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哥
人脉这碗鸡汤
在奋斗鸡汤中,有一碗比较浓,大抵是讲人脉的。我们那会儿还挺婉转的,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或者“做事不能单打独斗,也靠大家帮衬”这种话。后来到了知识付费年代,就变成了赤裸裸的厚黑学,把一切有用的人称为“人脉”、“资源”,教授你的是如何去“拓展”、“整合”、“维系”,说得好像那些多少有点社会成就的人,都是小傻子手里的棋子一样。谁让你整啊。
人活得久一点,毕竟吃过见过的都多,若能吃到时代红利有所成就,也算不错了。有些话题还是挺能吸引年轻人的:一个已经财富自由的大哥,居然春风拂面的给你讲当年的传奇故事,也讲着那些你的偶像、你只在媒体上看到名字的名人们的轶事、商战背后的阴谋论的时候,年轻人难免会感受到好像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就在前方,入场券已经loading 一半儿了。
但有的鸡汤会馊,是因为下料的人本来就不太对。人生中能遇见亦师亦友的前辈是非常珍贵的事情,他们有时倾囊相授,只是不忍见年轻人走那些自己走过的弯路,经历那些没必要的苦,愿化作一道微光照亮你前路,也会在恰当的时候给你一些助力。而另一些大哥,简直就是在你前行的路上扔一个闪光弹,还伴随着音效呢:我牛逼啊!快来看啊!
和有些人交往并不能给你带来裨益,虽然他看起来可能德高望重,听起来如雷贯耳。你参加完饭局,回到家里,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名人的名字,一肚子都是不知真假的八卦和野史,刚开始可能还有点兴奋,时间久了,可能就开始感觉不对了。如果你是一个正常的青年,应该会很快意识到“小弟”这种身份并不适合自己,你有正事儿干的。
环形跑道和寓公
我朋友有句很妙的话:无法和“过早进入人生环形跑道”的人有交往。
这个比喻在一段时间内解答了我的困惑:为什么有些人多年以来一直在干同样的事儿?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和二十年前相比毫无改变?
可能是因为一直在一个环形跑道里跑圈儿啊。你可以说他是第一名领先,也可以说是最后一名吊尾,都在你的一念之差中如何评判。
财富自由这件事呢,也不是一般人可以hold 得住的,如果你打定主意不干任何正事儿的话。固然你可以环游世界或者去读个艺术鉴赏、比较文学什么的。但若只是享受生活,就会和人类失去很多交集。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抱怨什么时候财富自由了可以随时躺下,但心里其实知道还是要爬起来干点儿什么的。财富虽然可以让人有安全感,或者过得舒服很多,但这是自己的事儿。一个人的价值感,终究是在这个社会中做了一些什么,链接了一些什么,和其他人建立了怎么样的联系。
你再想想那些拆迁户或中了大乐透彩票的,很多人甚至连掌控财富的能力都没有。如果仅仅是有钱,而没有社会连接的话,很快就会感到寂寞,最后甚至连钱都保不住——因为无聊啊,因为闲啊,就只剩花钱了!
我一直在想用什么词形容这种人,后来在香港八卦杂志上发现了一个古早词汇:寓公。
简直太贴切了有没有!宅在寓所里当老爷那种!小日子过得不错,但就是没事儿干。连 Airbnb的房东都不是的那种,感觉每天就是吃喝玩乐听戏参加爬梯。过去看史料,都是写某某也曾叱咤风云如今退居一隅做个寓公,感觉就是人生所有华彩部分已经谢幕,吃点好的得了。
所以你以为那些隐退去加拿大的明星为啥又复出,已经卖掉上市公司股份的成功人士为啥二次创业,真的是钱不够花了吗?不是啊,是为了价值感,为了做一个依然和世界有交集、对社会有影响的人。
真无效社交&请开始你的表演
看到这里你大概明白我要说的,有些看起来“德高望重”的大哥,很多时候已经是急流勇退或日薄西山的寓公了,最好的情况,也是思维固化到已经和当下社会有些脱节,已经不再对他人的生活具有指导能力。
钱是不缺的,呼朋引伴的朋友也有,早年奋斗过的兄弟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大佬,而我偏偏喜欢这无所事事的生活。可他们心中不是没有失落或寂寞的,也对当下各种看不惯,跟老兄弟们也没法显摆什么,但总有不明真相的年轻人还蛮吃这套的,所以我们会看到环形跑道上的众生相。
在上一篇《介绍一种过时的社交技巧》文章中,我提到了特别爱“提人”的过气大哥类型。
偶尔会在一些聚会上遇见一些“老炮儿”,看着还挺体面的轻微油腻大哥。但一张嘴就完了——“大强子当年跟我借过钱”、“老马那执照当年是我给办下来的”、“我们风光的时候那导演就是一灯光师”、“我要是当年要了pony的股份如今早自由了”、“我现在打一电话,你信不信冰冰马上能来?哦,不行她在欧洲”……诸如此类。
这是粗犷型的“提当年”一类,中心思想当然是“我牛逼”。基本上谁都瞧不上,感觉他们是所有英雄的老街坊,在人家万人瞩目的时候在下面讲酸话爆小料。
另一种是比较婉转的故作谦虚型,特别爱思考社会,喜欢读畅销史书,认为自己有文化的时候总认为“社会是浮躁的”。
朋友圈里连续发的可能是这几条:
“xx大学居然给了我个荣誉博士,惭愧惭愧。”
“xx本来可以成为非常优秀的学者,但并没有听我的建议,可惜了。如今他公司上市了,也算求仁得仁。”
“多谢xx兄、xx兄(必须是如雷贯耳的名人)给我鼓励,但还是不了不了。我没有办法像流量们一样去搞营销,还是做个匠人吧。”
就是要特别婉转的提起人、背景、文化,和第一种拍着胸口咣咣作响的直爽派多了一点傲娇,但中心思想还是“快来夸我牛逼”,以及另有一种“扶我起来我还能干”的不服感。
还有一种则是蹭一切热点型。 无论市面上有什么新消息,他们都能打开记忆的阀门找出对应炫耀之物。中心思想是,总是我是牛逼的。
毕竟大哥们多吃多见,也曾叱咤风云过,如今虽然偏安一隅,但总归都是时代的见证。
有新的爆款潮牌出来,他们会翻出 90年代的照片给你看:我当年就用过,时尚果然是兜兜转转;有新的电视剧红了,立刻也会找出照片:没想到当年的小兄弟如今出息了;大家热烈讨论某条社会新闻的时候,他会马上插嘴:我二十年前在某单位的时候就见过这样的案例;有名人去世的时候更是点上很多蜡、发合影、发名人作品、更有不懂事儿的还要写一段当年大家因为什么小事儿分道扬镳的过程……我见过的最可怕的例子是……当某位名人去世,有位大哥写:虽然大家都说我是这个行业的先驱,但其实我不是呀!先驱去世了呀!简直想伸手去朋友圈打他。我的毒舌朋友说得更精准:虽死犹荣这个词,在大哥们眼里,简直是“虽死有用”。
有害的大哥们,从心灵到现实对你毫无帮助
我没有单独的想吐槽或者嘲讽中年大哥们,毕竟人家也是人生赢家一种,也曾经有很厉害的成就。就算我们普通人,也偶尔会有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的时候。
但环形跑道这件事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人沉湎于过去的经历,对当下却毫无建树。你看了上一段文字,大概理解我想说什么,那就是,一切的焦点都是在自己身上,无论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无非就是想让你赞叹惊讶,来填补他们隐秘的失落而已。
这件事是单向的,一个人总是以各种方式输出“我牛逼”的这种态度,接受信息的人会感到一头雾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社会的连接,指的是人的交往是双向的,需要互动。我们和年长的人学习经验,和年轻的人学习热情与天真,我们用不同的时代碰撞出规律和规则,没有人会为牛逼本身买单,而是为了那些历经时间依然不败的厉害的“连接”买单。
甚至可以这么说,你如果还年轻,还有梦想想实现,那么必须离这些大哥远一点儿。
首先,他们会因为自己曾经的辉煌而瞧不上你,打击你的梦想,觉得你怎么搞也是小打小闹,根本不相信你具有超越他们的能力。甚至还觉得你应该是跟着我混、端茶倒水的小弟,然后伺候好了我可以举荐你给某个发达的老兄弟(殊不知老兄弟听到他的名字根本连你都不想见好不好)
其次,他们会不停的干扰你。当你埋头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在旁边“哎把PPT给我,我推荐给大佬”,然后就不知怎么传到竞品那边去了;在饭局上显摆的时候,可能会说“哎我有个小兄弟还不错他正在做什么什么”,结果可能就被另一个大哥带来的小兄弟给做了;当你眼看要谈成一个生意的时候,他说“哎我跟他们高层打个招呼”,没想到是人家公司里另一个派系的高层,你就瞎了;我甚至还见过帮人拒绝offer 的呢!回来跟小朋友说:我觉得那个公司价值观跟你不是特合适,我跟他们老板说了,可别带坏了我们家小兄弟啊!”
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一句话:牛逼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
最后,这些大哥是要占你便宜的呀!都这么厉害了,支使你跑跑腿儿怎么了?我这么厉害这么多人脉,你的新产品还不送我一箱?我帮你送送大佬宣传宣传?对了!我还有个特别有名的朋友,他女儿就想去时尚/游戏/公关公司实习,放你组里吧?!
呵呵,你看明白了吧。哪有什么人脉,哪有什么资源。又想起那句忘了谁说的名言:穷人跟富人打一把伞,不光避不了雨,肩膀可能湿得更厉害呢。
我觉得人是应该有榜样有标杆的,对照着上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但这一切都不能建立在情绪价值上,也不能指望从社交中得到。最可怕的是,在观察了那么多大哥样本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未婚还是已婚,人都要工作的啊!哪怕不上班,也要有正经事儿做!哪怕不正经,也要有发自内心热爱的东西!
要不然就只有在饭局和朋友圈里吹水,活成一个闪闪发光的豪华笑话。
3月8日抽奖已经结束,点赞前四位即将收到我寄出的礼物,我会在后台和你们联系。
你也许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