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推荐序

王学富 万生心语
2024-11-2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预约

精彩直播




由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王学富老师领读分享《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互动直播将于8月14日(星期一)晚8点开启首播,连续12次,每周同一时间进行,欢迎大家点击预约,持续关注!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马上要在中国出版了,作者是博·雅各布森,译者是郑世彦。所幸的是,这两个人我都认识,而且喜欢。我首先想说,这本书写得好,译得也好,也算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何出此言呢?最初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也想译它,后来看到世彦译出来了,我便高兴。


我与世彦相识于第一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会议(南京2010),此后十余年里我们过从甚密,成为朋友。这些年来,我亲眼看到他勤勉奋发,在中国心理学领域长成一个出色的学者。他翻译了许多书,这让我惊讶。他也写了一些书,写得很好,发行量也很大。他是一位心理学编辑,编了许多好书,最近也开始编我写的书。他也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具有存在主义治疗取向,跟我是同行。我们年龄相差很大,他虽年轻,却是一个让我佩服和赞赏的人。


我接下来介绍一下博·雅各布森和他的《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我先总括性地说一句话:人是好人,书是好书。我说这话,是负责的。


博是丹麦人,在哥本哈根大学做教授,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存在主义治疗师和督导。我跟他相识,是因为第一届存在主义治疗世界大会(伦敦,2015)。大会发起人是埃米·凡·德意珍,而博是大会的组织者之一。因为受到科克·施奈德和艾瑞克·克雷格的推荐,我收到了德意珍的邀请。


在大会召开之前,博通过电子邮件跟我联系,安排我参与大会的圆桌对话、工作坊、案例呈现等活动。其中博主持了一场来自五个国家的存在主义治疗的现场案例呈现,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五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美国、中国、阿根廷、葡萄牙。我作为中国代表呈现了一个治疗案例,并现场回应听众提问。接下来,我们五个国家的代表坐在现场,博对大会主席德意珍做了一个现场采访,他向德意珍提了一些很好的问题,德意珍的回答总是充满感染力。


正是在会议期间,我与博初见,他看上去非常朴素,不像一般人理解的教授,而是以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人出现在你面前。他温和、自然、热忱、爽朗,有一颗服务人的心,随时都乐意为你做点什么。我的印象是,好像会场里到处都是他的影子,他似乎为每一个人鞍前马后,把每一件事都安排得妥妥贴贴。当我读到他写的书,就是这本尚未翻译出来的《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就与他产生了共鸣。他的思路非常清晰,叙述的语言流畅易通,颇具表现力,还很吸引人,从一个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自然延展到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治疗、精神分析,以及与存在议题(existential givens)相关的研究,如死亡、焦虑、创伤、危机、选择、自由、责任等人生重大话题。


作者对这些领域都非常熟悉,旁征博引,如数家珍,让你充分享受他采集来的各种思想与观点。不觉之间,你的知识范围和思想视野就大大拓展了。我很高兴这本书被介绍到中国来,它是一本很好读的书,也是一本让人大开眼界的书。它不仅介绍了存在主义心理学,还把存在主义心理学放在一个存在主义哲学的背景下,一个现象学的背景下,一个与精神分析及其他心理学派进行对照分析的背景下,来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各个“人生大问题”,即存在主义心理学关注的“存在议题”。就像作者在“前言”里所说:


这本书邀请我们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人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心理学不仅仅是用来诊断心理疾病的。更重要的是,心理学还必须告诉人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如何获得更有活力的感觉,如何面对人生逆境,如何接近幸福和爱的状态,以及如何接纳生活中的好与坏。


阅读这本书,的确像是接到一个邀请,可以跟作者一起游历知识与思想的胜景,还可以一种对话,分享自己的理解、感受。你产生了一种共鸣,觉得跟作者想到了一块儿,也说到了一块儿。阅读成了一种激发,让你有更多想要说的,也有更多要去思考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一边呈现各样的思想与方法,同时他善于对它们进行鉴别或辨析。他有一个视角,即存在的视角,也可以说是人性的视角,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观照之下,形成一系列的对照,每一种思想都显示各自的本质,呈现它们的异同。


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我们生活中特定的人性维度。跟生物学的眼睛不一样。看到人对自己的反思,选择过怎样的生活,成为怎样的人。诊断和分类通常是有用的; 


但是,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治疗师怎样才能看到独特的个体而不是某种类型呢? 这里就有了现象学(phenomenology)的用武之地。现象学讲究观察或体验现象本来的样子; 也就是说,它超越了我们随身携带的并强加于现象之上的许多观点、成见和想象。现象学研究的是现象本身; 它让人们尝试去感知一个人、一件事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想当然地看待一切。 


现象学是存在主义治疗的方法论,博对此情有独钟,他这样表达:


一次现象学的谈话——正如我后面要展示的——通常会使一个人感到被深深理解和接受。这个人会变得生机勃勃,因为他的生命经验得到真实而详尽地呈现,这将使他如其所是地出现在此时此地。


博有很好的哲学根基,在心理学领域的知识也十分广博。阅读这本书,等于是接受邀请,去领略一场思想大宴。其中作者还有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加上从治疗实践里产生出来的鉴赏力,对之一一品尝,让人啧啧称奇。他把我们引导到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的思想者那里,让我们品尝尼采、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保罗·蒂利希、约翰·麦奎利、奥托·博尔诺。又向我们介绍精神分析大师的思想,如弗洛伊德、荣格。


他还随时给我们加添一些新的思想佳肴,如阿马德奥·乔治、库尔特·勒温、乔恩·卡巴金。他特别向我们介绍存在主义心理学/治疗领域的倡导者们的思想盛宴,如梅达尔·博斯、罗纳德·莱恩、维克多·弗兰克尔、卡尔·罗斯杰、夏洛蒂·布勒、罗洛·梅、埃里克·弗洛姆、克拉克·穆斯塔卡斯,以及当今世界存在治疗领域的领导者们,如欧文·亚隆、埃米·凡·德意珍和厄内斯特·斯皮内利、米克·库帕等。对于上述所有人的思想,博都进行了细致而确切的阐述。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沉浸在一种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等思想的交互影响之下,在我内心引发一种深切的认同感,甚至让我产生一种思想上归属感。我觉得我跟他们有着共同的思考,包括对人性的看法,对生活重大话题的理解,对心理治疗的见解等。我曾涉猎过他们的思想,甚至机缘认识其中的人,如斯皮内利和德意珍。为了加深读者对他们的印象,下面我沿着本书的脉络,从个人化的视角来介绍一下。


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我接触比较早的哲学家,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不管我对他们的思想了解和理解多少,他们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蒂利希强调生命力、勇气、人的精神生活、终极关怀等思想,也影响了我的心理学思考与实践。弗洛伊德对心理治疗的原创性思想,自然永远令人佩服,自不必说。我对荣格情有独钟。我曾经在美国修读分析心理学,他对文化有深邃而独特的洞见。这些年来,我在心理学实践中探索的一种“文化分析”取向的心理学,一定受到过荣格思想的启发。


本书也引述了荣格的自性化思想,并把它与存在主义心理学中的个体化思想做了对照。从对文化的洞察的角度来看,弗洛姆的思想也非常值得学习的。我对梅达尔·博斯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自艾瑞克·克雷格(与我结为兄弟,并教我存在—现象学取向的析梦方法)的介绍。艾瑞克曾师从博斯,还送我一些博斯的经典著作。基于此,我对博斯的治疗思想有了了解。在我眼中,莱恩是一个具有挑战精神的思想者,我赞同他对精神疾病的洞见。弗兰克尔创导了“意义疗法”。他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他的心理学是从对苦难的反思中产生出来的。


我在美国读心理学时,弗兰克尔的书深深触动了我。罗洛·梅是一个特别的心理学家,他有神学、艺术、文学的背景,然后接受心理学训练。在心理治疗上,他是自由而开放的,有许多真知灼见。罗洛·梅被誉为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心理学相通,在美国心理学界,存在与人本不分家,统称为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位许多中国读者可能不太熟悉的心理学家,叫夏洛蒂·布勒。她也是人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创导者之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会为了纪念她在这个领域的贡献,还设立了一个“夏洛蒂和卡尔·布勒奖”。


博在书中介绍了几位活跃于当今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的思想者,其中他大量介绍了欧文·亚隆的思想观点,而亚隆也算是我比较熟悉的。我翻译过《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欧文·亚隆思想传记》,是他的弟子朱瑟琳·乔塞尔森所著。亚隆是精神病学出身,却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还写心理小说,使他作为一个存在主义治疗师的意义大大超越了一个精神科医生。当今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领导者中还有一位斯皮内利。我听过他的演讲,参加过他的工作坊,读过他的书,也曾经受邀为他的一本重要著作写过赞语(indorsement),并接受英国一个心理机构(名为Therapy Harley Street)的邀请,将于今年十一月份与斯皮内利做一场关于存在主义治疗的对话。


斯皮内利曾任欧洲存在分析学会会长,这个学会的刊物叫《存在分析》(Existential Analysis)。我在第一届世界存在主义治疗大会上作的报告,后来就发表在这个刊物上。斯皮内利在一封跟我通信中说,他读了这篇文章,觉得我像是一个住在他隔壁的老朋友,他随时可以敲门进来跟我聊聊。这话好亲切。世界存在主义治疗领域还有一位重要的领导者叫德意珍,她是第一届世界存在治疗大会的组织者。德意珍具有深厚的哲学背景,演讲富于激情,能够以最清晰的语言阐释她的思想。本书作者博师从过德意珍和斯皮内利。


我一边读这本书,一边内心有许多的感慨。在我过去的探索中,我时时发现一些人们可能不大敢说出来的东西,或者,我总会怀疑一些流行的东西,而我又为这些发现或怀疑有一种孤独的感觉。但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一种认同和支持,就像一个独行者遇到了陪伴者、同行者。这里举一个书中的例子:


存在主义心理学对流行的诊断系统(ICD-10和DSM-IV)抱持某种怀疑态度。尽管它们有良好的意图,但诊断一个人也是对这个人的污名化。一旦被贴上标签,专业人员往往就会降低他们对患者及其潜能的开放性和敏感性。几乎没有哪个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或心理治疗师希望自己被人诊断。他们可能觉得,诊断很容易导致人们忽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我在想,任何一个人读到这本书,都会觉得它好。不管你是专门学习存在主义心理学,还是在学习其他心理学,还是你只是随意读到它,你一定能读进去,甚至读到入迷。这本书不仅在谈存在主义心理学,也涉及相关的许多领域。我们学习存在主义心理学,只了解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不够的,因为存在主义心理学是从哲学里产生出来的,以现象学为方法论,与精神分析有交互的影响,与人本主义相通,与人类许多领域的研究都有关联,它是一个有深厚文化根源的治疗方法或学别,甚至它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在我小时候,家乡有一个说法:喝书。意思是说,有的人悟性太好,读书快,一读就懂了,就是“喝书”。在我看来,这就是一本可以“喝”的书。你不是读它,不是用眼睛看它,也不是一点一点理解它,而是想干脆把它一口喝下去。我读这本书时的感觉就是,想把它一口喝下来。


我期待这本书尽快出版,简直急不可待。我首先想到的是,直面心理研究所的弟子们要读这本书,直面的驻修生、学员要读这本书,我也会把它介绍给直面的来访者,以及更广泛的直面的朋友们。或许有一天,我们能邀请博·雅各布森教授来直面跟我们坐在一起,谈他的思想。博是一个非常温和、谦逊而亲切的人,见到他时,人们自然会亲近他。


其实我只是接受世彦的邀请为这本即将出版的书写一个序,但写着写着我内心就有一个冲动,忍不住想为本书写一个“导读”,把我读它的过程中所思所感全都写出来。这可能是不对的。或许将来我也可以写一本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书,来呼应这本《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算是对本书的一个解读,也算是一场对话。



本文节选自《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推荐序

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王学富做序推荐

作者:[丹麦]博·雅各布森

译者:郑世彦



延伸阅读



欧文亚隆®团体

地面基础体验课招募中

抓紧时间,扫码抢占名额

欧文亚隆®团体系统培训

招募中,扫码抢占名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万生心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