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今年南京垃圾分类又有“新动作”
▲市城管局二级巡视员 陈雷
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全市已有3248个小区建成7011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另有449个收集点在建,4289个小区撤桶并点,1万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桶边指导;培训指导员、志愿者2万余名,积极开展上门入户宣传,召开小区居民议事会、“垃圾分类大家谈”活动8000余场;配备厨余垃圾等分类运输车830余辆,所有车辆涂装垃圾分类标识,实行“不同种类、不同车辆、不同去向”的分类收运;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一期、高淳、溧水、六合餐厨厂均已投运,建成江南焚烧厂厨余协同处理项目、城南转运站厨余压榨技改项目、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一期厨余线以及厨余压榨技改项目,满足全市厨余垃圾分类处理需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已基本形成。
按照国家和省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要求,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21年南京市垃圾分类重点工作任务》,计划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加强源头减量方面
向上滑动阅览
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塑料棉签、超薄塑料袋等有关塑料制品;推进宾馆、酒店、民宿、餐饮经营场所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费品;推广使用替代产品,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药店、书店等场所,鼓励消费者自带布袋子、菜篮子;推进绿色包装应用,邮政快递网点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使用率降至50%以下,推动同城快递包装材料重复利用;推进绿色办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不采购一次性杯具,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加强对蔬菜生产、销售环节的管理,推进地产洁净农产品上市。二
完善分类体系方面
向上滑动阅览
对已设置的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点进行全面排查并调整改进;对尚未设置的小区,因地制宜推进收集点建设,对其中无空间条件或难以“落地”的小区,以及沿街店铺,采用“定种类、定时间、定线路”的“公交化”流动收集车进行定时定点分类收集;规范前端生活垃圾电动收集车辆管理,开展中前端收运计量试点,对垃圾产生量较大单位的生活垃圾进行计量管理,采取信息技术手段对垃圾来源、种类、数量进行监测;推进分类回收场站设置,每个街道(镇)范围内建立1个回收站,每个区建立回收中心,对可回收物进行回收、称重、细分、打包、转运,对可用品进行初步整修、旧物交易;提高现有回收中心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开展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服务招标,提高回收利用率;推进农村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处理,推动农村厨余垃圾堆肥、机器制肥后产物在农林业的应用;推进绿化废弃物分流处理,不再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推进垃圾分类信息平台在垃圾计量管理、收运处置监管、回收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应用。三
提升转运处理能力方面
01
推进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建成投产六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土建主体工程和江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厂一期立项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江南、江北应急填埋场一期工程。
02
继续提升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推进栖霞餐厨垃圾处理厂、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二期、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建设。
03
完善转运设施,完成城东大型转运站基础施工,开工建设秦淮区白下科技园转运站;完成玄武区转运站、鼓楼区幕府东路转运站、栖霞区西岗转运站一期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玄武、鼓楼、雨花台、栖霞区回收中心,完成秦淮区回收中心选址立项。
04
推进江北、城东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高淳区建筑和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投入运行。
四
提升分类实效方面
向上滑动阅览
开展小区分类实效定级和“除差”行动,精准施策,实现分类实效差级小区定期整改提升合格;提升公共机构分类质量,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完善检查考评制度,根据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文化场馆、景区、体育场馆、交通场站、公园等行业单位特点,细化行业分类导则,督促指导各单位落实责任;整合分类收运力量,减少“小、散、碎”问题,严格落实“不同种类、不同车辆、不同去向”分类收运要求,加大“不分类、不收运”执行力度,促进前端分类质量提升。五
深入宣传动员方面
向上滑动阅览
打造一批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开展“万人跟着垃圾去旅行”活动,安排了16条旅行线路,参观活动在3月18日正式启动,让市民近距离接触垃圾分类前端投放、中端收运和后端处置的全过程;开展分类分级培训,市培训宣教讲师,每个区培训宣讲队;加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市、区各部门机关党组织动员党员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团员青年我带头”活动;各区进一步充实志愿者队伍,全年每个小区开展一次全覆盖上门入户宣传;评选最美垃圾分类志愿者、指导员;加强媒体宣传引导,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保持全覆盖、高频次宣传态势。更多精彩内容请看现场直播
▼
图片来源:龙虎网数字资产管理中心
内容编辑:龙虎网官微工作室 张琦 实习编辑 程智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