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过时的社交技巧
北京人有很多奇妙的社交判断标准,严苛而有趣。比如形容一个人:这人看着还行,就是太爱“提人”了。
你知道这啥意思吗?
就是有一种人,你和他相对的时候,他总是滔滔不绝的在讲别人的故事。要么是如雷贯耳的名人们,要么是行业里的老大们,或者是他社交圈里一个特别厉害的朋友,讲到根本停不下来。
大家多多少少都认识几个爱提人的朋友,你虽然对他没那么了解,但你对他的社交生态非常熟悉。因为他坐下就会说,哎呀我来晚了,最近不是在忙马云的一个项目嘛。虽然有可能只是参与了双十一购物,但这么说就显得比较高大上。
反正呢你会感觉这人身边全是谈笑鸿儒,能跟他坐下喝杯咖啡都是他拨冗前来,何其有幸。我曾有幸认识一两位“提人大师”,朋友聚会的时候他能密集跨界扫射,“你知道吗张朝阳家的狗生产了、我觉得宠物社交这块儿是个风口要不要找张颖聊聊、然后我们再让聪聪给代个言?没事儿推广这边也没问题找老金啊!”你想想在座的人大概什么心情?有人看笑话,有人当真了,我属于那种回到家里特幽怨的:我图什么啊。我差那顿饭吗?
爱提人的人,就连骂人都要带名人名字啊!不信你来品品:“请问是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你为什么这么无聊,是袁隆平让你吃饱饭了吗?”
我认为,“提人”已经是一种过时的社交方式,虽然看起来认识社会贤达可以让自己显得身价倍增,但那是过去资讯不发达,大家又比较实在,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会觉得你还蛮厉害的。但如今,名人明星自己也都有微博,也还要宣传自己或产品呢!谁还会在乎你认不认识他们?原则上我仔细阅读微博也能装得和他们很熟啊。
而且,我们知道你认识好多人,知道你和很多人很熟,你是想说你做事资源特好事半功倍吗?但你到底干啥的?和我们有关系吗?既然你是这样一个不知所谓的人,那我们会很怀疑你的做事能力哇。
这种人一直都有,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说这是一种过时的社交方式?是因为以前我们说一个人爱“提人”,可能是他有虚荣心作祟,现在再说谁总是“提人”,是觉得这人笨、能力不行,还没想明白新世代的运行规律。
爱“提人”的,大概有这么几类:
① 过气大哥型
偶尔会在一些聚会上遇见一些“老炮儿”,看着还挺体面的轻微油腻大哥。但一张嘴就完了——“大强子当年跟我借过钱”、“老马那执照当年是我给办下来的”、“我们风光的时候那导演就是一灯光师”、“我要是当年要了pony的股份如今早自由了”、“我现在打一电话,你信不信冰冰马上能来?哦,不行她在欧洲”……诸如此类。
在过去,社会经验少的小朋友听了会肃然起敬,如今,哪怕是社会经验少的小朋友,也不爱听这种宏大空洞的牛逼了,因为条件反射般的就会想“关我屁事啊?”
我有一次去一个隐秘餐厅吃饭,本来是想好好体会一下被人夸奖的料理,结果被迫听了老板一通狂吹。那次我真的没忍住,实在太过分了,你来品品——“奥巴马是我学长、马英九是我学弟……”就回了一句:“然而你在卖牛肉……”
我朋友创业做产品,她补充了过气大哥提人的套路:先是嘲讽,“没戏啊你这个,雷军都没做成啊”,然后是捣乱,“哎我把你这项目跟腾讯的人说了,你抓紧啊,他们也要上了”,等产品上市了,还要来占便宜:“哎我说你也不送我一台,我帮你宣传宣传。”
遇见这种大哥,真的,请速速躲开,不要成全他的自我感觉良好。
② 互联网浮萍型
在过去的几年里,互联网打破了既有的阶层分配,让很多人实现了收入的跃升。扁平化的管理,也让过去职场森严的等级制度不那么紧张了。原则上,业内从业者参加几个开发者论坛、创业集训营、马拉松比赛和火人节(?),基本上能跟几个创投大佬都搭上关系。
所以有一批互联网浮萍特别特别爱提人儿,要么就是朋友圈截图一个“小平爷爷说啦这是下一个风口”,或者转发一个“比特币首富都说了接下来是All in 的年代”,提到著名产经创投人物的时候都是昵称:小平爷爷、开复、小龙、董小姐、庆庆哥、小马哥……并且热爱转发行业新闻,从充电宝到电动车、币圈名人到房产大佬,就没有他不认识的。
这么做倒是有一个好处,在原公司混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在面试的时候翻出一两年前的朋友圈给HR 看:你看我真的一直有关注并且热爱贵司喔。
③ 明星八卦教我做人型
在年轻姑娘里有一票特别爱看八卦中的人生道理。她们会按想象将自己代入到某个明星的故事里。
可惜有时是庸俗的价值观,但因为发生在明星名人身上,就显得有一些合理性。比如我居然看过这种文章——甘比为什么是最后的赢家?你跟她学到了什么?
当红女星某某某,某某某,生了孩子还没名分;不要跟那谁谁谁一样,万年凄凉孤苦无助;女人不要扶植男人呀,要不然就要像XXX一样人财两失;我心中的人生赢家又是谁谁,你看人家家庭事业两不误还儿女双全呢!
我真的见过煞有介事的讨论女明星的人生结局的姑娘们,她们带着自己的主观来判断谁混得不行,谁真的赢家,谁又是看着不错其实不幸福的那种。
可各人有各人的隐晦和皎洁,如果你见过很多人的人生,见过很多经历和不幸,就应该更对人生充满敬畏才行。他人的生活对于自己并无指导意义,谁还不是磕磕绊绊一路摸过来的呢。
④ “我有一个朋友”型
我们通常有一些亲身经历,就是当你提到自己的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说“这算什么,我有一个朋友如何如何了”。
这种提人的方式是不带具体人名的,通常是这个人身边一个厉害的人物。比如我老板、我朋友、我邻居、我表弟的同学……提到他们的规律是——你厉害的时候,总有人比你更厉害,你倒霉的时候,总有人比你更倒霉。总之你是不值得一提的,好与不好都不够极端、不够传奇。
这种无迹可寻的朋友,之所以不提具体的名字,可能也是因为和他本人并没有密切关系,甚至都不认识。但主要用来打压你,告诉你“你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有一次参加一个汽车试驾活动,拍了开车的照片发在网上,有一个人给我留言说:我朋友开保时捷也没像你这么能显摆啊!我:?????
我们可能比较喜欢听传奇故事,听多了,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应该是跌宕起伏的。这种提人的方式可能是我最害怕的——好像平淡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罪过。
怎么说,听了很多故事和道理,也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这太遗憾了。曾经有一个朋友,他可以和我谈文学聊美食,不知何时开始,见面就先讲一堆我并不认识的人的趣事逸闻,他变成了一个用“别人的故事”来填充的人。怎么形容我的心情呢?就是,我和你吃饭,并不是想知道丁磊家的猪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啊。
我有时也会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孜孜不倦的讲述他人的人生和段子。我觉得就是想左了。左在你以为这样会让人觉得你也是了不起的、总之是有来头的。但在这样的年代,我们已经被信息轰炸到并不在意这些“逸闻”,关注的是“how”而不是“who”。而想用这种方式让你的老板、客户、暗恋对象对你另眼相看,你说傻不傻嘛。
你也许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