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社会治理新路径彰显南京特色!
奋进新南京 建功新时代
社会治理专场
今天(9月15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奋进新南京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社会治理专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和成就,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十年来,南京连续当选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近3年连续当选
“中国最有安全感城市”
走出了体现时代要求、
彰显南京特色、
符合人民期待的
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向上滑动阅览
1
党建引领的“大格局”有效形成
市级层面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51家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板块均成立相应领导和办事机构,形成党政领导、条块齐抓、整体响应的生动局面。
全面推进“红网格”建设,全市1.2万个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6228个、党小组10697个、“网格服务站”4884个,党建活动率达100%,形成网格工作站、党群服务站、社区警务站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
涌现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仙林模式”等一批党建引领典型范式。
2
安全稳定的“防火墙”有力夯实
加强国家安全观宣传教育,扎牢基层人民防线。
在全省率先实施风险防控“四项机制”,深入开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大攻坚”行动,构筑街镇吸附稳控、区级化解处突、市级督导调度三道防线。
完善提升“宁稳通”风险管控平台实战效能,建设市、区两级“大数据研判分析平台”,对重点内容实行风险实时监测和预警,构建稳定指数、平安指数等智能化研判分析模型,高质高效完成了青奥会、亚青会、国家公祭等一系列重大安保任务。
3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持续提升
公共安全指标位列全省首位,十年来群众安全感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2021年达99.19%,创历年新高。
深入开展“平安护民十项举措”,完成平安护民举措项目60个。
持续深化32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依法严打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枪爆拐等违法犯罪。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6个,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81个,查扣涉案资产32.07亿元。全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打掉养老诈骗犯罪团伙21个,破获案件163起,查扣涉案资金1.26亿元。
开展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排查整治,建成社区心理服务室示范点100个。
扎实推进以“七无双零”为目标的平安社区(村)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医院、市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场所和行业领域平安建设活动,组建50余万平安志愿者队伍、1300余个平安志愿组织。
全市三级矛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访调对接中心与非诉讼服务中心深度融合,建成各类调解组织1500余个,矛盾纠纷解决率达85.1%,每年超10万余件。
4
法治建设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南京先后获得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等荣誉。
出台全国首部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南京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条例》《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等多部地方立法在全国全省领先。
组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定531项街镇相对集中处罚权基础清单,涉企免罚轻罚清单、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达到92%。
挂牌成立国内首家环境资源法庭,在全国率先提出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等依法审慎适用羁押和财产强制措施,在全省首建企业破产处置府院协调联动常态化机制。
成立紫金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建立国际商事调解、金陵民商事调解等中心,法治园区“两庭五院+公共法律服务”高端平台已现雏形。
深入实施“七五”“八五”普法规划、“法律六进”“法治惠民实事”“法律明白人”“法治副校长”“百名法官进百校”等工程,南京宪法广场成为城市打卡新地标,“聚焦长江”水法治宣传园地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成259个法治文化示范点和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已达12个,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全市16个国家和省级园区。
5
赋能强基的“共同体”全面夯实
全市12个板块全部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联动处置平台,“接单—核单—派单—办单—交单—评单”工作模式更加高效,累计通过手持终端“社区治理一体化平台”向网格员推送各类事项约900余万条,“广覆盖、全要素、高智能、大联动”网格化治理南京模式获中央政法委肯定并推广。
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驻区单位“六位一体”协商议事机制,325个社区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举行社区协商活动20964个。
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覆盖率达100%,平安志愿服务组织数和活动数位居全省前列,在疫情防控、安保维稳、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创建南京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库,发现、遴选、培育、推广社会治理领域创新项目300余个。
创新“政法网格员”特色做法,发动全市1.6万名政法委干部、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会会员进网入格开展服务,累计解决各类问题19万余件。
今年,南京还推出“精网微格”工程,将网格细分为3.7万个微网格,在每个微网格配备一名微网格员和多名志愿者,全面激活基层社会治理“微细胞”。
展望“十四五”,南京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达到新高度,让南京社会治理生动实践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主要包括六个目标任务:政府治理体系改革深化、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形成、社会法治文明程度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水平提升、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社会组织发展充满活力。
十年来,南京市公安局
加快构建
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不断深化
平安南京、法治南京建设
全市刑事案件总量从最高峰2015年的9.4万起,下降至去年的5.37万起,全市“八类”严重暴力案件、盗窃案件、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实现“三下降”,全部刑事案件、侵财案件、电信诈骗案件破案率实现“三上升”,社会治安满意度和公安队伍满意度均列全省第一;
今年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开展“百日行动”以来,全市刑事、治安警情总数环比下降6.3%,寻衅滋事警情环比下降23.8%,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8.65%。
向上滑动阅览
一
突出共建共享
在深化联动共治中破解治理难题
1
聚焦非法金融治理
联合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风险企业等“四清行动”,全市非法集资发案连续3年大幅下降,积案破案率达93.8%。
2
聚焦交通治理
在全市50个街道推广“路段长”制,打通交通堵点35个,挂牌整治事故高发路段26处,道路运输事故数、亡人数比2019年分别下降81.8%和78.2%。
3
聚焦警网融合
健全警网联席会议、社区工作团队、相邻警务责任区联勤搭档等机制,近90%的社区警务室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合署办公。
4
聚焦电诈治理
建立市区两级反诈中心,打击、反制、宣传三管齐下,累计止付涉案资金17.6亿元,成功拦截即将打款的潜在受害人近万人。
二
突出以打开路
在狠抓打防协同中提升治理效能
1
近年来,扎实推进“云剑”“猎狐”“昆仑”“缉枪治爆”“清源断流”、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等一系列专项行动。
2
今年以来,全力开展夏季治安打防百日整治以及宁剑、宁治等专项行动,每周末三天开展全市性集中清查,确保社会面干干净净。
3
累计破获各类案件1.5万余起,抓获刑事作案成员1.72万人,同比分别上升49.6%、52.3%;
刑事发案同比下降6.9%,寻衅滋事、非法拘禁、聚众斗殴等案件下降至近5年最低值。
4
推进治安乱点治理,持续开展“拔钉子、除隐患、治乱点”专项行动,累计整肃36个娼赌、盗窃、电诈等治安乱点,防止出现洼地、形成破窗效应。
5
以侦查情报指挥中心为龙头,重塑指挥、情报、行动、责任、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打处责任和打处方式根本转变,实现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
6
连续8年命案全破,成功破获“3•24”南医大强奸杀人案等一批大要案件。
三
突出整体设防
在严密防控体系中夯实治理根基
1
严格等级勤务、夜间勤务、周末勤务,科学布建28个快反点,落实“1、3、5分钟”快反机制,一般、较大敏感、重大紧急警情到场时间分别提速43%、60%、53%。
2
目前全市各中小学校园均设置“护学岗”,安装“一键报警”及防冲撞设施;
各银行网点全部建成视频监控系统,加油(气)站点均部署加油气销售检查监督系统;
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立医院警务室,第一时间调处医患矛盾纠纷。
3
纵深推进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室引领队”改革、市区两级基础管控中心建设、警情分流处置等一套组合拳,制定派出所工作清单、机关赋能清单和走访排查登记表,今年以来累计走访检查9.3万余次,新增登记流动人口45.5万人,基础工作效能走深走实、不断提升。
4
持续深化“三年大灶”专项整治,全面开展“梳网清格”“清患安居”等行动,排查入库风险隐患25万个,整改率达99.4%,公安安全监管领域重大事故保持“零发生”。
四
突出群众满意
在优化公共服务中完善治理格局
1
大力推进“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建立市区两级网上审批服务中心,精减申报材料101份,省厅在我局召开现场会推广放管服改革经验。
2
全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设立国际人才服务中心、长江禁渔联动执法中心,连续3年出台助企纾困10项措施。
3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建立合成服务中心,累计为企业办理服务事项2万余件,举办警企会客厅活动近900场,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被评为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
4
大力推进派出所综窗建设,全面整合203个高频服务事项,提供便民服务166万件。实体化运行涉警民意工作专班,整改群众诉求16.8万件,解决共性问题329个。
5
提档升级“石城百姓”平台,吸纳社会力量突破60万人。
6
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建立涉疫风险人员监测预警管控机制,主导推进“宁搏疫”平台建设,成功应对“7•20”“3•10”疫情挑战。
十年来,全市城管系统
不断转变工作理念、
创新工作思路、
探索管理模式
持续推进城市管理
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进程
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新跨越、新发展
向上滑动阅览
下足绣花功夫,城市环境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
创新环卫保洁模式,全市城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郊园区主次干道达到98%以上。
环卫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力提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建成运行江北焚烧发电厂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10吨/日,餐厨、厨余集中处理能力达到215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城市颜值焕然一新
坚持“一巷一策”,在保留历史风貌和街巷肌理基础上,通过“小规模、渐进式”微更新,全面整治提升了以大板巷、南湖东路为代表的2305条背街小巷,让城市更有底气、温度,更加整洁和安全。
践行为民宗旨,市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明显增强
垃圾分类工作全域深入实施
全市5483个小区、48个涉农街镇、606个行政村、7387个自然村,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全覆盖,居民参与度、体验感不断提升。
市民停车获得了全新体验
截至今年8月份,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共享11.2万余个泊位,有效提高存量车位利用率、缓解停车矛盾。
“厕所革命”全面深入推进
自2017年起,全市累计新改建城镇公厕1165座、农村公厕2128座,超过每个行政村2个公厕、建成区每平方公里4座的标准,同时吸纳902座社会厕所加入厕所开放联盟,有效补充城市公厕服务能力。
执法队伍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全市城市管理执法8大类、57项、226个子项规范裁量实现全流程管控。
在全国首创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检查处理”五位一体的“城管执法精靓系统”,执法工作和执法监督效能有效提升。
渣土运输监管更加规范
加快老旧渣土车更新进度,截至2019年底,全市淘汰老旧渣土车5512辆,实现全市在运渣土车100%更新。
城市管理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按照“保民生、保畅通、保秩序、保安全”目标要求,科学高效组织扫雪防冻工作,打造南京“一夜雪无”城市名片。
强化科技赋能,城市管理运行更加智慧
率先搭建智慧城管应用平台
2017年,率先在全国建立覆盖市、区、街三级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并在“一网统管”的整体框架下,2021年建成南京市城市管理大数据平台。
市民群众诉求响应及时
依托数字化城管系统,坚持精准采集、精细处置、精心核查,实现12319城管热线工单回复率100%。
2012年至今,数字城管平台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约329万件,结案率100%,满意率90%以上。
未来五年,全市城管系统将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奋力谱写城市管理事业的壮丽篇章:
突出精准精细管理,推动城市颜值内涵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强环卫作业管理;持续组织精品街巷打造、美丽街区创建。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环卫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引领绿色低碳新时尚;健全特大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厚植城管为民情怀,推动城市管理服务谱写新篇章。持续提高停车管理效能和便民服务水平;推进渣土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全市规划新增公厕404座,改造升级公厕173座;完成南京城管大数据运行管理平台建设。
十年来,南京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持续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
连年实现“双下降”
向上滑动阅览
1
坚持系统治理
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强化
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细化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54个党政部门职责清单,完成对12个板块和22个部门单位安全生产巡查;
构建以安全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全面排查整治隐患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有效防控和治理一批安全风险隐患。
在全省率先完成工业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在危化、重点工贸企业创新引入“安全审计”。
努力构建网格化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城市风险源普查辨识建档和常态化巡查。
着力强化法治保障
深入宣贯《安全生产法》,出台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加氢站建设运行管理等规定。
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强化典型案件侦办,严肃查处一批非法生产、存储、销售危化品“黑窝点”。
2
加强协调联动
应急救援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进一步完善“1+4+46+N”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多部门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应急处置现场直播、救援一键响应。
出台《南京市涉疫灾害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防疫管理工作指南》,规范涉疫现场应急处置。
打造危化品、森林火灾等32支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引导培育15支社会应急力量,全市各级各类队伍达到460支1万余人,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
3
注重防范未然
综合防灾减灾基础得到夯实
全面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成5大灾种和3大类重要承灾体清查调查任务。
打造全国首个“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实现灾害预报预警点对点、精准快速响应。
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市场参与机制,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实现全市户籍居民全覆盖。
建立四级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和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改造完成市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各类救灾物资23类5.5万件(套),有效应对2020年大洪水和2021年超强台风“烟花”等自然灾害。
4
强化科技赋能
数字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建成应急管理“181”信息化系统,推动城市安全运行“一网统管、智能化联动处置”。
上线金陵安全联检、经营性自建房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等,打造“金陵应急宝”资源共享终端。
南京被确定为18个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5
推进共治共享
安全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打造全国首个“城市安全文化主题站”,建成一批体验式、沉浸式公共安全教育场馆(基地),创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26个。
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和培训演练,年均受众300余万人次。
建立12345、12350联动受理举报机制,出台举报投诉奖励办法,奖励最高金额提高到45万元,社会群众安全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
下阶段,南京将全面提升风险防范、基层治理、数字治理和依法治理能力,着力提高群众安全感。持续推进专项整治,提升安全水平;坚持依法治理,夯实法治保障;强化信息支撑,优化创新机制流程;加强基础建设,筑牢安全防线。
在社会治理方面
栖霞区创造了优秀的“栖霞样本”
六合区创造多种有效的工作机制
不断增强群众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向上滑动阅览
栖霞区地处南京城东城郊结合部,由行政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仙林大学城三个板块构成,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城区,厂建小区、保障房片区、高校等较为集中,企业改制人员、拆迁安置人员和流动人口众多。面对辖区内社会结构多元与群众诉求多样的社会治理压力,栖霞区探索“党建引领、职能下沉、网格服务、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模式,形成了社会治理的“栖霞样本”。
栖霞区“掌上云社区”数字社会治理先后获得首届“长三角城市治理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最佳案例、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优胜奖。
2021年,栖霞区入选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八部委联合公布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
辖区的仙林街道被誉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荣获中共中央“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国家级荣誉19个。
六合区连接苏皖两省、滁扬两市,下辖8个街道、1个镇,共有105个村居,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六合区立足区情实际,在构建党建引领、网格为基、“三治”(自治、法治、德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111”法治服务和“一网五联”工作机制等品牌,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先后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法治建设创新奖、江苏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区法学会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
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未来,南京将砥砺奋进
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现场直播
▼
图片来源:龙虎网数字资产管理中心
内容编辑:龙虎网官微工作室 朱丽敏
●@南京买房人 “住房公积金贷款线上申请”APP操作指南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