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十年已过,有多少“免费师范生”愿意回家做老师?(深度好文)

张昀竹 中国网教育频道 2019-06-04


“读了四年大学,入学体检都过了,临毕业却说教师资格证有身高限制,那怎么办?”


来自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女生小李(化名)是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是公费(免费)师范生。在工作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却因为身高没有达到标准,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甚至面临违约的风险。


这件事迅速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也让公费(免费)师范生这一群体再次进入到大家的视线中。

 

“拿不到教师资格证意味着我大学四年的辛苦白费,意味着我签约的单位将变为虚无,意味着我会违反免费师范生协议,意味着我的教书之梦将从此破灭,我该如何给自己一个交代?”小李无奈地说道。

 

小李的几句话不仅道出了陕西省执行的《陕西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免费师范生的讨论。


“免费师范生”的前世今生


免费师范生自2007年启动,由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承担培训任务,之后有23个省份也相继启动了只在本省招生的由省属院校培养的定向免费师范生。

 


今年3月份,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改进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具体有三方面的改变:

 

①名称的概念。随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改进和完善,“公费师范生”的叫法比“免费师范生”更为科学,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②履约任教服务期的改变。”“公费师范生”的履约任教服务期限由10年变为6年


③积极推进地方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地方大学加入到“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工作中来。

 

有文章表示,改称“公费”后,强调的不是经济地位,不是政府对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救济,而是政府对优秀学生的一种认可和奖励

 

也有文章认为,八年缩短为六年,不仅是一种政策变化,更是一种人性关怀既帮助了兴趣爱好不是教育行业但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而被迫选择公费师范生的一批考生,也让那些志向于献身教育事业的考生有了一个更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

 

同时,质疑的声音也相伴而来。


农村小学教师张皞认为,作为国家“免费”和“公费”生,终身从教应该是一种基本追求,设置履约年限不但降低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师德标准,而且就这短短的几年还要通过签订协议来约束,是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变相降低。

 

......

 

那么,免费师范生变公费师范生的意义何在?是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本质修正,亦或仅仅是名称的改变?


想要对这个问题了解一二,我们需要知道“免费”师范生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免费师范生”成乡村教师的主力军

 

钟魁是湖南省桂东县四都中学的一名老师。2013年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他便签回了家乡的学校任教。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任职已满3年。他说:“现在除了基本工资外,每月人才津贴300元,交通补贴280元,还有乡镇工作津贴,加上全年的绩效工资,年收入接近5万元。”

 

待遇越来越好,这让钟魁非常满足。

 


在湖南省桂东县,和钟魁一样的老师不在少数。2016年,《中国教师报》在对该县的乡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全县共有中小学校86所,教职工1600余人。过去的5年来,共有145名免费师范生分配到全县各农村学校任教,成为乡村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缓解农村师资队伍紧缺,从而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


不可否认,这项政策的出台确实在改善农村学校师资不稳定、素质不高等问题上有所助力。

 

但是,它依然面临着学生违约、实施效果不佳的问题。


仅三成"免费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


2011年,就在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夕,一项调查结果将这个问题暴露在了阳光之下。结果显示,仅有31.9%的免费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而回到贫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比例就更低了。

 


4年后,也就是2015年,庞丽娟代表在两会上再次提出,“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7年多了,初衷美好,效果不佳,学生毕业后从教意愿不强,很少到农村地区任教。不少人宁可补交学费和违约金,也不愿回乡教书。”

 

“我以为学校会给我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免费师范生林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和钟魁一样,大学毕业后,林康顺利签回了老家的一所高中任教。


但是,不同的是,林康第一学期的月工资只有1000元,转正后,月工资也只有1500元。“与同期毕业的其他专业同学相比,我的工资收入差不多是别人的一半还不少。”


低工资、低福利拉低了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

 

虽然,湖南省桂东县为免费师范生提供了相对优渥的工资福利,但是,我国教师工资制度还不成熟仍然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师工资存在着地方和城乡差异。


一项是在西部地区,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目前的工资待遇、福利水平感到不满意。初中教师的月收入集中在1000-1400元,高中教师的月收入集中在1400-2000元,代课教师的收入就更低了。

 

2011级师范生李敏告诉媒体,“家乡的年轻教师月工资普遍在2500元左右,对于女生来说还可以接受,但是男生相对压力就大很多。”

 

除了工资之外,对提升机会和发展平台的需求和考量也让这些免费师范生们心生退意2014级计算机专业免费师范生王雯娜学了四年计算机专业,当老师后只是教初中生计算机常识。


“就这么待在这里,就好像有满腔的热情没有地方去释放,没有实现自己专业价值的平台。如果让我一直待在这里,我肯定会跳槽的,不然就全废了。”

 

2014级数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吕翔(化名)在和学校签约时并没有被告知学校学科教师已经满额。


“结果到学校之后,我不仅没有编制,还没有合适的岗位,最后被分到了体育组,成了一名体育教师。”

所学的知识无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这让吕翔最终不得不选择辞职。

 

提升机会较少,没有实现自己专业价值的平台。即使很多地区的农村教育设施设备不比城市差,但是也留不住人。一旦有更好的机会,很多免费师范生会选择离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建如是说。

  

就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说,


免费师范毕业生怎么也到不了最缺教师的贫困乡村,政策实施的效果难以充分有效地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达到原先设计的目标。


“免费”变“公费”,是换汤不换药吗?


目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对公费(免费)示范生政策进行调整,希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免费”变“公费”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吗?

 

有文章认为,将“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一字之改,体现出了政府对公费师范生的重视、关怀与期待。


但是,免费师范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公费师范生”阶段是否会有改变呢?教师人才培养的根源在哪里?

 

时间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被称为是“中师生”。这些中师的学生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为了壮大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应运而生。有老师称,“中师,是一个值得所有教育后辈永远敬仰的珠峰。”

 

和现在的免费师范生一样,中师教育是为了支持教师的培养。与免费师范生不同的是,中师教育是真正的全科教育。学校不分系,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所有计划的课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在行,这是中师生的特点,也是教师的培养方向。


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吴辉回忆起三年的中师生活说,中师的学习生活不以升学为目的,更加注重教育和教学技能的培养。

 


中师的生活是快乐且充实的。普通话、三笔字、弹唱、简笔画是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各种教学设计大赛、微型课比赛、说课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在班级和学校交错举行。


在很多中师生的回忆中,中师是“灵魂工程师“的摇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介绍,随着1999年大学扩招,很多地方大学为了能够壮大师资和办学规模,纷纷兼并师范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中师教育也逐渐衰落。伴随着中师教育消失的是教师社会地位的下降和专业素养的缺失。

 

《人民日报》发表时评称,人们突然发现,不少学校的校名中已经难觅“师范”二字。在转型的过程中,综合性大学没有精力将重点放在强化师范类专业的质量上,而是热衷于建设一大批非师范类专业。


这不仅削弱了学校的传统优势,模糊了师范院校教师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定位,也背离了教育改革的初衷。

 

针对这样的情况,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说,“身为教师的母校,你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拼命想脱掉‘师范’的皮,怎么能够得到社会尊重?”

 

不仅仅是师范院校的转型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影响教师的专业培养


李镇西曾在文章中回忆和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谈话。聊起语文教师素养,李镇西说:“现在许多中文系的学生,读中学时语文成绩就不是最好的,可读了四年师范大学,摇身一变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师!”


于漪说,“哪需摇身一变啊,摇也不摇就直接是语文教师啦!”



这段对话是对当前师范教育的真实写照。师范院校弱化师范教育,直接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

 

再来看看近两年国家着力推进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师范类院校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名列其中。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师范类院校找不到优秀学生。

 

师范院校对师范专业的弱化,师范生欠缺的专业素养,师范学校和优秀学生的失之交臂……这些都应该是“免费”变“公费”师范生之后必须直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不可否认,免费师范生变公费师范生对提高教师的社会主体地位,增强教师身份的认同和教师职业吸引力等方面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壮大教师队伍上,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名称的改变,而是应该有更积极地措施来挖掘“公费”的深层意义。

 

如上文所说,传统的师范类院校需要转型。在众多综合类院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开始设立教育学院参与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背景下,过去那种关起门来办师范的老路是行不通了。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认为,师范院校要凸显教师教育特色,有效对接新时代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转型最好的教师应该同时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

 

如果说,高质量的师范教育是教师建设的基石。那么,留住优秀教师应该是壮大教师队伍的助推器。



蒲公英评论评论员田儒平认为,公费培养师范生的措施要多些理性,少些盲目与冲动,而且留住优秀教师的措施更要具体可行。“优秀教师招来了如何留住”关乎着教育事业的成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接受中国网采访时提到,除了一些评职称的倾斜的政策以外,对乡村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是必要的。以江苏省为例,在特级教师的评定方面,政策大量倾向乡村。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看来, 以免费师范生政策为代表的乡村教师培养计划初衷是好的,“但要真正发挥作用, 还需要在农村教师的薪酬待遇上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当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发展升值机会较小、教师自由流动受限等诸多现实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时,免费师范生变公费师范生都只是一些技术上的改变。


只有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章

张皞《“公费师范生”并非“尊师重教”的根本举措》

田儒平 《教育要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黄文辉《落实好公费师范生政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王瑶 《别因免费就让政策绑架师范生》

法治周末 《尴尬的免费师范生》

陕西日报 《免费师范生:省四年大学费用 换10年宝贵青春》

长江商报 《免费师范生的“十年之困”:8成认为工资待遇低》

中国网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委员代表:师范教育出了问题》

李镇西 《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我的三个呼吁》

中国教师报 《湖南桂东:免费师范生成了“香饽饽”》

人民日报 《师范院校当聚焦教师培养主业》

广东教育传媒 《为何一到开学季,我们就怀念中师?》



内容编辑 | 张昀竹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综编稿件。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深度 | 不难为教师,不打扰教育,就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

关注 |《我不是药神》如此现实!关于爱的细节,我们如何讲给孩子听?

追思 | “中国百校之父”田家炳辞世:曾“变卖家产”捐赠超200所学校!

关注 | 家长微信群流行的当下,教师家访真的过时了吗?

关注 | 时隔六年!衡水中学各学科老师暑假温馨提示,再次刷爆教育圈!

深度 | “我考上清华关学校什么事?”这个“优生”打了中国功利主义教育一记耳光

关注 | 家长控诉教师:惩戒学生可以,但要有底线!

深度 | 减负,请先拿教材开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