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改革先锋”里唯一基础教育界代表,90岁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于漪获颁“改革先锋”奖章!是100人中唯一的基础教育界代表!



这位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我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虽已90高龄,依然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

 

当天,于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表示,



40年来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全面实现“两基”到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可谓人间奇迹。现在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让人振奋自豪。我亲历、亲见、亲为,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极大的受益者。


消息一出,也引发网友们的集体致敬:



于漪是谁?在基础教育领域,她的名字无人不知, 并非因为轰轰烈烈,更多源于踏踏实实——

 

她写下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她的名字和语文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获得了来自政府和业界的所有荣誉,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她的一生都在三尺讲台坚守,胸中却怀有江河世界,她是一名真正的老师,我们甚至可以说她是整个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

     

教书是手段

育人才是目的

 


上世纪50年代,她从复旦大学毕业走进中学校园,从此以刻苦的钻研耕耘在三尺讲台,以求实的坚韧播撒着智慧的良种。在学生们眼中,于漪老师上语文课,就是一堂堂扎扎实实的育人课。教育学出身的她最初教历史,后改行教语文。

 

但仅仅三年,就成为骨干教师。要求学生诵读,于老师必定自己先熟读成诵;一手好板书,带动原本写字七歪八斜的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书法;声情并茂地诵读《正气歌》等经典,洗涤学生心灵……

 

在语文课堂上,她教语言、教做人,当选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她当班主任,用爱的智慧,化解重重困难;在校长岗位上,她以远见卓识,托举教师队伍成长,将学校推上发展的快车道。至今,她仍活跃在教育一线,为学生、为教师鼓与呼,着力推进教育改革……

 

“教育,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这是于漪的一堂经典公开课,课堂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

 

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众生沉默不语。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

 

这个教学案例在上海教学界广为流传。高超的教学机智,加上一颗包容学生的大爱之心,使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出了名师真风范、学者大气度、师德高水平。

 

1978年的“教文育人”,1996年的“弘扬人文”,于漪提出了这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都在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她说,“学知识,是智行;学做人,是德行。为学生十几年,每天七八节课在课堂,教学过程当然是育人的主阵地。语文课上传授的人文经典,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启迪人生思考等,育人功能远胜于语言功能。”

 

身教胜于言传

首创“师徒带教法”



上世纪80年代,于漪成为中学校长。为了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师徒带教方法,自己身先士卒。进教室听课,听45分钟,评90分钟,“怎么上更好?”手把手演示带教,讲得老师们心里热乎乎。

 

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于漪上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她上课的同行,无不为她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近50堂公开课的视频被上传点击,已被奉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有人评论于漪说:“于老师的课很难学,因为她的教学没有模式和程式,天马行空,左右逢源”。

 

于漪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她漫长的教学生涯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


于漪说她的工作都在别人的监督下进行,在这些课中,她都发现有毛病,没有一节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而且她教的两个班教法也不一样,她认为她是教了一辈子遗憾的课,而“屡屡的创伤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因为有不足,于是我更加不断跨越,跨越过去以后,我就进步了。”

 

一位青年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了于老师的3000多节语文课。她最深切地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至今,于漪共带教了百余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他们有的已经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教学大赛中获奖。于漪的教育理念,通过他们,让更多学生受益。身教胜于言传,师德为先———于老师的徒弟们对此感受最深。


1983年,于老师带教的李熹准备上全区公开课,恰逢于老师突然生病住院。在病床上,于老师发着高烧,详细分析修改教案,让儿子送给李老师。这份教案、这份敬业、这份爱护,让李老师珍藏至今。

 

于漪校长还给教师们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只要老师有进修的愿望,于漪总是尽量予以满足。“老师成大才,能够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影响孩子,也是育人!”

 

没有一天停止过

对教育的探索



1978年,中华大地百废待兴,中学语文课堂,犹如一块干裂的土地,于漪的一批教学实录教学磁带横空出世。

 

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于漪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中学语文备课手册等多部著作,这些浸润着于漪二十多年,不停思索和探究的语文教学实录,对于语文教师们来说,恰如久旱甘霖。

 

截至上世纪80年代,教育界还没有一个人系统完整地研究过教师学,而于漪把这个课题揽在了心里,她完成了两本教师学著作,《现代教师发展丛书》《现代教师学概论》,教育部它们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的培训教材,《现代教师学概论》成为中国第一部研究现代教师学的理论著作。

 

退休后的于漪更竭尽全力地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倾力写下几百万字著作,并在各种场合大胆谏言:当新的课改刚刚启动,许多专家对课改的必要性提出质疑时,于漪立刻呼吁:以课程与教材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


当教育功利化的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忙于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校忙于抓学校的升学率的时候,她又形象而精辟的提出了“育人”和“育分”的理论,坚定地提出了“教在今天,想在明天”的理念,呼吁要让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和重智轻德的重围中“突围”;


当语文教育研究争论不休的时候,常常又是她登高一呼,振臂一挥,一锤定音。

 

今年,于漪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历汇编成书,整理成了700万字的《于漪全集》。 “活到老,学到老,”60年的教育生涯她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


“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真正成长在于教师个人的内心觉醒,我为什么说一辈子在学做教师呢?我就是一直处在这样的觉醒过程当中。”

 

“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于漪总说,“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于漪语录:

做一辈子教师,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有很多话语至今仍回响在我们耳畔,给我们每一位老师以启发和感动!

 

1.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一辈子都在学,不断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2.教师要随时随地开放自己的感官,让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爱好、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人际关系等等各种信息进入自己的脑中,分别储存起来,千万不能闭锁自己的感官。

 

3.我们是想让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有话语权,我们要有中国教师自己的教师学!

 

4.我不断地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

 

5.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感和他所拥有的财富不是绝对挂钩的,关键取决于你对自己工作价值的理解和热爱。

 

6.你要做到的就是“艺高胆大”。你把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点、整体框架、来龙去脉都吃透,怎么教都可以把学生教好。

 

7.学生的天就是你的天下,学生都是你的儿女。

 

8.选择了当教师, 就选择了高尚 。

 

9.教师要有自信力,建立自己的教学人生。

 

10.教育无选择性,每个学生都是礼物,只要生长在这块热土上的孩子,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培养他们。



编辑 | 吴雨航

责任编辑 | 王晓霞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文汇教育、上观新闻。由中国网教育频道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小编推荐

关注 | 江浙沪高考十年折腾:省委书记直言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

关注 | 2018,三位普通班主任的“非正常去世”:也许他们才是应试大战最深的受害者

关注 | 终于不再纠结“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了,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儿…

关注 | 为何中国式家长的焦虑毫无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