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筑“自我教育”系统工程,特色打造“六自学生”育人品牌——广东碧桂园学校举行“六自教育”经验交流会
“六自教育”经验交流会
2月22、23日,广东碧桂园学校举行了“六自教育”经验交流会,德育教研室张清理主任主持会议,幼小初高德育主任以及舍务服务中心助理主任专题发言,张龙副校长做总结发言,程晋升校长做指导讲话。参加会议的还有校务委员会成员,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学部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舍务服务中心和心理教育处全体老师。
幼儿园杨森霞主任
《准“六自学生”养成》
小学李想主任
《基于“六自”体系的小学德育工作框架》
初中龙明启主任
《为美好青春赋能,为学生成长领航》
高中陈静主任
《实现自我教育,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英高李孝平主任
《英式高中“六自教育”分享》
美高刘湘忠主任
《立德树人,德育为根》
IB高中陈蕾主任
《基于VIA构建IB高中自我成长教育体系》
普高曹永红主任
《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活动育人》
舍务服务中心陈恒文助理主任
《自理自治,构建广东碧桂园学校生活服务管理模式》
自2020学年开始,我校开始了以培养“六自学生”为抓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卓越成长为核心的“自我教育”工程。各位德育主任总结汇报了三年多来学部推进这一工程的情况,既有经验,也有反思,既有对“六自教育”的深入理解,也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的稳妥实践与大胆创新,案例丰富,剖析精彩。
九位主任专题发言后,张龙副校长做了题为《用心浇筑“自我教育”系统工程,特色打造“六自学生”育人品牌》总结发言。
张校长回顾了我校三年多来开展“六自教育”的历程,阐述了我校“六自学生”特色育人品牌的缘起及推进、打造我校以培养“六自学生”为核心内容的“自我教育”的意义、我校以“六自学生”培养为核心内容的“自我教育”工作的近后期目标以及“六自教育”的计划展望。
张校长认为,教育的最高点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不是把老师累死,而是把学生激活。“六自教育”正是激活学生的有力抓手。在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与大力推动下,全校一盘棋,全体教师,尤其是德育主任和班主任共同努力,我校的“六自教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每个“自”都有评估的标准和可操作的细则,在实践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的精神气质和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提升,3500人次的学生获得“六自学生”育人系统评选的各项荣誉。各学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各有创新,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的“六自教育”成功案例。现在大家对抓好这项创新育人工作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信心越来越足,干劲越来越大。
张校长认为我校的“六自教育”,是一项基于对中外教育、古今教育本质深度理解的了不起的创新教育思维,是一项基于对我校20多年办学教育实践贯通把握的了不起的继承和发展,是一项基于对未来教育的前瞻性的判断和拥抱的了不起的教育智慧,是一项基于对我校学生教育工作现状全面把握的一项了不起的德育提升举措,是一项基于对实现“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100强国际特色学校,为5000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和顺利入读世界前50名校并且完成学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愿景的对我校未来发展的了不起的办学理论贡献。他要求全体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深刻研究和深入实践,努力使我校这一特色德育工作经验,成为碧桂园人对民族教育发展贡献的智慧与力量。
程校长肯定了各学部在“六自教育”上的脚踏实地和大胆创新,认为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案例使这个体系更加丰富了。
程校长谈了四个问题。
一“六自教育”的底层逻辑程校长说,作为教育者,我们一定要清晰认识我们所实施的教育行为的前因后果,要成为一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清醒的教育者。“六自教育”究竟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六自教育”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最近很火的ChatGPT,不仅可以模仿人写论文、写简历、写方案,还能写代码,甚至能顺利通过谷歌三级工程师面试,拿到谷歌的offer。人们不禁惊呼:ChatGPT是不是要替代人的工作?那么,我们人究竟有哪些是不能被它代替的呢?学者们普遍认为,人的自驱力、创造力、抗逆能力是ChatGPT不可能替代的。
“六自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动力系统。学生在学校学习,成长—成才—成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动力问题,是他驱还是自驱?答案不言而喻。“六自教育”是我们激发学生自驱力的抓手,是形,内核其实是要解决动力问题。
二依据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成果不断优化“六自”系统程校长说,我们还要加强对“六自”系统的开放性研究,依据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成果,不断优化“六自”系统。上学期,我们依据罗伯特.迪尔茨的逻辑思维六层次这个工具,调整了“六自”的顺序,并把“六自”分为了三个层次:行为层次——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情绪层次——心理自信,精神层次——人格自尊、精神自强。还有没有更好的呈现方式?这都是可以研究和讨论的。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对我们影响很大。现在美国有两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需求理论:自我决定论,认为人有三个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我们都可以去学习,结合我们的“六自”系统进行探讨。我们对“六自”的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实践层面,还要善于吸收最新的心理学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要把“六自”纳入大德育大教育的整体系统来研究程校长说,“六自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成长的动力问题,这不是德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全部,我们要把它纳入大德育大教育的整个系统来研究。比如,我们倡导积极性理学的学习和实践,那如何把积极心理学打造为“六自教育”的底座呢?我们倡导新素质教育,如何把“六自教育”融合进新素质教育这个大概念中?“六自教育”—自我教育—德育—教育,这些概念的逻辑关系以及各自的内涵,我们都要去理清。
四自我教育绝不等于放任不管程校长说,自我教育一定不能陷入一个误区:自我教育就是学生自己去做吧,老师就是观众,顶多是个陪伴者。放手是对的,但帮助支持指导甚至矫正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其力所不及的,尤其是学生行为有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学生承受不了的,老师的及时介入就非常重要。在放手和帮助之间一定要形成闭环,要进行必要的评估。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我们选择放手,其目的依然是在建立学生的内在动机。
老师的介入要取得效果,达成目标,学生对老师,对班级的归属感就尤为重要。我们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归属感的产生,核心点在于老师要有爱,要关爱学生,上学期我们提出的好老师三特质:童心、母爱、榜样,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归属需求。
颁发证书
让孩子与众不同,让孩子再创成功。我们希望学生阳光上进、勇于创造、具有独特个性,那就让我们勤于耕耘,善于耕耘,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强大自我教育驱动力的终身学习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