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这样,前赴后继的老去
场景一:一次出差,在号称全世界最美落日的海滩前,几个八五年、八六年的同伴,在聊特别焦虑的话题,就是争先恐后的说自己老。下有二十多岁的新人咄咄紧逼,上有四十出头的上司还人强马壮,又怕被熊追上,又怕被同伙追上,完全是人生进程中的年龄焦虑。而真正比他们年长很多的老年人们(我),坐在旁边,露出冷冷的笑容,有一种已经上岸了、看着他们还在浅滩里挣扎的感觉。
场景二:朋友哀叹每天很散黄儿、嗜睡,稍微干点什么就累,吃完东西就困,长期伴有精神萎靡、睡眠又很差,觉得对生活已经形成很大困扰。我冷冷的掏出:便携氧气瓶、乳铁蛋白、控糖药、高浓度VC……等等,分别针对各种亚健康态的改善。对方震惊:为什么你乜都知道。我继续冷冷的回答:因为我都一一经历过了。作为一个走在年龄前面的人,已经替大家趟过雷了。
场景三:中年朋友们聚会,话题除了孩子教育和封建迷信之外,最后拐去了“怪病集锦”,一些突然发作的小毛病,从季节性鼻炎到植物神经紊乱,莫名水肿还有皮肤炎症……我依然冷冷的说:我连麸质过敏这么洋气的毛病都得上了,还不是咱们岁数都大了,免疫系统功能开始下降了呀。
前几天看见有人谈论“初老”这个话题,说实话我是嗤之以鼻的,这词儿就好比“轻熟”,你也不知道是恭维,还是贬损。何况年龄没法伪装,九零后的秃子放眼望去还是个年轻人儿,五零后就算脸上一条皱纹都没有,别人还是会叫一声“老怪物”。但人生是有这么一个奇妙的阶段,主要是心理发生了变化,前后都是代沟,只剩自己天地间茫然无所适从。
但看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今大家营养良好,加上科技昌明,走出来都是一条好汉,要说变化,大概生活方式可以解释一二。
首先是熬不了夜了,当年居然有凌晨四点睡中午一点起的时候,现在早上七点起来刷朋友圈回想简直恍如隔世;听见“夜店”俩字儿就开始头疼,然后拐进了奶茶店要了一杯无糖的不加奶的茶;能在家喝酒就在家喝、能喝茶就不喝酒,慢慢的觉得第二天起来不头疼才是幸福时刻;穿衣服更明显,舒服明显比好看重要,一件柔软的羊绒抱在怀里,简直忘记了当年死劲把自己塞进一条牛仔裤的时刻……这样的变化有很多,相信你都能逐渐体会到。
心理上的焦虑更多一点:职场上可能上司比自己年纪还小,想换个工作发现年龄开始逼近招聘上限;同学们纷纷结婚买房生孩子了,自己也有考虑过最佳生育年龄这事儿;不喜欢目前的状态,想转型但心里一直有个疑惑的声音在问是不是太晚了;还有就是郑重的考虑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属于“青春饭”这个范畴……一部分属于跟同龄人对比产生的伤害,一部分来自对自己持久handle 能力的疑虑。
可这是一条前赴后继的路,每个人都会慢慢老去,也是无法如年轻时那样铁口说出一些豪言壮语。不过我还在撑着,比如前几天发了几张露着脚踝的照片,倒是一群比我年轻的朋友来劝我“等你老了你就知道了”,我:??已经老了啊。
人永远无法理解自己尚未经历的事情,哪有什么感同身受,但好在每个不同的群体,对不属于自己那部分也并无兴趣了解,大家都自己趟着雷走过来。举个栗子,人生在世两万多天,就好比两万多块钱,刚拿到手的时候一顿乱花,花在各种说不清的地方,突然惊觉手里只剩一万块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俭省着来了。
也曾经年轻嘴壮,说不怕老,说皱纹是迷人风韵。非要到了岁数才知道,哪儿是几条皱纹的事儿啊——首先是肉体的全面崩塌,耷拉比皱纹可怕多了;新陈代谢减速之后吃一斤胖五斤,你还没法减肥,因为一饿就心慌、一锻炼就犯困;一会儿发际线出了问题,一会儿皮肤出了新状况……总之整个人都会像一个四面漏风、四处漏水的屋子,需要不停修补。这话是一个八十多岁还在整容的法国老奶奶说的:“我家屋顶要掉下来了还不能补吗?”
外表是次要的,逐渐变老的过程主要是逐渐被“累”打倒,用脑过度、用眼过度,或者甭管用什么过度,都累得只想睡觉;从精力和体力上已经完全和过去的自己无法相比,只要能少说几句话都觉得可以忍耐很多东西;大部分时间只想躺着,只想放空,这个时候,“省着用自己”简直成了人生的新准则。
还有一些事情会不停的提醒你在变老:马家辉老师说他意识到自己变老是因为半夜醒来发现身边睡了个大妈,而你可能是因为父母们身体开始变得不好、或孩子的青春期叛逆让你觉得一时间筋疲力尽。甚至你听的歌、你看的书、那些不断逝去的明星和名人都在提醒着你。而你对当下流行、明星、新俏皮话已经不感兴趣。
是的,变老还有一个特征是欲望的丧失:想出门旅行,一想到漫长的飞行和满坑满谷的游人就还是想在家里躺着;也不是很想买新衣服和包儿了,毕竟在家躺着只需要睡衣就行;每当有什么新的潮流或商业模式,就冷冷的翻开《万历十五年》或者《太平广记》说I just told you so,除了一两个老友也并不想认识新人了,除了懒得再介绍自己之外,也是深信阳光下无新事。
所谓中年危机,大概是所有的这一切累积到一起,也不知道谁是最后一根稻草,就压垮了人。在某个瞬间突然感受到:可能金钱、情感、体力、精力、热情,那一切,都开始朝下走了。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年人,这个时候如果身边还有那么多责任和义务,有更多的人需要你负责,简直太难扛过去了
听起来很吓人对不对,不过没关系。真中危和初老焦虑一样,适应个两年就好了。就像一首诗,每一段都是另起一行,度一个劫就是一个新的海阔天空。
那么让我们另起一行说说,老了以后还有哪些美妙的事儿。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精力过人、天赋異稟的老年人,从五点起来跳广场舞的大妈,到一周飞四次的董事长,他们身体好,就依然有热情、有好奇,每天高高兴兴的。也就是说,当你还有体力和精力的时候,年龄确实没那么重要。至于如何保有这种热情呢……可能还是省着用自己吧。
当你开始变老,体力不支未必是坏事,反正也不会通宵蹦迪或者半夜在便利店门口喝啤酒,做事的时候更接近人工智能模式,先开始进行小型运算,寻找最值得做的事情,并且寻找到了最简洁的路径和最省力的方式。很多事,不是不能,是没必要,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百无禁忌的活法。其实人年纪大了,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时间不够用了,所以必须去做自己最在意的事儿,我们会更清楚自己想过什么生活,又如何去实现。
这时候你会把很多感受都聚焦在自己身上,你会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变得越来越自我,不会太多在意他人的看法,也不会去犹豫和辗转。(当然去菜市场偷菜就算了)你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敢于发表意见了,午夜梦回有时觉得啊我们曾经浪费了多少时间在那些犹豫不决之中啊,又如何隐忍的度过了多少年轻岁月啊。
当然这些年也都不是白过的,不再容易被忽悠,也不再轻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对于看不懂的新模式,又怎么会真的看不懂呢?那都写在过去的经历中,写在历史书中,你拥有的智慧已经可以避免掉进很多大坑了。而你看着其他年轻人的困惑迷茫,也可以云淡风轻,感慨一声每个人都在寻找那条渡船。
你开始能体会到一些更微妙的乐子,年轻时呼啸而过的巨型快感可能不复存在,但你却慢慢懂得了昆曲中宛若人生的一唱三叹,也懂得愿者上钩的枯坐乐趣,就算躺着,也能找出躺着的平静之美啊。
反正呢,做人不就是这样,无论什么年龄,都要从庸常中挣扎出来,在当下心情和当下身体状态的软硬件支撑下,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某个年龄要做某个年龄的事情”这句话也不算完全不正确,完全看身心状态——破罐破摔和假装年轻,其实都是硬币的两面儿。我们老年人,不就是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就抓紧去干嘛。
我偶小波一直在说,早晚一塌糊涂,没有别的出路。既然这样,那就这样吧。
剩下的就还是hold 住节操,买菜不偷菜,坐车不霸座。
更多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