪儿来的?”“我要到哪儿去?”对自己生命的追问,需要我们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我曾经对年轻教师的阅读结构有这样的建议:


第一,读有关人文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书,尤其是文史类的书,这会让我们拥有宽阔的视野、充沛的情感和饱满的灵魂,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俯瞰我们的每一堂课。这类阅读最好占全部阅读量的50%

第二,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书,包括教育名著,这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职业理论素养。关于教育的理念、特点和原则,关于儿童的思维、情感和心理,都应该是所有教师必备的通识性知识。这类阅读最好占全部阅读量的30%

第三,关于学科教学的书,包括所教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教学法还有著名学科特级教师的论著,这是任何一个学科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必读书”,这关系着你的课堂是否能够吸引孩子。这类阅读最好占全部阅读量的20%


我还是特别强调阅读第一类著作的重要性。这关系着你在学生心目中是否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更关系着你对世界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对人的理解是否深刻。

 

当然,阅读带有个人兴趣和爱好,谁也无法强求你必须读什么。我这里只是建议而已。



05

“读书需要时间,问问老师们,有么?”


当然,老师们说“没读书的时间”也不完全是找“借口”,因为由于应试压力,老师们往往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有的老师戏称为“七上八下”(早晨七点上班,晚上八点离校)。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除此之外,还要应付许多验收、检查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读书的时间被挤压,这的确是事实。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没有时间,关键是看你是否把读书当做内在需要,并养成习惯。


任何一件事,只要是你的内在需要,并养成了习惯,再忙都有时间去做,或者说永远会有时间。比如,对于热恋中的小伙子,再忙都有时间去约会,因为这是他内在的需要;再比如,对于吸烟的人来说,再忙都不会忘记吸烟,因为他已经养成情不自禁的习惯。读书也是这样。

 

当然,在某一天或者某一周,你的确因为临时的重要任务——要准备赛课啊,要迎接督导啊,等等——而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通宵熬夜,可能的确没有时间读书,但这不是常态,这种“非常态”不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通常情况下,再忙都能挤出时间读书的。


比如我,候机室可以读书,火车上可以读书,有时候开会去得早也可以读书,甚至周末去农家乐,在阳光下躺在青青山坡上都可以捧一本书读几页……

 

关键还是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



06

碎片化阅读


“手机阅读和电子书阅读不也是阅读吗?”

 

我们所倡导的阅读,当然包括包括手机阅读和电子书阅读。

 

把电子阅读排除在阅读之外,是很荒唐的。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或者手机屏幕,都不过是媒介载体的区别,而非阅读内容的不同。如果只有阅读纸质书才叫阅读,那么我说这也不算阅读,应该直接读甲骨文、竹简才叫“阅读”!

 

所以,关键不是读什么形式的读物,而是读什么内容的著作。

 

这里不得不说说我对“碎片化阅读”的态度。我们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常常利用等候公交车、乘坐地铁、排队购物的时间,拿着手机阅读;所读内容,往往短小,或只言片语。我们把这叫做“碎片化阅读”。

 

从总体上说,我对“碎片化阅读”持积极肯定的态度。碎片化阅读最大的意义,在于让许多普通人赋予无数碎片化时间以价值。



像我刚才说的,等候公交车、车坐地铁或火车、在飞机上等等时间,发呆、打盹儿那时间过了也就过了,但如果碎片式地在手机上读几行文字甚至几段文章,同样的时间便有了生命的意义。


第一,碎片化阅读更需要辨别与选择。


现在许多手机阅读者是“浅层次阅读”——这个表述不一定很准确,但现在人们的手机阅读往往是的确很肤浅。我们当然无权要求教师每一次阅读都必须“厚重”“深刻”所谓“正能量”——如果真那样,则是典型的文化霸权。但是,既然我们的时间有限,面对浩如烟海的阅读文字,还是应该有所选择,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第二,碎片化阅读不能取代长篇阅读。


电子阅读特别是在手机上阅读,人们往往一目十行地跳读,这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浏览。这也是需要的,因为爆炸式的信息量,有时需要我们快速扫描、敏锐筛选,所以“一目十行”有时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


但我们的阅读不能总是“浏览”,有时候更需要花相对长一些的时间精读与咀嚼,伴随着思考,这样才能将经典化做自己的生命。最理想的阅读,是碎片化阅读与经典化阅读相结合,二者互为补充。

 


这篇近五千字的文章是在南通机场候机时,用两个多小时在膝盖上的笔记本电脑上写成,当广播里通知南通至成都的航班登机时,我刚刚好写完,很有成就感。这两个多小时,仅仅聊天也可以打发过去,但我却写了一篇文章。我的双肩包里还有两本董瑞祥先生的书:《走进安徒生童话王国》(已经读了一半)和《试验人生》,计划在飞机上读……

 

我特意记下这个细节,无意炫耀我如何如何,只是想说明,对于想做的事,无论如何都有时间。关键是养成习惯。


来源 | 镇西茶馆

作者 | 李镇西

排版编辑 | 中国网教育频道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关注| “两考合一”不是取消中考!中考改革后,学生的负担会不会更重?

关注| 高考季临近,2018年新高考大范围实行, 这6点信息必须提前知道!

关注| 未来肯定会出现的七大教育趋势

关注| 家长!那些玩抖音视频的孩子,将会掉进这些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