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K11 vs 芳草地 我们来一场“无规则国家德比”

2016-07-28 kaga 商业咔

提起“国家德比”,规格一下高到没朋友,这是皇马v巴萨、曼联v利物浦式的对决,而放到天朝,管它恒大多牛逼,国家德比就是国安v申花,北京和上海总归要各种别苗头(不好意思我代表魔都坐镇主场了)。



老领导100多天前发的这个朋友圈,是我想把两者称为“国家德比”的原因之一。很多朋友前几周听说我要去暴走北京,个个芳草地“粉虫上脑”,纷纷用尽最好的褒义词来形容、向我推荐这家店,更要命的是,很多人都觉得芳草地比K11好……很多!


魔都另一个专注发表干货20年的公众号iziRetail也发出了对芳草地项目的探讨。


几年前去帝都的时候离它开业还差3个月,错过!这次时隔4年再去,终于可以膜拜一番。(说了这么多芳草地,K11要出来刷一下存在感:当初你是怎么来膜拜我的?)


之所以说是“无规则”,因为我就是无规则,其实两家店都开业时间不短了,你只要网海冲浪一下,单店介绍和推荐的、两店比较的文章挺多,有些真的很专业很全面详细,但我就是写不出这种内容咋办?况且K11一个月会去几次,芳草地只呆了3个小时,真没法公平竞赛。但内心的悸动还是敦促我来做这一篇,所以还是用直观感受比较一番吧。


插播一条广告:

上周已经有朋友抢先写了一篇内容《气场太强|进门一抬头先拜关二爷!这是哪里?》,比我专业多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传送,以下开打:


首先说地理位置,不是什么类似“周边覆盖多少客群”这样高深的商业选址哦~只说对消费者的交通便利性。


K11地处魔都最黄金地段,连通黄陂南路站,在这个也许是淮海路上人流量最大的十字路口(少有的设置双向红灯,供行人斜穿马路的路口,我只知道还有一个是八佰伴),经K11重新改造后的香港新世界大厦,地上外观抢眼,与香港广场的Apple Store、Cartier三强鼎立,相信“后太平洋”的第四角也会重新焕发生机;地下部分,无疑也是最吸引人的一个地铁出口,总之在选址上无可挑剔。


反观芳草地,非地铁上盖,出站后根据腿长不同要步行5~10分钟左右,甚至不是位于主路口,我们从东大桥出站后走到下方红线处十字路口才得以过街,以此瞻仰了一遍芳草地的外立面。这样的建筑外观,必然是有故事的,不用借助地图,远远地就有辨识度。



所以,这一趴,芳草地获胜!你以为地理位置好的赢?那有什么意思?在受欢迎度和业界认可度相当的情况下,当然是处于弱势的一方获胜咯~虽然没有开车过去,但想必芳草地的停车系统等各方面公共设施应该也是做得够周全吧。


接下来说一说建筑,两者具有一些共同的关键词,艺术、环保、绿色等等这些理念,贯穿在建筑的设计选材中,因此这也是人们会拿这两家店来比较的一大因素。


整体外观上,芳草地的绝妙在于将街区式商业打了个包,虽然顶部采用了和鸟巢一样环保材料等技术是亮点所在,但说实话消费者在其中应该不大会太在意材料等问题,而给我更大的感受是“室内外的错觉感”,四栋建筑组成一个“路口”,被打包起来“再设计”,让消费者“从外街到内街,还在街上;从楼里到楼外,还在楼中”。至于外立面,相比内场的纵横交错,线条更显简单干练,其独特的类金字塔锥形设计本身就已经是亮点所在。



相比十年磨一剑的芳草地,K11只是在香港新世界大厦的基础上做了改造,相信大多数魔都人都知道原先这家店是何等鸟样,简直就是个典型的商业规划失败案例,正是由于基础差,才使得K11的诞生成为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当初一夜之间树起的漫威围板至今来看也都足够吸引眼球,而正式落成后的K11,既有国际一二线品牌旗舰店组成的硬朗外立面,整体结构又彰显各种流线型的柔美,大楼顶部的K11logo在夜晚更是成为魔都市中心的地标景观。




因此虽然在建筑设计完整性上芳草地貌似更佳,但我将这一票投给K11,还是之前的理论,改造的难度比新建更大,改造一个失败的场子并且成功更是值得点赞。


如果我们再微观一些,说到内部观感:


K11给到的整体感觉稍显脱节,例如奢侈品牌旗舰店与其他品牌、地下两层与楼上环境氛围的区隔较大。(香港新世界大厦说:怪我咯?)在商场内部,除了几个做外立面的大品牌外,其余部分更多彰显出小精致。如果你容易被一些细节打动,那必定会在K11中获得惊喜,例如会有歌手驻场的露台、连边角料都精心设计的休息区、或是白墙前的一个自拍窗口……类似这样的“小景致”在商场中比比皆是,加上本身就是特色的各种小型艺术作品装置,简直堪称“十步一景”。





芳草地虽然有着相似的风格,但却体现了不一样的气质,该建筑的外立面并没有喧宾夺主的野心,门面更是如同酒店般低调,然而通过相对闭塞的转门踏进商场后的第一感受,一定是令人“WOW”的!往下是下沉两层的中庭;往上是几十米的办公楼和酒店,视野得到极大开阔,会让人内心咯噔一下,关于这种情境的心理描述,体现了我极差的表达能力,大家知道那种“一格娘炮,两格扯蛋”的小道吧?进到芳草地的第一感觉,就好像是一直在一格格走,突然间一步跨了三格,嗯,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芳草地做得讨巧的地方,在于你的视野范围内总会有多个吸睛点,其实建筑本身是相对冰冷的,然而如上图中,我们能看到贯穿三个楼层的倒三角店装外墙以及上方的露台咖啡吧、远处亮眼红色的236米悬浮桥、大型的品牌广告牌、悬挂的超长直幅、错落的扶梯、还有那一缕佛光……如果说四幢建筑能组成一座“城”,那丰富的组合元素则让这个空间充满了现代感,甚至是未来感,如果你是影迷,或者想象力够丰富,会有被置入科幻电影布景的感受。



由于是街区性质,因此一个转角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视野,例如埃菲尔铁塔,相信都逃不过消费者的相机。所以这一趴我觉得双方各有千秋,因为芳草地在设计上花了多年的心思,实际拿得出手的亮点也更多,讨巧的设计让这些元素更大气完整地展现,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会觉得芳草地更好的原因。




相对而言,K11紧凑的空间,使得其只能在细节处尽可能做到完美,例如顶楼花园平台相对零售区域更为独立,只有置身于其中才能察觉。所以还是那个标准,有绝对优势的并非就是胜出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觉得两者都发挥出了顶级水平。


在品牌招商层面,由于双方商业基础、地理位置条件不同,直接比较也是不公平的。




芳草地外街的推荐品牌,让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失望”的,大家都说芳草地比K11好,我当然是带着它品牌也比K11好的期望值来的咯,但看到GAP也登上灯箱,心理落差免不了有些大,不过还好进大门后的观感弥补了一切。


而第一眼看到STELLA McCARTNEY拿的位置如此之好,也就基本给这家店定下了基调,不会有特别拔高的品牌,但可能会有很多北京市场的亮点新品牌。


事实也基本吻合,我们能看到大热品牌SUIT SUPPLY坐拥巨型灯箱位 , 也能看到ipluso这种相对小众文创品牌拿了很好的位置;能看到一些逼格颇高的买手店,也能看到CITY SUPER这样不算洋气的超市品牌在人流量最大的B2层拥有大开面展示空间。所以在品牌招商方面,我并未感受到芳草地有何特别出彩的点,单品牌好不是真的好,品牌组合得好才显功力,况且楼上尚有部分区域未开业,不知是正值调整期还是出租率有落差。




K11在品牌方面毕竟资源雄厚,要知道当初香港新世界大厦可是靠优衣库撑门面,在K11操盘后,门口几个奢侈品牌压阵,先不说定位上是否“天时”,但给其在今后的招商层面上创造了更多的便利,“能上能下”而不是“不上不下”。体量和楼层的限制反而助其在布局上减少了幸福的烦恼,B1、B2两层零售比重相对较大,楼上则以餐饮为主,通过多年的运营,不断调整品牌组合,以适合消费群体。今年随着大项目KURIOSITY的引进,K11继续发挥着自己在零售层面的底蕴和优势,将总部的一些运作模式例如O2O引入,不管成功与否,对内地商业来说都是有学习和借鉴意义的。




主观上,我更喜欢K11的品牌组合,当然这与我长期以来对其关注、各种调整营销策划等都看在眼里有关,印象分有加成。反之芳草地因为只是匆匆一瞥,不能从时间维度去感受其在品牌招商引进上的变化,因此并不公平,但都说了无规则嘛,所以此处不负责任地投给K11一票。


在谈这两个商场时,“艺术”一定是逃不了的关键词,但不论业内人士还是消费者,与专业艺术有交集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商场在艺术领域的涉足,更多是一种普及,让大众消费者能够低门槛地接触到艺术作品,提升精神生活水平。


K11在刚开业时,我个人感觉其艺术作品的植入有些仓促,大众传播度也有限,因此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更多介绍是,这是一家楼上有小猪和绿色植物的商场,环保理念得到的受众更广。而随着B3层集中举办的艺术展越来越多,以及一些超高规格的展览成功举办后,这家店的艺术理念才越来越得到认可,逐渐成为最受年轻时尚消费者欢迎的商场之一。




并且,商场凭借在艺术展等活动策划的经验及优势,屡屡呈现购物中心主题活动经典案例,我能感受到,K11的艺术造诣并非刻意为之,更多是一种“融合”感,体现在商场的各个环节,需要细细品味,不可错过。这和如今某些商场斥资搞个大型展览完全是两码事。




芳草地在帝都自然已经坐拥“地利”优势,众所周知北京的艺术氛围在国内都算是数一数二,空间优势也让更多大型作品能够得以展现,因此我们从入口处到内部商业空间,处处能很明确地感受到作品的独立性,充斥着视野。这方面芳草地当然显得更为大气,40多件达利作品的呈现成为其最大亮点之一,这与K11在直达电梯旁放上一件小装置,让你等电梯的时候也能接受一下艺术熏陶的方式不同。




类似这样的画作,我们更多只能在真正的艺术馆内才能看到,而它如今就活生生地呈现在商场的公共空间,围栏的设置让它与消费者又稍显距离感,仿佛置身于博物馆。这是芳草地与K11在公共空间艺术作品呈现方式上的最大不同。




当然我们作为匆匆过客,没有机会亲历芳草地举办艺术展,只是看到巨幅海报,并无法感受到其有大型展览时,商场整体是如何配合联动的。如果说K11的艺术是深入骨髓,那芳草地的艺术就是完美的铠甲,武装着整个商业空间。考虑到帝都优质的艺术氛围,这里就找一下平衡,投芳草地一票。


最后来聊一下细节,如此高级数的两家商场,细节处理得好是不值得夸耀的,他们是业界大多数商场学习的对象,我之前就单独写过一篇瞻仰K11的母婴室,芳草地也同样如此,因此细节的对比倒成了我们找茬的环节。



芳草地的软肋在于我太多感受到了它的宏大,大的玻璃幕环保罩、大的广告画、大的艺术作品……同样一些瑕疵也会得到放大,例如巨幅艺术作品旁,就是没有进行任何修饰的工作区域出入口,与商场完全违和的工作人员通道毫无保留地暴露,仿佛从梦境被拉回现实;又如相对平庸的灯箱式楼层导览,并且商场内也没有纸质楼书提供,毕竟这样规格的商场,我们总期望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品味,而不是简单的色块。




相比之下,精致是K11的代名词,因此在细节处理方面暴露的瑕疵就更少,虽然不像芳草地那样在会在指示系统的细节处也玩一些小趣味,但也算中规中矩。可能充不了电的手机充电区域算是一个槽点。




其实写到这里,太多的比较、硬要分出个优劣并没有什么意义,毕竟两家商场都是顶级,我做这篇内容,一方面是为了分享一下对芳草地的感受,一方面也是期望自己以辩证的视角去看这两家店。不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不现实,只是我不赞成某家一定比另一家好的观点,他们都是令人兴奋的商场,但多强烈的“热恋”也有变淡的时候,感情本身就是细水流长的事,我们对商业、商场的热情也可以尽可能地持续。看到好的亮点,多学习借鉴,期待新建成的购物中心都有自身的特色;看到别家不好的地方,也不要幸灾乐祸,毕竟谁知道香港新世界大厦涅槃成K11的故事又正在哪处上演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