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见,东京

2017-12-26 王志安 王志安



去日本之前,我和同事们开会,讨论陈世峰杀害江歌一案开庭的报道主题。因为这一次和八月份我们的首次报道不同——有众多国内媒体和我们同时报道,《局面》必须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报道角度。我在会议上说:我们应该报道的是,发生在陈世峰和江歌这两个中国人之间的刑事案件,在日本的司法制度下,是如何完成审判的。


——王局

围绕江歌案,背后一共有三重冲突


第一,是凶案发生后,江歌妈妈和刘鑫之间的矛盾。包括案发时刘鑫是否锁了门,事后刘鑫是不是该去见江歌妈妈,做适当的说明,表达歉意。这些内容虽然涉及到一些案情,但更多的还是属于人性和道德的层面;第二,是陈世峰到底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第三、中日司法制度和文化的差异。


日本东京 | 《局面》栏目演播室


第一重矛盾,是我们八月份报道江歌案的重点。上个月参加梁欢秀,我讲过我们报道的理念。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社会,价值观谱系有着鸿沟般的分歧。在江歌妈妈看来,江歌是因为刘鑫而死,刘鑫是受益人,她和她的家人有道义上的责任。但在刘鑫看来,她虽然和江歌之死有关联,但并非直接关联。两者的价值观冲突,造就了事发后300多天两家人之间的次生伤害。


第二重矛盾,陈世峰杀害江歌,到底是激情杀人,还是蓄谋杀人?2016年11月2号,他到底是去找江歌还是刘鑫?这事关陈世峰的定罪量刑。


第三重矛盾,是中日司法制度和文化的差异。文化上,江歌的妈妈在开庭前在中国和日本广泛征集签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在国人心目中,杀人偿命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但在现今的日本,虽然形式上死刑尚未废除,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判处死刑很难,执行就更不用说了,难上加难,判决后一二十年不执行都非常常见。


在司法制度上,中国和日本也有很大不同。日本有陪审团制度,陪审员的权力很大,从认定事实,到判罪量刑全程参与。日本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全程保持沉默,在供述前可以见律师,可以看到警方和检方的全部证据。甚至,在法庭上,他也可以全程看到证人出庭,并在最后接受询问。


在这次赴日报道中,我最关心的是第三重矛盾。



第二重矛盾,其实是附着在第三重矛盾下的表象问题。而江歌妈妈和刘鑫之间的恩怨,在我看来,早就不再是报道的重点。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本次赴日报到中,几乎没有再参与江歌妈妈和刘鑫之间的是非。我认为,庭审开始后,这种人 39 37432 39 14941 0 0 2101 0 0:00:17 0:00:07 0:00:10 3104 39 37432 39 14941 0 0 1870 0 0:00:20 0:00:07 0:00:13 3108层面的争议,应该让位于司法审判过程。


在报道江歌案的过程中,我曾经听到这样一种声音:这不过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有那么大的新闻价值么?


我的回答是,当然。


江歌案的人际关系图谱里,几乎全都是中国人,但案发地却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它差不多相当于将一起中国的杀人事件,移植到日本的法庭上进行审理。审判制度的迥异,量刑结果的不同,舆论和司法之间的互动,包括中日两国民众思维和文化的差异,全都因为这起看似普通的刑事案件而交汇。


它的内涵因此而丰富,背景由此而复杂,也正因为如此,这起看似普通的刑事案件,有着极为特殊的价值。


王局在直播开始前认真核对要点


一个国家在行进中,有时候需要我们自我审视,有些时候,需要异于我们常态的坐标。日本的司法制度和文化,在恰当的时候,以这种方式闯入我们的大众视野。我相信,若干年后,这起案件一定会成为司法史上的经典案例。通过它,我们了解了那么多不同,从观念,到制度。


一审结束后,我们并没有立即撤离。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采访控辩双方的律师,还有法庭上那两位风度翩翩、辩才出众的检察官,非常可惜,最终都没有实现。但是,我们在七天庭审的时间里,始终都坚定地贯彻我们的报道主题:尽量用准确的细节还原庭审过程,分析控辩双方在法庭审理结构下盘问的逻辑和深意。有些人指责我们的节目不够客观,其实这些人不太明白,这些法庭询问,如果没有专业的分析和解读,普通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至于评论,我只言及杀人者陈世峰,对于江歌妈妈和证人刘鑫,我最多只做了客观分析,没有任何评论。


王局在复盘庭审的拍摄中


半个月的报道,我有如下体会:


1.   在日本的刑事审判制度下,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陈世峰在被捕后,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内一直保持沉默,他只承认自己恐吓过刘鑫,对杀人的罪行始终零口供。直到警方侦查完毕,证据搜寻结束,陈世峰看到这些证据之后,才开始供述。他的供述是参考了警方获得的证据之后才开始“编造”的,警方获得的证据,对陈世峰完全透明。一场公正的审判,不但要做到让公众满意,也要尽可能让犯罪嫌疑人挑不出任何程序和审判过程的瑕疵。只有这样,公正才是全面、没有保留的。


2.   日本检察官,也包括庭审中的法官,原被告方的律师素质都非常高。检察官、法官包括控辩双方的律师在庭上的询问水平非常高,有些提问令人击节赞叹。我是一名主持人,对各种提问天然敏感。法庭上,控辩双方在提问时,我脑海里也在不断地问自己,如果是我,此刻我会怎么提问,才能呈现出陈世峰,也包括控辩双方出庭证人言辞中逻辑和“事实”的荒诞,从而让法官和陪审员接近真正的真相。七天庭审下来,我觉得我可以补充的提问寥寥无几。过段时间,我会在语音里专门讲一次江歌案庭审中精彩提问的赏析,对于许多立志于做一名好记者的从业者,这是不可多得的教材。


每日庭审内容笔记


为什么日本的法庭上提问水准如此之高?我个人认为,是因为控辩双方的地位相对平等。双方在证据和信息领域是对等的,检方和原告方律师,唯有通过高质量的提问,让事实浮出水面。换言之,是庭审中心制逼迫检方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水平。


3.   江歌案在庭审前受到国内媒体广泛关注,法庭和法官了然于胸。他们知道旁听席上坐着许多家中国和日本的媒体,尽管很多人并没有坐在媒体席上。法庭一方面尽可能提供各种方便,比如第一天进法庭时,安检人员跟我们讲解各种注意事项,我们国内来的人一句也听不懂,第二天,安检人员手里就拿着中文提示牌,告诉我们需要注意的内容,非常细致。但另一方面,法庭对庭审秩序的维护非常严格,反复提醒旁听者不可以随意出入,弄出声响,干扰,哪怕是无意的干扰法庭的审判过程。


我觉得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态。面对一起世人瞩目的案件,媒体可以充分采访和报道,但法院坚决不受任何媒体和舆论的左右。庭审中辩方律师曾经问及江歌妈妈是否在接受采访时指责过刘鑫,检察官立即抗议,法官马上要求辩方律师换问题。整个司法体系对媒体报道影响审判活动的可能性极为警惕——他们通过程序内的自我设限,防止媒体和舆论对审判活动的干扰。


王局,我们的同事和何润锋(腾讯新闻主持人)


4.   中日在司法观念上差别巨大。江歌的妈妈执着于陈世峰必须被判死刑,否则就是令人绝望的,不可接受的。许多关心此案的国人,也更多地将焦点放在最后的量刑上。与之相对应,陈世峰杀人案在程序上和审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另一种公正,并没有多少人关心。我当然能够理解江歌妈妈和这些人的心情,但我依然希望,人们应该重点关注的不是结果,而是司法正义如何实现。


另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差异是,日本的刑罚看起来似乎比中国轻,但它的社会惩罚系统要远远重于我们。一个人一旦犯了罪,想要再次进入主流社会基本没可能。这种高昂的成本在背后支撑着普通民众的敬畏心,很多错误一旦犯过,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从前。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正义的实现有多个途径,并非只有严苛的刑罚一种。



5.   要特别说一下陈世峰的辩护律师。我在节目里说过他“混淆是非”,其实并没有贬义色彩。作为辩方律师,他代表当事人陈世峰的利益。按照日本法律规定,辩护律师未能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当事人辩护,甚至可以成为二审上诉的理由。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只有在律师全力以赴的辩护中,才能得以实现。


采访中我了解到,陈世峰的家人在凶案发生后,并没有特别为他寻求法律上的帮助。陈世峰父母的家境很一般,直到一审开庭,这位名叫中岛的律师,也没有收到任何律师费。陈世峰虽然在中岛的律所存有三十万日元的个人财产,但这笔钱,远远不够支付律师的费用。这样的刑事案件,日本律师的平均收费是一百万日元。开庭前将近一年的时间,主要和中岛联系的,是一位日本老人。她多年前去厦门时,曾经得到过陈世峰的帮助。陈世峰来日本留学时,最初的三周,就住在她家。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位律师在没有收费的前提下,如此尽心尽力。


6.   最后,我想说的是,庭审过后,江歌妈妈和刘鑫之间的恩怨,应该逐渐复归到法律的轨道上了。一个现代的法治社会,应该尽量选择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各自的利益。这条路有时候看起来犹如漫漫征途,但我们要步入一个现代国家,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日本东京 | 《局面》栏目的导播台前


最后,要感谢所有支持《局面》的观众和听众,感谢所有和我们一起报道的国内媒体,感谢那么多在东京帮我们排队领旁听券的留学生和在日华人。所有这些对我们的支持,最终,都会变成我们坚定前行的力量。


再见,东京!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江歌案 | 丁俊晖 | 李枫 | 吴京 | 邹市明 | 木村翔 | 杭州纵火案 | MMA徐晓冬 | 李景亮 | 曹德旺 | 马保国 | 共享单车 | 格斗孤儿 | 自媒体 | 未购票儿童 | 女性车厢 | 农村孩子难上好大学 | 柴会群 | 孙杨 | 方舟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