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温暖人心的,除了地铁Wi-Fi,还有电梯陌生人的击掌

2016-12-30 搞事儿 一起开工社区



广州地铁近日的改变,让大家在地铁里就能体验一把“足不出户”的温暖:全程WIFI、降价、可以在地铁上吃吃吃、节假日还延迟收车...让人开始觉得,地铁原来并不仅仅是一种把人带到目的地的公共交通工具。


但回到“人”本身,你更多的生活场景是在地铁外,地铁只是生活和生活之间的隧道,不同的生活轨迹交错的轨道,而地铁口则是这两个世界的交汇点所以当你走在地铁口,你会有很多情绪,你会该如何去迎接外面的世界呢?




你可能正在思考出去之后的路怎么走、混杂着期待和担心;作为每天通勤的上班族,可能你已经不再关注“当下”,而是在想着“以后”:快要见到想见的人的紧张;可不可以马上抢到摩拜、打卡会不会迟到、回到公司/回到家还有一堆事情等着的焦虑...


而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和你说:“Hello,xxx想要和你击掌,准备好了吗?”,当你随着扶手电梯到达最高点时,这个带着微笑的陌生人就在那等着给你一个击掌,你或许会觉得其实所有这些焦虑都变得可以接受了,最起码,在那一刻,人是快乐和开放的。



在 纽 约


一个叫 Charlie Todd 的大男孩就做了这么一个尝试。他通过自己的网站 improveverywhere(随处即兴)发起一个行动:帮助一个名叫 Rob 的人在地铁口和所有搭着自动扶梯出站的人击掌(high five)。于是,一班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陌生人就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在纽约一个通勤大站的出口,一路举起牌子引导人们和 Rob 击掌。


纽约击掌行动



在 北 京


而上周,这份美好也在北京的七个地铁站里发酵、联结、传递。




电梯上的人的表情和动作,从缩着脖子准备迎接寒风到舒展身体,从防备/不安逐渐变成好奇/开放,最后面带笑容地和陌生人击掌。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共触碰到200份体温,和200个出站时温暖的微笑。


而本来很普通的地铁口因为这群人而多了一些有趣。



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光点


这个“北京版地铁击掌”的故事源于我们在上两周发起的,在全国地图上搞点意思的“搞事儿”(🔍 点击看看搞了什么),于是我们在11座城市中寻找和我们一块搞事的人,而北京要搞的“事儿”,就是地铁电梯的问候。


它是这么玩的:

组成小分队,在地铁站出站自动扶梯旁边的楼梯上,引导路人完成击掌动作。(如下图所示)让陌生的人与人之间产生奇妙的联结。




“搞事儿”的活动发起后,我们找到了在162份申请中,找到了北京的 Map Maker 诗曼一起去完成这么一件事,慢慢地,一支庞大的击掌小分队组成,他们计划让北京的七个地铁口变得不一样。


然而,一开始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马上打开怀抱和陌生人接触的,有人会玩手机,假装看不见;而另一些人有人则选择别过头去,而更多的则是表示不解。



一位在旁边卖花大叔听着看着,忽然问,“你们这是干嘛的?”击掌小分队说:“是一个送温暖的活动,您要参加么?”大叔撇了下嘴说:“我得卖花。”


但不久之后,越来越多人开始张开他们的掌心,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体温传递给一个陌生人。


有的会赶紧脱下原本戴着的手套




有的看到会很激动,迫不及待想要击掌




有的看到别人的击掌也会加入




差不多要收尾时,击掌小分队迎来了年龄最小的参与者。一个三岁的小萌妹梳着两个高高的小辫子,拉着妈妈的手,笑眯眯地看着小分队成员,问这是什么活动。小分队成员诗曼解释,这是一个击掌的活动。她用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着说:“什么叫击掌啊?”诗曼请她把手伸出来,然后用手掌击向她说,这个就是击掌。然后,诗曼抱起萌妹,而小妹妹则一边举着牌子,一边伸出她小而温暖的手掌,和路过的人们逐一 high five 。



年纪最小的co-maker点点



人无法给予别人

自己没有的东西



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其实人与人的联结已经在开始。


“我看着每个人的眼睛,我的手碰触那些击过来的掌心,他们不同的温度、湿度、柔软度和力度;还有那些笑容,有腼腆的、尝试的、小确幸的、不确定的;以及那些躲避的,视而不见的,假装玩手机的...不同人的不同反应让我觉得如此新奇,我觉得好开心,自己可以站在这里,笑容越来越大。”

——诗曼


如此简单、能创造这么棒回忆的一件事情,却甚少有人会去尝试;另一边厢,耳边又经常听见人们抱怨生活的重复与单调、人和人之冷漠。我们每天很努力地追求“有意义”,以至于开始怀疑别人一些看起来“无意义”的举动都是包藏祸心:为什么你不去工作,不去看多点书,不去上多一些课,学多一些技能,不去为自己好好锻炼身体,反而在这里,要和我击什么掌?


正是这猜疑让人变得“冷漠”,我们如此用力追求“有所得”,殊不知给予才是拥有



Charlie Todd 也在他的一个 TEDx 演讲里面说过:“总有人说我们‘有太多闲功夫’,但是你知道吗?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成千上万的人都会聚在球场里看超级碗,但从来没有人说他们‘有太多闲功夫’。他们当然不一定是很闲,看橄榄球赛也是度周末的好娱乐。我們只不过是选择了另外同样有趣的方式:一群人戴上耳机播同一首歌在草地上无声地跳舞;或是扮成捉鬼敢死队在纽约图书馆里跑过。”


Charlie 以上提到的所有这些“无厘头”的事情,正是在试图给予我们那些我们渴望拥有而不得其法的东西——有趣,以及人和人之间的联结。他通过提供一个契机(发起命题),邀请一群陌生人来创造了地铁击掌这持续一天的共同经验,而这份共同的记忆,则成为了联结这一班陌生人——无论是发起人、参与者还是扶梯而上路人的纽带。


在这个圈子越来越封闭、人人像是活在回音壁里的时代,这难道不是件比听了一年的那些热点营销更有社会价值的事情吗?




如果你也想在你所在的城市

发起这个在地铁击掌的活动

成为城市搞事者

和一群人在2017年搞第一件“无厘头”的正经事

可以扫码进群和我们一起搞搞搞



我们将全力支持你们

迈出2017年的第一步改变:


/ 提供“搞事儿”地铁击掌工具包 

/ 链接发起活动的平台 / 

和你一起找到一群人去完成 / 

/ 帮助你们把活动落地 / 




Co-makers

(排名不分先后)


silná,褚新阳,邵一明,张金峰,任衡亮,代书鹏、李鑫、李兮、子文、郑玮、跃跃、毛毓伟、刘闫、支蕊、刘菲菲、fanfan、棉花糖、徐畅、凌云、2041、诗曼、点点、Coleen、兰建、元帅、姿姿、丹丹、米格、晓然、张先生、苹果、媛媛、小贝、倩倩、涛涛、小铭、梓含、梓麟、子宁、小丫、宝慧、小铭妈、涛涛妈、小贝妈、咕噜、安东尼、小七、聂聂、商彧、子健、lily、苏扬、小廖、铮铮、Jasony、sheng、向日葵、stone、二|、Liwei、邰军sonick、monkeywang、Inga、水果玉米、草莓haha、Sunan、Ceazy、张惠甫


So prond of all of you.

The point is,

we can never do this all by oneself.



*图片来自Co-makers




2017年你要做的第一个改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