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每天点赞50次”累坏家长,难倒老师,安静地教书到底有多难?


 

近期,不少报道反映这样一种现象:“以权谋赞”、“民意考核”等所谓的行政任务被摊派给校园,这不仅增加了老师的教学负担,而且也有损家校关系的建立。因此,不少老师质疑,安安静静地教书为什么变得这么难?


编者按


01

“以权谋赞”:

要求家长每天点赞50次


最近,广州某幼儿园的家长在群里接到老师发的通知,要求为某某活动点赞,并提供点赞的照片。新华社记者对事件进行了调查报道,并指出,行政任务“甩锅”给校园,形形色色的无关工作正在给学校和学生家庭带来额外负担。

 

在幼儿园“以权谋赞”之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民意考核”任务、非教学任务被摊派进校园,最终成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额外负担。

 

很多老师呼唤的“安静教书”为什么变得这么难?


根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广东某所幼儿园的家长们又在群里收到老师发的通知:


请家长们在2018年10月10日—10月25日参与点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并请每班在10月25日前提供3—5张点赞的照片。



原来,这是广东某地精神文明办公室主办的“榜样评选”活动,其中一个“投票榜”需要参考市民投票的结果。这个本意为征询公众意见的点赞活动,却因摊派到幼儿园孩子家长头上变了味。

 

一、家长:不了解、不情愿也会照做


记者在一个家长的手机上看到,老师发来的通知明确指示点赞的对象是学校所在区的候选人,规定每个IP每天点赞50次。


一个上传“点赞”截图的家长说,他按照指定候选人的序号,每天重复打开、点赞、截图、关闭、再打开。“这些候选人有什么事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让老师工作顺利了,老师在照顾我孩子的时候会多担待一点。”


尽管极不愿意参与这种虚假点赞,但是无奈孩子在学校,所以另一位家长只是点了赞,却没有截图上传。“我想这是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法,既完成了老师交办的任务,也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


而一位孩子的奶奶则认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老师也挺不容易。”


二、背后:各路“圈粉”任务都往学校塞


学校发动家长、规定任务量并要求家长拍照为证,的确有不妥之处。不过,这种现象反映出的更深层问题还是各种各样无关工作对学校正常教学的侵扰。


行政任务向校园“甩锅”,家长不时收到五花八门、与孩子教育毫无关系的“键盘侠行动”指令。“小手牵大手”成了一些单位完成“民意考核”任务最便捷最有保障的渠道。


前不久,广东某地发起“街坊群防共治队伍建设”,并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当地教育局以《致全区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要求师生和家长关注其公众号,并要求学生及家长签名承诺“关注”。


某地方教育局发文要求师生和家长关注某微信公众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接到通知,学校老师“又加了一码”:要求每个学生家长“关注”公众号之后截图上传。签名承诺、关注截图,“配合圈粉”之后,家长们再次在家长群被老师@了一下:“已关注公众号的请接龙签名!(因要上报,务必准确。)”


有家长感慨,自己领导的话,执行起来也许还会打点折扣。老师的话家长往往都会听,所以各路“圈粉”任务都往学校里塞。


三、学校:学生、家长被拿来凑人头

学校也很无奈



如今,越来越多的单位重视民情民意,把群众关注度、满意度引入评价体系。对此,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张浩认为:


政府部门的考核标准加大了民意的权重,是件好事。但好的执政理念离不开好的执行,部分官员为了谋政绩,把关注度、满意度当作粉丝GDP,是“歪嘴和尚把经念歪”。


广东某地发起的“街坊群防共治队伍建设”,微信小程序今年5月才上线,到10月注册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据负责该工作的人员介绍,部署这项工作的时候,市里专门聘请第三方研究机构进行测算,要求全市群防共治的动员能力达到常住人口的4%到6%,据此制定了“80万人注册”的目标。现在注册量虽已达到100万人,但实际活跃度仅3万人。


这位工作人员坦承,有两三个区通过教育局向学校派任务。由于这些区前期动员工作做得不好,为了完成全市整体任务,市里也默认了下面的做法。现在校园安全越来越受关注,有的学校请家长加入义工护校队,成为群防共治的一分子,整项工作并非完全“弄虚作假”。


对于此类任务摊派,校方表示无奈。一位校长说:“就看哪个部门强势,能搞定教育局。在教学育人之外,硬拉学生和家长为其他任务凑人头,我们也不情愿。”


02

“以权谋赞”对学校、教育

 究竟有何影响?



没错,一切工作最终都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民意成为不少地方评价政绩的重要指标。


但如果因此,就让有的地方相关部门为了完成“民意考核”任务,动用行政权力和种种关系,向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摊派任务,不但严重违背民意征集的初衷,更可能扰乱学校教学秩序,并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就像新闻中提到的活动候选人,家长完全不了解,却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为该候选人点赞、投票。这么做数据固然效率高、效果显著,但行为本身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小觑。

 

首先,“以权谋赞”可能只是众多走进校园的额外任务之一,各类活动、评比、宣传、检查也是“进校园”的常客。这些额外任务最终几乎都会落到老师肩头,或者需要老师参与,或者需要老师进行通知和传达思想,又或者需要老师组织策划。


总之这些都将成为教学工作外的负担,占用教师时间、精力,甚至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另外,像“以权谋赞”这样,跑到校园里搞“注水民意”,让孩子从小对此等行为耳濡目染,对家长应付老师时的行为见怪不怪,这无疑会给孩子健康成长留下隐患,引人忧虑。


03

听听老师们的心声:

我只想安静地教书



先前,媒体曾经报道过杭州市拱墅区发布的教师“减负”规定,其中就提到要进行“任务筛选”,要“主动‘过滤’对学校不必要的工作布置”,还有精简会议、简化考核、规范建群、精准培训、电子政务等等。

 

当时,许多一线教师对拱墅区的做法表示称赞,并述说自己工作里遭遇的教学外任务。其实,老师们兢兢业业地工作,要求的也不多,就是希望能把更多的在校时间留给学生,安静地教书育人。


老师要做多少我们想都想不到的额外工作呢?老师们这样说道:


自己就想好好上课、改作业、备课……然而,上级部门多,一个部门布置一个任务,就忙得不可开交,要求注册平台、安装App、关注公众号、答普法题、做安全题……大大小小活动一个接一个……做了不说,还得做资料拍照片,要留痕迹。


给教师减负最最重要的是减去除教育部门以外的行政部门对教育的介入。专业的部门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符合教育的规律,才是教育、教师、学生的福音。管住教育以外部门的手,让清净还给校园,让教师净心从教,这是我们的心声。


精简会议,精简活动,把时间留给学生。留给学生的时间用来做什么?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学法、研究自我提升,教育被太多太多的附加“责任”给绑架了,教师无奈地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把该做的事情耽误了,时间成本太昂贵,孩子发展耽误不起,教师专业发展耽误不起!


老师们呼吁“还校园清净”,并不是图自身的清闲,而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明白,老师肩上最重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孩子是最不可耽误的一群人,学生的时间是最耽误不起的时间。


所以,让教师在教育里发挥热量和能力,才是对教育的尊重,对学生的爱护。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编辑 | 中国网教育频道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关注 | 耿直教育局长深夜吐槽:谁敢让孩子减负?比他更耿直的局长竟然说……

关注 | 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全面解读:新高考命题“玄机”,老师学生如何应对?

关注 | 中国教育怪状之问:官僚化越来越突出的学校,会有真正的“人”存在吗?

关注 | 教育“造假”丑态百出!学校何以守住“育人”底线?

关注 | 人民网首次发声:把“合理惩戒权”还给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