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季度GDP出炉,同比增长16.0%!
一季度,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发展动能增强,质量效益提升,民生保障有力,实现经济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
2021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824.36亿元,同比增长16.0%,2020年、2021年两年一季度平均增长8.6%,为2016年第1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分产业看
1
复苏势头强劲
发展韧性持续提升
(一)产业发展稳中加固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3.51亿元,同比增长19.8%,两年平均增长10.3%。36个大类行业中有33个行业增加值增长,行业增长面91.7%。列统的268种工业产品中有21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80.2%。
服务业快速恢复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606.72亿元,同比增长42.9%,两年平均增长13%。规上服务业十大行业门类中有九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前期受疫情影响大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四个行业门类大幅回升,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5.3%、72.7%、29.4%、28.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50.5%、26.5%,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0.1%、21.7%。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15亿元,同比增长6.4%。
(二)内外需求持续复苏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27亿元,同比增长39.6%,两年平均增长8.1%。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23类主要商品中有22类保持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等升级类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0.8%、76.2%、74.9%,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72.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粮油、食品类等必需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7.5%和28%。
投资保持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238.83亿元,同比增长22.1%,两年平均增长8.3%。
外资外贸增势良好
一季度,全市进出口1378.52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出口842.57亿元,增长48.5%;进口535.95亿元,增长2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6.1%,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全市四大主要行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71.0%、41.7%、29.2%、27.8%。实际使用外资1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三)发展预期稳中向好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4.3%,增速较2月末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4.50亿元。
交通运输业持续恢复
一季度,公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33.4%、12.6%,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45.3个、15.7个百分点;港口运输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21.8%、7.1%,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31.5个、19.2个百分点;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机场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57.8%、23.6%,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116.9个、25.8个百分点。
企业预期整体向好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49.6,接近“较强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50.8,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9.8,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1.8,与2019年同期一致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2
结构提档升级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一季度,全市完成第一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736家,同比增长19.9%。共登记技术合同4418项,成交额172.78亿元。新增大学生就业人数8.7万人,同比增长5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9%,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5.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2.8%,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供给质量持续提升
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1%,两年平均增长27.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6.6%。集成电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增加值分别增长64.3%、38.1%、25.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4.5%、34.3%、33.9%。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31.3%、122.4%、103.5%、93.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4.3%、48.0%、274.4%、39.1%。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0%、20.7%,两年平均分别增长7.6%、21.7%。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9.2%、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1%。
内生动力不断集聚
网上零售高位增长。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99.87亿元,同比增长46.3%,两年平均增长38.6%。网上商店实现零售额142.73亿元,同比增长35%。投资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4.8%、30.5%、25.4%。高技术服务业中,检验检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投资分别增长220.8%、175.6%、17.1%。外贸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4.9%。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55.5%、41.2%。
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7.35万户,同比增长154.9%;新增企业2.39万家,增长93.7%。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38.8%。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7.4%。小微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7%。
3
收益水平提升
质量效益持续向好
财政收入稳步回升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416.15亿元,增长22.8%,增速较1-2月提升7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显著改善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326.15亿元,同比增长40.6%。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261.79亿元,同比增长473.9%,两年平均增长36.8%。36个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实现较快增长。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2元,同比增长14.3%,两年平均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04元,同比增长1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0元,同比增长17.2%。
4
就业物价稳定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52万人,同比增长18.8%,完成年度目标的28.9%。单位用工需求增加,3月末四上单位从业人数同比增加3.09万人,增长1.3%。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人数增长11.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数增长9.1%、卫生和社会工作人数增长8.6%、制造业从业人数增长2.1%。
居民消费价格“由升转降”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较上年同期收窄4.2个百分点。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升转降,降幅为4.1%。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0.9%。
民生投入较快增长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中,教育投资增长24%,卫生和社会工作、体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分别增长2.1倍、2.4倍、2.5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37.8%、23.0%、14.5%、14.5%。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复苏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下一步,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着力畅通经济循环、筑牢民生保障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