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所不知道的“白蛇传”与《新白娘子传奇》——影视成败的启示

2016-02-18 王宗宇 总裁读书会

点击上方总裁读书会 一键关注本账号

  2月17日晚,总裁读书会进行第295期在线沙龙,开启了农历新年的第一场分享学习活动。这次沙龙,由总裁读书会新媒体执行主编王宗宇抛砖引玉,担任分享人,他带来的是关于“白蛇传”与《新白娘子传奇》的清新话题。


  在轻松又经典的讲述背后,实则蕴含一番“创新”与“成功”之道从影视运作的成败中,颇可启迪我们的事业和人生。来听听他的分享实录。


大家好!猴年快乐!今天是猴年的第一场在线沙龙,我来抛砖引玉,问候大家!希望诸位高朋们在2016继续支持总裁读书会,支持在线沙龙,让我们做得更精彩,让智慧更丰盈!


年刚过完,或者说十五不到都是年,所以今天可以来聊个轻松的话题。最近美人鱼啊,大圣啊,白骨精啊,都挺火,那我们也来谈谈一部中国的经典神话。看上去,这像是个“文化艺术沙龙”,但其实,也不尽然。咱们定的题目叫“你所不知道的‘白蛇传’与《新白娘子传奇》——影视成败的启示”,落脚的这句大概是关键。


我要以影视,特别是《新白娘子传奇》这部剧为主,谈谈它在运作上的事情。今天成为经典的这部作品,背后有哪些故事。我想说,成功,不容易。影视也是一个行当,也是一个事业,在总裁读书会来谈,不但不跑题,反而有别样的启发。



《新白娘子传奇》开机仪式


“创新”的背后:从音乐说起


现在都在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要说:《新白娘子传奇》一剧的创新,非常值得研究。——什么叫创新,出奇?搞怪?不,我们看看《新白》,当头一棒,它阐释的是中国传统经典,今天说起白蛇传,它就是代表。它“创”在哪儿?它贵在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结合!重要!


这部剧创作于1992年,当年11月5日在台视播出,1993年2月1日在CCTV-3首播。它的起源,是这样的:



林青霞在黄梅调电影中饰演贾宝玉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兴起了黄梅戏电影。后来,最有名的是70年代香港邵氏的黄梅调电影,凌波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都很有名。林青霞也演过《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对吧?如果稍微有点记忆的人,应该能想起“邵氏黄梅调”这个事。


90年代的时候,台湾电视公司(台视)的经理熊廷武琢磨,想把这一套引入电视剧,也想搞个黄梅调电视剧。其实就是CCTV-11有时候能看到的那种,完全是戏曲连续剧了。他曾试着找过滚石唱片公司,希望作出古意尽然的黄梅调,但遭到婉拒……



《新白》筹拍时,熊廷武约见赵雅芝和叶童


后来,他找到了制作人曹景德。曹景德对熊廷武的意见十分反对,他说都啥年代了,还弄黄梅戏,有人看没人看?他认为一定要创新。


当时定的选题,有《梁祝》,《水浒传》。但是最后一拍板,拍《白娘子》。也就是说,今天的《新白娘子传奇》能出来,是当时一个抉择,保不准今天就看不到了。



曹景德


于是曹景德找来了左宏元作曲。左宏元对他的理念深以为然。左宏元还有“古月”等笔名,这个人可了不得!他是台湾音乐界绝对的大咖、教父级人物,我等会儿再介绍。他创作了今天《新白》中全部的经典音乐。他将古今交融、中西结合,不但用了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笛子、二胡,还有巴乌等等,非常的传统。但同时,又使用了西洋器乐,吉他,电子和声,甚至摇滚风格。


大家熟知的片头曲《千年等一回》,你细细想一想,听一听,这是一首摇滚。


如果大家静下心,再打开这部剧的视频,再听听它的各种曲子,你是真的能感到它非常精致。它的伴奏、它的合声,真是很好听。它像流行音乐,又不全是那个感觉,而是非常有中国东方文化特色,美妙。


所以,这种曲风,有一个独特的名称,叫“新黄梅调”!大家去百度,“新黄梅调”就是指左宏元为《新白》作曲之始,而产生的名词。



左宏元近照


不只是曲,与曲的熟悉相比,大家比较陌生的,是唱词!


当年大陆引进播出的时候,去掉了字幕,我相信看过《新白娘子传奇》的人,记忆中可能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听不清他们唱的什么!这是个遗憾,我十分希望大家找到有字幕的视频,再欣赏一遍。


你别以为,唱也就是随便唱唱,伴随着剧情应应景。绝不!它的唱词非常对仗,工整!非常典雅,传统!关键是就能唱得那么美。


《新白娘子传奇》在音乐的方面,完全是一个既不失传统,表现着中国艺术文化,又极具创新、兼收并蓄的典范。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 

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成人。 

一心向道无杂念,皈依三宝弃红尘。 

望求菩萨来点化,渡我素贞出凡尘。 


这是开头,白素贞拜观音时的唱词,你可能打开第一集就能看到。(就像看书也只看第1页,后面就不看了……)


烟花二月去踏青,风光无限少年心。 

似水流年等闲过,如花美眷何处寻。


许仙采药时的唱词。


我再举个对唱的例子。许仙的师父考他关于药材的常识,许仙对答如流: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是它对头人。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生就烈火性,最忌牵牛一路行。 

丁香莫与郁金见,这药性不同要小心。


这非常不简单,充满艺术性,唱词直接蕴含中医常识。


它的作词,也是编剧,是台湾著名的戏曲大家贡敏,也是大咖。


好,我现在说说左宏元。他是邓丽君的恩师,他是琼瑶的亲密合作者,他创作的歌曲上千,你可能随便哼过的一个歌,就出自他手!


“溜溜的她哟,她哟我哟”,“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蜗牛与黄鹂鸟》,《踏浪》,《娜鲁湾情歌》,邓丽君的《彩云飞》《我真的离开你》《千言万语》,台湾打入香港市场的第一首歌《今夜不回家》,都是他的作品。


他还有个更有名的作品,《还珠格格》中赵薇的《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没事……醒着也是醒着”。



左宏元与邓丽君


注意了,关于“创新”,我要总结。


是左宏元发现了邓丽君,最先让他唱影视歌曲。他为什么看上邓丽君,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明确说过,并且还开口演示,就是邓丽君唱歌,喜欢“乱唱”!这是他的原话。他听邓丽君唱歌的时候,经常突然就有个转弯,突然有一种灵动的高调,“呃”一声,他说哎,这个小姑娘,蹦蹦跳跳的,太可爱了!


左宏元的一生,看中的就是灵动!


他是湖北人,出生于安徽,所以黄梅戏、戏曲,也是他从小就浸染的。后来到了台湾,他注重山歌,经常采风。他曾经说过,就是要把中国的民间音乐发扬出去!而发扬的方式,就是灵动,创新,说我们也不逊于西洋。他的原话,说我们学什么猫王,那是别人的,我们怎么做?我们搞音乐的?


——下面我提问,《有一个姑娘》的特点是什么?


我告诉大家,琼瑶当时对这个曲子坚决反对!她从来弄的都是才子佳人,缠缠绵绵,怎么跑出来个小燕子赵薇?!还成天嘻嘻哈哈看到风儿就起浪,还rap起来了,反正醒着也是醒着。琼瑶说,这个剧的收视率砸了,你要负责!



左宏元


其实,赵薇唱歌,也是左宏元看上的。当时就要给她出这个剧的专辑,找了全世界的唱片公司,都不给出,有的假装在国外,说左老师我们不方便回来。第一也是赵薇当时没名气。后来是左宏元和琼瑶自己的公司出的,赵薇最早的唱片就是这样出的。


后来就不消说了,不出的公司,后悔去吧,肠子变小青了。


琼瑶,反而是《还珠格格》这个剧,是最后的大火。当然,不只是音乐了。


其实啊,《新白娘子传奇》里头也有rap。忘了的人可能忘了,能记起来的人就能记起来,是有说的部分的。还有一次最奇葩,许仙被现原形的白蛇吓死了,被黑白无常拘走了魂,结果在阴间,就唱起了rap……


九泉之下我作鬼呀我作鬼,

九天之上你成仙呀你成仙。 

劳燕分飞遭大限呀遭大限, 

上穷碧落下黄泉呀下黄泉,不在人间。 


什么叫劳燕分飞,什么叫上穷碧落,rap也不忘中国文化。


总结,从邓丽君的“乱唱”,到有一个姑娘,到新白娘子传奇的“新黄梅调”,你觉得左宏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于艺术的创新,大家有何理解?


“经典”的诞生:其实也粗糙


有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许仙为什么找女的演。有些人各种猜,其实没有什么,最开始就是偏戏曲性的作品,可以有反串,常事。当时他们是看上叶童在《碧海青天》中,剧情里有个女角色假扮男生的戏,他们觉得叶童扮相很好。


其实,不得不承认,她演得非常成功!大家说呢。而且有很多人最开始就没看出她是女的,在剧情中也是演得出神入化。


她和赵雅芝都是香港的,当时的港星很火,所以请的她们。赵雅芝当年38岁,叶童29岁,大家知道吗?



《新白》开播之际,熊廷武与赵雅芝和叶童再度合影


好,说关键的。



这是网友列出的一个表,从拍摄到上映,只有6个月。其中,曾远赴大陆拍摄实景。但也仅仅20天不到。在剧中,西湖、断桥、金山寺等地,均为实景!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我问问大家,雷峰塔在金山寺吗?作为大陆人,作为一个只是娱乐娱乐的观众,很多人经常弄不清,还以为雷峰塔和金山寺在一起。可是,当年一个台湾的剧组,把实景都跑遍了。其中因为雷峰塔倒了,是在南京鸡鸣寺取的景。《新白娘子传奇》的取景地有杭州、苏州、南京、镇江,还有周庄等。


6个月的周期,跑过这些地方。经典的产生,是如此认真的态度。



金山寺留影


下面说,为什么“其实也粗糙”?


我很有感慨。在1992年的大陆,可能电视剧还是一种半官方的项目,某某电视台做,没有市场化。而在港台,早都已经是商业化的运作。《新白娘子传奇》的性质和今天群魔乱舞的电视剧性质一样,本身是面向市场的东西,商业片。它和《西游记》《红楼梦》都不一样。可是看看人家,怎么就那么经典。今天的影视人,该羞愧不?


大家看看上面的表,其实11月5日开播,戏还在拍摄中!


据说,因为收视好,还加了一些戏。最开始剪了47集,后来又补了几集。其中,最后一集,有个秘密我要揭秘一下!大家有没有印象,很多新白迷提过问题:白素贞出塔,许仙还俗,之后,两个人一句话都没说过。因为最后一集就是后加的,当时,只有赵雅芝回来补了戏,叶童已经不在了,好像在四川拍《倚天屠龙记》了。最后一集是赵雅芝的独角戏,就和小青俩人。


不止如此,前面也有加戏,就是胡媚娘的一些戏,有什么二奶奶,大家可能会觉得拖拖拉拉的,没有前半部分精彩。


还有,后半部分趋于应付,刚才说的外景,在后半部分越来越少。很多都是摄影棚拍的,包括山。许仙姐姐家的窗外原来明明是开阔的,后半部变成了一堵墙。其实是搭别的景了,地方很紧张。


最后,是编剧问题。我刚才说了,有一位编剧是戏曲大家贡敏,他也是《渡情》“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的词作者。对了,这首歌的演唱,男声就是左宏元。




左宏元重温《渡情》


但其实贡敏只编了7集,因为,他原本写的大纲,是30集,基本上白娘子关进雷峰塔后,很快就到了许仕林中状元,最后的结尾只是个意思,没有太多故事。但后来,剧组其他制作者有不同观点,所以,贡敏就离开了剧组。


如果你观看每一集的片头,会惊奇地发现,50集的《新白娘子传奇》有五位编剧。第8集以后换人了,是赵文川,后来有方桂兰、何麒,导演夏祖辉也曾亲自上阵,最后一集就是导演的手笔。据说夏祖辉对佛教很有感觉,掺入了很多他自己的思想。



贡敏与何冀平


每个人的编剧风格有不同,赵文川写的是什么梁王府,盗宝案,许仙被穿透锁骨。


方桂兰是女的,写的是水漫金山后回到姐姐家,杭州,开药铺,生孩子,家庭,温馨。


何麒其实是何冀平的化名,何麒是副导演,何冀平是他妹妹,就没单独署名。何冀平是位著名编剧,写过话剧《天下第一楼》。她主要写后半部许仕林的一些故事。


而导演夏祖辉,曾经是李翰祥导演的下手。李翰祥正是邵氏黄梅调的领军。这些艺术之道真是一脉相承。



夏祖辉在片场说戏


几个人写着写着其实也写出了bug,剧中有不少矛盾。


总的来说这一部分主要是揭秘,经典的《新白娘子传奇》就是这样凑出来的。它是一个复杂体,它曾认真赴实地取景,但也实在是非常仓促。


“成功”何曾易:翻拍二三事


我刚才讲了编剧写的唱词,其实,不只是唱词,这部剧的内容,整体都是十分严谨认真的。


下面我要说我推荐的书,第一本《白蛇全传》,收录了“白蛇传说”文学流变中的三部小说。第二本《白蛇传集》,收录了唐宋以来非常非常多的白蛇文学文本,包括各种鼓词啊,说唱啊。



《白蛇全传》,岳麓书社2011年版


我要说:《新白娘子传奇》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内容,均取材自古本。情节、人物基本一致,人名字都一样。姐夫李公甫、姐姐许娇容就不用说了,药铺师父王凤山、师叔吴人杰、苏州知府陈伦、保安堂伙计陶仁,去看吧,书里都有。


而唱词也有取材。在后半部小青重新登场时,有段歌:


避难逃遁十三载,清风洞里隐修炼。

妖僧害主冤似海,习就飞刀报仇来。


看看《雷峰宝卷》中相似的词句:


  避难逃遁有七载,峨眉山上隐修炼。

  妖僧害主冤如海,炼就飞刀报仇恨。


在许娇容告知仕林身世的时候,唱的是:


许仕林:

谁人是我生父母?生死存亡何姓名?

生养总是同一体,侍奉您天年无二心!

许娇容:

娘话全不信,闲言反为真!

生母怎能假?疑娘是外人!

娘亲不肯吐真情,不如出外去找寻。

天若有情生怜悯,骨肉相逢转回门。

……

许仕林:

见锦囊,泪潮涌。千条青丝万般情!

我母含冤镇塔底,我父带发去修行。

侄儿承蒙来抚养,一重亲来加二重。

恩深如海天来大,谅孩儿血语柔衷。


而《雷峰宝卷》中的原文是:


  谁人是我生身母?生死存亡何姓名?……

  生养总是同一体,侍奉天年无二心。……

  亲生父母怎为假?疑虑爹娘是外人!……

  娘的言语全不信,别人言语反为真!……

  孩儿哀告全无用,不如出外去访寻。……

  若得苍天生悯怜,骨肉相逢转家门。……

  侄儿承蒙来抚养,一重亲加两重亲。

  恩深如海天来大,有日身荣请诰命。


胡媚娘,你以为是为了让赵雅芝演,瞎编的人物吧?错!翻开《寓言讽世说部前后白蛇传》,打开看。连她变换相貌,也是有本所依。


还有碧莲,也是原名。其中我再揭秘一点,就是戚宝山的原型。宝山的原型,是书中许仙和小青的儿子。“封建糟粕”中,小青最后是嫁了许仙,有一个儿子,叫许梦龙。许仕林又有版本叫许梦蛟。《新白娘子传奇》中有两点照应,一是小青短暂地喜欢过许仙;二是小青和戚宝山多次发生联系,最后宝山希望跟小青学法术。


旧本中,白素贞曾骗小青,说结婚后跟她七三分。在林青霞演的一部《真白蛇传》的电影中,有这个情节。后来白素贞反悔,不让她接近许仙,小青怒了……



《真白蛇传》中的小青


而小青的相好张公子,也并非《新白》杜撰,书中早有其事。你震惊吧?


好了,我想说,你知道《新白娘子传奇》是多么的扎实?而想翻拍的人呢?找找镜子吧。


刘涛拍过一个《白蛇传》,当时吵得也很多,也跟《新白》对比呢。如今,用光阴说话,谈起白蛇传,那部剧有地位吗?第一个想到的是它吗?


别以为就这一部。2011年出了个《又见白娘子》,还是台湾那边发起的,跟新白还是有姻亲的,甚至还请左宏元参与了作曲。但是……你没听说过是对的,它压根就没有上星,基本就没怎么播,惨淡收场。


其实新加坡拍过一个《青蛇与白蛇》,范文芳、张玉嬿演的,倒在CCTV-1播过,还有一定观众群,反响良好。其原因,是此剧照应了许多旧本,有扎实的故事。


而前者,就是瞎编!我没时间说了,反正那就是编剧接到任务以后,展开他的“生花妙笔”,哎呀,可有机会展示了。《又见白娘子》的编剧我看有10个还是几个,不知道怎么攒出来的。开头就是仙魔大战,画面跟“魔兽”似的。后面的剧情各种不严谨、水、无意义。然后就是法海爱上了白素贞……


可以作结了,创新,是需要的,但真正的创新是什么?是需要左宏元这样的人、《新白》这样的作品。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这是扎实的,这是遵循了艺术的正道。


《新白娘子传奇》在我心中有一个定位,它很像吴承恩、施耐庵的角色。唐僧取经的故事,什么宋江的故事,历代流传,但零零散散。而一部著作,把它定了型!此后,也就它了!


古本的白蛇传,和《红楼梦》是没法比的,你要找原著看,也会失望,文字一般。但是,《新白娘子传奇》将它提升到了一个艺术高度,感人,有情,精彩,经典。


我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如果要给老外推荐中国的电视剧,当然假设他能看懂,那么我推荐《新白娘子传奇》。


《红楼梦》,我并不推荐电视剧,第一,电视剧和原著比,有很大改编。第二,这根本就太深刻了,初接触中国文化的人,不必先看这个。


《西游记》什么的,太片面,不深入生活。


而《新白娘子传奇》既是中国的一个名著,四大爱情故事,可以代表整体的中国文化,而其中又包含普普通通的百姓故事,钱塘,杭州,开药铺。其中,(唱)词的文化、曲的文化,医药,台词中很多有内涵的中国文词、箴言良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引晓穿朱户。”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息心就是息灾。”


“得饶人处且饶人。”



印到我脑海中的一些话,我可以背出来。


那我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最后我叹息一句,创新也要冒着不为“世人”接受的风险。君不见,所谓的“新黄梅调”,真是君“再也不见”了,如今还想边说边唱地拍电视剧,很难被人接受。君不见,当年台湾的金钟奖,四不像的《新白》报成了“地方戏曲类”,可高不成低不就,和真正的戏曲比也评不上奖。君不见,其实在台湾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新白娘子传奇》并没有如大陆这么火,左宏元也亲口说,他这两年才知道在大陆受欢迎,而过去鲜有提及此剧。这是相见恨晚了……


在这些境况下,它还是成功了。不易,共勉。感谢大家。



所讲内容包含此前网友的探究成果,在此致谢


觉得不错请分享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