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家庭卫生间的商场一般不会差

2017-08-16 kaga 商业咔

前几天有位朋友给我出了一个选题,她是一位未婚女青年,却为商场母婴室操着心,因此,我觉得有必要稍微聊一下这个话题。


长期以来一直有很多人,他们会提出各类理论,其中之一可能就是:

看一个商场好不好,先看它的卫生间。


之后,随着购物中心越来越多,越来越进步,这套理论变成了:

看一个商场好不好,先看它的母婴室。

已经有很多公众号盘点过上海做得好的各大母婴室。


现在,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我朋友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吐槽,主要讲的是:

名称方面,母婴室对育儿做出了“性别定义”,作者主张应该“去性别化”,改为“育婴室”。


场所方面,作者的观点是,育婴室不应该设在男女卫生间内,应该有独立的育婴室,这样可以避免粑粑单挑带娃时可能产生的尴尬。


以上稍微概括了一下这位知乎作者的观点,这也是让朋友带给我这个话题的始作俑者。


下面稍微聊一聊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理解家长带娃到商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

最小的可能需要哺乳;

稍大些的需要换尿布;

再大些的,就需要有个合适的独立上卫生间的空间。


第一种情况,妈妈必定是在场的;后两种情况,可能会有粑粑单挑的局面。


而母婴室之所以叫母婴室,我个人认为,它并不一定就只是给育儿做出性别定义,而是给妈妈以及娃一个独立、私密的空间;另一层含义,指的是“男士止步”。


它本身没错,但确实会带来那位知乎朋友提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家庭卫生间的概念才会应运而生。


它应该是一个供带娃家庭解决各类问题的多功能场所,至少能够实现哺乳、换尿布、小孩如厕这几个基本问题,同时爸妈单挑不会尴尬,举家前往不显局促。


很多优质商场已经在尝试这么做了,有几种做法:

一种是单一的母婴室包间,不管进几个人,内部门一锁,便能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当然弊端就是需要排队等候;

一种是有场地条件的商场,会拿出大块区域进行规划,根据哺乳、换尿布等不同的职能进行分割,这样即使粑粑单挑带娃换尿布,隔壁别家妈妈喂奶,大家各司其职,也不会产生尴尬,前提是自身素质有保障,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此类案例是新世界大丸百货,不亏是日系商场,在“服务”领域是领先的。

第三种,就是真正的家庭卫生间,它其实与第一种类似,但是是理念上的提升,也是那位知乎作者的最终诉求。


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寻找“母婴室”,甚至在询问商场工作人员的时候也会以此相称,最终并不会太在意自己进的是“母婴室”?“育儿室”?还是“家庭卫生间”?


我此前介绍过K11 B3层的WeCare:

相关阅读:《从K11到太古汇,在这样的厕所里能玩上一整天


有幸通过这篇文章,认识品牌的朋友,据说该品牌的创始人是一位德国老板,因为注重细节,因此觉得一个优质的卫生间空间,是商业乃至社会硬件以及精神文明进步的象征,这个为家庭量身定制的空间,WeCare把它命名为Family。



因此,可以说WeCare所做的工作有所超前了,但这却是我们商业进步所必须真正去履行的职责。


最后,有家庭卫生间的商场一般都不会差,但此时此刻先把母婴室做好也不赖。

我家咔小胖2岁多一点时就已经记得,那个办小猪佩奇展的商场有专门为她配备的洗手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