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跨越天堑的征途……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图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四月的南京,草长莺飞、一片生机。70年前的4月,南京这座六朝古都,迎来了时代的生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渡过天堑长江,解放南京,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的进攻战役。
在南京解放70周年前夕,龙虎网带您穿越时空,重温“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峥嵘岁月。
1949年4月13日,第34军下达的全军准备参加渡江战役的《预战命令》,左下方署着原34军军长何基沣、政委赵启民等人的落款。
4月21日
这一天,随着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
想要顺利攻破南京,首先需要攻克江北的三浦——浦口、江浦和浦镇。
在当天的战斗中,解放军103师307团占领江浦县,104师扫清了浦镇前沿阵地,105师则越过毗邻南京的安徽乌衣镇,沿东葛至浦镇公路直插浦镇。
这时,捷报传来,我中路大军三十万人已突破安庆、芜湖一线,强渡了长江。战士们备受鼓舞,越打越猛,先后占领了浦镇西部的大顶山、二顶山等制高点。
江浦战役态势图
4月22日
鉴于国民党政府“固若金汤” 的长江防线已被全线突破,面临被人民解放军分割和围歼的危险,国民党仓促部署总退却。从4月22日至23日,防守南京的国民党军警纷纷沿京(宁)杭国道溃逃。
东突击集团第35军在江浦城北举行誓师大会,指战员们高呼:“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
渡江战役期间作战部队打出的口号条幅
南京下关火车站因此人山人海,不少火车车顶上也挤满了人,造成火车无法发车。
4月23日
天刚破晓,人们就被炮声和爆炸声惊醒了。伴随着南京市民在当天凌晨听见从下关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解放军到达浦口准备渡江。
同样是这天,李宗仁、何应钦等一干国民党要员乘专机离开南京。这一天南京城内的最后一批国民党官员也相继撤离。当天有外国记者在机场目击到一位将军让士兵将他的钢琴和家具搬上了空军的飞机。到了中午,国民党中央行政院正式宣布国民党中央政府从南京撤退。
当时解放军还没有过江到达下关,国民党驻守南京城的军警全在向中山门外奔逃,一些散兵则在汉中路一带进行抢劫。为了能跑得更快一些,新街口临街的工商业单位的汽车也被乱兵抢走了。
新街口四条大街上,从四面开来的车辆,既不分前后左右,也不分东西南北,只管自己抄近路行驶,并且各不相让。为了抢路,有两部军车结果相撞了,双方的人都跳下来,也来不及理论,就赶快奔走逃命了。
渡江战役时掩护作战的大炮
这一天,南京街头已没有警察站岗。在社会治安的真空中,溃兵和暴徒也开始在南京城内四处抢劫,大量店铺被劫掠和破坏,甚至不少国民党要员的住宅也被洗劫,不少街道上到处都是溃兵丢弃的枪支。
在下关车站——当时京沪线的起点,车站的一面墙“轰”的一声倒下,这座由玻璃和白石墙体混合而成的塔楼式建筑,两年前刚刚竣工,当天就由国民党的爆破队破坏了。
下关码头附近有很多仓库,都被洗劫一空了。黄昏时分,南京一些军火库和油库的定时炸弹开始爆炸,熊熊大火映红了天空。
在南京城内一片混乱的同时,长江对岸的解放军开始渡江进攻南京市区。这天104师一加强营率先渡江,两个团紧随其后,从南京城左侧迂回前进,占领紫金山天文台、中山陵;103师在浦口上游渡江,从南京城右侧直插清凉山、水佐岗、五台山等制高点;105师则在渡江后直接占领新街口至中山门一线市区。
解放军突击队员跃出船头实施登陆
被安放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内的京电号小火轮。京电号原为民国首都电厂的运煤船,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连续运作11小时,将1400余名解放军战士送往南京市区,邓小平、陈毅也乘坐该船渡江到达南京。该船也有南京解放“渡江第一船”的称号。
4月24日
24日凌晨2时许,104师312团特务连,在下关码头接到团部下达占领总统府的命令。该连连长命令部队跑步直奔总统府。当时,总统府大门紧闭,连长在做好外围兵力部署后,命令战士们叫开大门,院里的国民党军队早已逃之夭夭,只有一着长衫者领着一伙人迎了出来。在进行一阵紧张的搜索之后,特务连对总统府内外所有的通道实行了警戒。
总统府总统办公室及桌上日历的照片
同样是这天凌晨,留驻在南京的美联社记者西蒙·托平率先向全世界发布了解放军进入南京的消息。
解放军所绘的《大军胜利解放南京形势图》
伴随着解放军的进城,南京城内的骚乱逐步被平息。南京市民在经过紧张不安的观望后,被解放军严明的军纪和爱民亲民作风所折服,开始欢迎解放军。
图为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挹江门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进入南京的解放军先头部队
人民解放军行进到南京国民党行政院门前
南京城的交通也恢复了秩序,前一天还一片混乱的新街口地区,这天居然没有发生一起事故。
解放军战士在总统府中轴线上站岗
这天上午9点,新华社正式发布南京解放的消息。南京的历史,就此翻入全新的篇章,正所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南京解放后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报道的各大报纸版面
来源:根据《江苏地方志》、《南京乡土史》、南京日报、新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四川在线、新华报业网等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