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动能催绿长江两岸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进行长江岸线的生态复绿建设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栖霞区“绿色发展”造就燕子矶滨江风光带八卦洲、仙林等的蓝天碧水......让绿色成为长江南京段最鲜明的底色!今天的这场发布会有点“绿”!
今天(6月5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长江大保护工作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活动主题是聚焦新动能,推动转型发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工信局新闻发言人 汪少军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薛海
▲南京海事局副局长 胡斐
▲鼓楼区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主任 徐淮舟
▲栖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孙爱军
▲新闻发布会现场
▲现场记者提问
一、
全市生态经济体系构建情况
南京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
是长江下游唯一跨江布局的特大城市,
是占到江苏近1/4干流岸线的省会城市,
全市工信系统聚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不断提升南京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
重点在培育壮大新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统筹推动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和沿江重点企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加快新兴动能的打造
围绕“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目标,瞄准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
2019年,五大产业地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5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超过51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2020年1-4月份,五大产业地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65亿元,同比增长6%。
落实“四新”行动计划中的新产业行动计划,聚焦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等新产业方向,加快推动集成电路设计EDA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发展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秦淮区省级车联网先导区等新应用场景落地。
实施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以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为重点,组织实施企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等技术改造。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已成功创建了6家绿色示范工厂和2个绿色示范园区,打造了一批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
全力推动落后产能淘汰,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十三五”水泥去产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减铸造类企业整治任务。
实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绩效评价,倒逼低效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统筹推动化工行业整治提升
和沿江企业转型发展
深入实施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行动,2017年以来已关闭退出了111家化工生产企业。
推动沿江重点企业的转型发展,加快传统产能改造提升等。
01
2020年目标:
做优增量,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2020年新产业总规模要超过4000亿元,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主动减量,加快化工产业整治提升。2020年全市计划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30家。
优化存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
二、
港口绿色发展等情况
沿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
2016年,市交通运输局确定了全市沿江27处非法码头整治任务清单。27处沿江非法码头全部清理取缔,共拆除房屋1.63万平方米,清运堆场黄砂等货物34.8万吨,整理平整场地68万平方米,退让长江岸线资源3.5公里,并于2016年10月通过省、市联合考核验收。
2018年2月完成了生态修复工作,共平整场地105万平方米,生态复绿95万平方米,原码头区域均设立了举报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发现问题即行即改,2019年11月通过了省级验收。
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
南京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
长江-12.5米深水航道
和京沪、宁西、宁芜三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具备建设航运物流中心独特条件
向上滑动阅览
至2019年底:
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完善。
依托长江深水航道,初步建成新生圩、龙潭、西坝等三大公铁水联运枢纽。
龙潭枢纽获批第一批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涵盖供应链、跨境电商、冷链、保税等多种物流业态。
辐射带动效应逐渐凸显。
2019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66亿吨、集装箱331万标箱。
集装箱月航班720班(近洋航线36班),干线直达日本、韩国及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外贸内支线对接欧、美、地中海等国际远洋干线;中转支线覆盖长江流域“六省一市”。
南京至中亚、欧洲国际货运班列2019年开行137列、集装箱运量1.26万标箱,基本形成东西双向开放、海陆联动的统筹物流网络。
航运物流要素集聚加快。
设立了南京海事法院;集聚全省14%水路运输企业和30%规模以上货运代理企业;全省沿海及远洋船舶主要注册在南京;全球前20位集装箱班轮公司在南京开展业务。
以运满满、福佑卡车为代表的网络货运平台领跑全国。
航运交易中心已显成效。
2011年至今累计交易船舶2006艘,成交额约70亿元。
初步建成船舶、货运、航运人才等交易于一体的南京航运交易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港口绿色发展
规划港口岸线62.5公里,较原规划减少42.8%;规划生产性泊位211个,可形成年通过能力3.05亿吨,较现状能力增加45%。
累计建成岸电系统97套,现有集装箱、干散货专业化泊位岸电基本实现全覆盖。
新购或改造港作机械188台(油改电)、水平运输车辆78辆(油改气),淘汰国Ⅰ标准的柴油非道路移动机械79台。
西坝码头率先开展装载机“油改电”试点。
港区绿化达360万平方米,推动港口企业建成防风抑尘网约2.02万米,覆盖散货堆场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易扬尘货种码头安装粉尘在线监测系统112套,监测数据实时接入市级环境监测平台。
建设油气回收系统8套,实现油品泊位油气回收系统全覆盖。
至2019年底:
所有码头已提前完成水污染防治任务,实现污水纳管或自处理达到100%。
在西坝港区建成龙翔码头船舶洗舱水集中上岸转运设施;在新生圩港区建成滚装码头船舶生活污水集中上岸转运设施。
建设船舶垃圾、生活污水等接收设施325套,并实行船舶污染物接收电子联单管理。
三、
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建设情况
水上服务区是针对水路运输的特定需要,布置在高等级航道沿线,为过往船舶提供燃油供应等服务的重要航运配套设施。
意义
构建更完善船舶污染防治体系:2019年,南京海事局在长江南京段全面推行船舶污染物“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模式,“一零两全”即指靠港和锚泊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在航船舶污染物排放全达标,“四免费”即指对内河船舶免费生活垃圾接收、免费生活污水接收、免费水上交通、免费锚泊。
有效防止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水污染物违规排放,规范船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硫燃油,减少船舶大气污染,防范船载固废非法转移倾倒等环境污染行为。
支撑更高质量航运经济发展:2019年,南京辖区船舶进出港25.09万艘次,货物吞吐量2.86亿吨,其中外贸运输量2342.9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30.5万TEU,呈现船舶流量大、港口吞吐量大的特点。
提供一系列服务举措:如政务自助服务、金融服务、水上交通、生活超市、收发快递、健康医疗、文化休闲等功能,极大满足船员在船期间的生活和交流需求。
南京海事局在长江江苏段率先推动水上服务区由单一功能向提供燃油供应、船舶含油污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接收、人员交通、维护保养、便利购物、水上医疗、智能快递、岸电供水、航行资料供应等多元化服务内容的绿色综合服务区转型升级。
推动前期条件较成熟的兴隆洲水上服务区作为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的示范点建设,该服务区于2019年5月1日开始建设,7月中下旬即正式开始对外运营。
兴隆洲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配备五条专用趸船,拥有各类服务人员88人,具备船舶污染物接收等九大服务功能,是目前长江干线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
截止目前,兴隆洲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已免费接收生活垃圾18617艘次,总量达124吨,接收生活污水1223艘次,总量达2086立方,环保效益明显。
前不久,服务区引进了目前长江上单体规模最大的大型综合功能趸船,该趸船长85米,宽16米,高21米,有4层甲板和舱室,总使用面积近5000平方米,其综合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档升级。
四、
南京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向上滑动阅览
基本情况
2012年7月份,本项目由交通部授牌成立,是省交通厅与南京市共建的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40万㎡,总投资51.7亿元。
一期由永宁街、商埠街地块构成,总用地面积3.5万㎡,总建筑面积29万㎡,共5幢100米以上5A甲级写字楼。
二期为异地复建的南京港集团2幢100米总部大楼,占地面积约1.27万㎡,总建筑面积11万㎡。
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所在地下关滨江商务区,位于鼓楼区西北部,重点打造航运物流服务、高端商务商贸和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发展定位:“全国中心城市的旧城复兴范例、南京长江时代的重要城市名片、鼓楼现代产业的全新发展高地、市民安居生活的品质生态家园”。
目前进展
目前,一期工程永宁街项目已于2018年5月正式交付,现已出售9.85万平方米,出租2.5万平方米,使用率为85%,剩余2.15万平方米。同时,依托1、2号楼之间综合裙楼打造的航运公共服务大厅已于去年7月26 日正式开工,海事局办事大厅于去年10月8日入驻运营。
二期港口集团大楼项目预计今年竣工并正式交付江苏省港口集团入驻办公。
项目先后与34家单位签订了购置或租赁协议,其中航运管理机构12家,企业22家。
下一步计划
加速项目建设:加快区域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二期)、恒大、中冶、证大、龙湖、深业等项目建设。
提升产业层级:进一步推动航运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引入。打造长江内河航运数字化创新平台。
优化营商环境:就资金补助、融资扶持、创新支持、硬件配套等问题积极争取政策。鼓励举办航运产业峰会、论坛、会展等活动。
五、
栖霞“绿色发展”
南京栖霞是全市长江经济
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板块
八卦洲长江大桥
栖霞山长江大桥沟通南北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
燕子矶滨江商务区串联东西
向上滑动阅览
破解化工围城,腾出发展新空间
栖霞是传统的工业企业集聚区,特别是燕子矶地区,曾经是南京城北的“化工城”,不到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404家工业企业、66家化工企业,年产值约320亿元、税收约30亿元。虽然贡献大,但一度成为全市重污染源。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累计投入150多亿元,对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关停,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引导退城入园,全面完成了所有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
总投资超500亿元的宝能滨江商务区、华润华发万象天地、招商花园城等一批商贸综合体、区域总部、品质酒店相继落地;总投资约500亿元的创智科技园、智慧电气城、文化旅游古镇等重大优质项目正在推进。
提升环境品质,构筑发展新优势
实行重拳治水,全区455条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
全力控煤减排,严控污染排放,2017-2019年全区煤炭消耗量年压降40万吨左右。
大力植树造林,山坡地退耕还林,江滩地宜林则林,全区林木覆盖率已达32.35%。
仙林大学城吸引了以南京大学为代表的12所知名高校,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等49家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栖霞,康尼机电、龙蟠科技等一批企业总部竞相扎根栖霞。
抓住长江大保护契机,推进全域高质量发展
完成16项长江“三乱”、43项长江干流岸线清理、 203艘“三无”船舶等整治任务。
先后建成各类科技创新载体500万平方米,形成了“2+2+2”新产业体系(即: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科技和信息服务、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
其中,新型显示领域集聚了鸿富夏、LG 显示等产业链企业70余家、产值规模近1500亿元;新能源汽车领域集聚了蔚然动力、LG化学等产业链企业100多家,计划培育500亿元的产业规模;生命健康领域集聚了正大天晴、海陵药业等优质企业;人工智能领域已落户地平线、矿视科技、极智嘉机器人等企业290多家,正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
2019 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今天的燕子矶滨江风光带
已成为市民休闲的新去处
通江河道水清岸绿
仙林天蓝气清
燕子矶碧波荡漾
八卦洲绿意盎然
栖霞开启了“美颜模式”
绿色正成为栖霞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
为长江南京段“绿色发展”成就点个赞吧!
↓↓
图片来源:龙虎网数字资产管理中心
视频来源:龙虎网
内容编辑:龙虎网官微工作室 朱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