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GINZA SIX,如果我只有资格说一个观点

kaga 商业咔
2024-09-07

首先上几张定妆张,我试图将自己所钟爱的东京感受,通过色彩叠加融入到画面中。


银座的繁华无需赘述,可惜我没看到晚间的样子。


作为已经开业将近一年的项目,去年可谓媒体报道刷遍业内,有条件的同行们也都已经第一时间前往瞻仰过,因此,时隔许久才去的我作为一位百货出身的商业零售人,一时很难找到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越是好的项目,越是在意会,从而达成自我意识的提升。就好像你看欧阳靖rap,然后点评他的flow?是不是有些怪怪?


因此在做此文前,我看了很多GINZA SIX的相关内容,自我学习,也是为了挖掘一些自己的观点。


Part.1 关于存量改造


这一趴不会介绍这家店过往的悠久历史,以及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建筑大师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这些,都是超出我专业范畴的。


我想说的是,“存量改造”这个词,近年在国内商业中,也时常被提起,尤其是上海商业,已经到了百花齐放直逼瓶颈的时期,几乎每个一线工作者,都在说“商场太多”这个客观事实。但另一个现实是,周边区域新项目仍在诞生,老商场的改造项目也值得关注。


近日也有一位商场的朋友和我聊过关于存量改造可以做什么“具有高度”的话题,我想的其实并不是政策面上的宏观问题,而是——最好的商业应该出在最核心的商圈,而对于上海而言,最核心商圈拥有众多“可塑性”极强的老项目,可惜,似乎颠覆性的改造案例不多。


放眼几个核心商圈,只有K11是其中的典型,这也是我们的荣幸。


GINZA SIX是百货,而我们的百货正面临着严重的体验问题,当年老东家百盛的全新改造升级,颇有颠覆之势。但苦于体量有限,加上定位偏差,导致从专业角度看是出色的案例,但市场未给予相对应的回报。


而南京东路市百一店+东方商厦此次合二为一的大调,从理论上讲与GINZA SIX的楼体改造有异曲同工,但事实也证明这只是一次将两家店业态品牌组合汇总后进行重新编排的尝试。


我在看GINZA SIX改造成功的同时,也感叹身边案例的缺失。今年核心商圈的改造项目,南京东路有上海世茂、外滩中央;淮海中路有新天地广场;之后徐家汇有港汇广场,我们拭目以待。


GINZA SIX的改造,请了诸多设计大师,分工合作完成,才诞生这幅杰作。对于存量改造,我当然没资格说要怎么怎么弄。但我们可以扪心自问,类似永安公司、时装公司这类具有超久历史的商业项目,来一次涅槃是不是才更过瘾?


Part.2 关于艺术装置


商业空间与艺术的结合,同样是GINZA SIX脱不开的话题,因为视觉,永远是给消费者带来第一反馈的感受。


草间弥生的《南瓜》,被戏称是所有去过GINZA SIX人的标准画面。有朋友说,这个好像已经挂了大半年,毋庸置疑,你无法把这类艺术作品作为“节日型”主题装置来等同对待,这是艺术家与商业项目双方的互相致意。它不是要一味地博眼球,也不会瞬息万变。


比利时艺术家阿纳·奎兹的雕塑作品《天空之吻》,自开业以来悬挂在静安嘉里中心也已5年。


类似的还有芮欧百货门口的达利钟广场,等等等等。总之,如今就算我们逛上海的商业项目,商业和艺术的结合不可谓不多,在不差钱的商业地产圈,植入艺术装置并非高门槛,更多还是看怎么植,为什么而植。


你可以像K11所述,“我们是一家艺术馆,商业是配套”,也可以像有些土豪,买个艺术品仅仅就供着。


TeamLab为GINZA SIX打造的《Universe of Water Particles on the Living Wall》,位于动线深处的墙面,可惜我前往时正在维护中,脑补一下,如果“瀑布”开启,上图画面将会出现视觉焦点,从而带活该区域客流。


植物学家兼艺术家Patrick Blanc制作的平面艺术装置《Living Canyon》,位于一个楼梯空间,该区域让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久光的Yes!馆,职能类似,只是风格不同,如果不说这是艺术家作品,你可能也会把它认为是常规美陈布置。


Yuumi Domoto的画作《tami》位于3~5层的休息区,它就像一副家庭装饰画一样静静安放在那里,充满禅意,绝不喧宾夺主,在这个画面中休息区本身才是重点。


在每一层的直达电梯厅,远处的墙饰也是艺术家作品,它们来自大巻伸嗣的《Echos Infinity -Immortal Flowers-》。


以上这些仅仅是GINZA SIX中的部分艺术装置列举,你可以细想,如果去除这些艺术品,或者改成非艺术家作品,是否会影响到商场的整体格调?


是的,没有它们会让这家店的附加值和话题性减弱,但并不会给整体的美感带来决定性影响。


这就牵涉到商业项目需要如何与艺术家进行合作,艺术家又如何理解商业项目并给到契合度最高的作品。


日本原本在艺术或者说审美领域就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有充足的资源来实现愿景,这样的事不仅仅发生在GINZA SIX,在整个商业环境中都有所体现。


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有一颗“要艺术”的心而未必有理解自身商业体品牌价值的意识,在和朋友聊时,你可以见到众多希望创新的朋友会把“增加艺术装置”作为提升自身商业项目价值的方案之一。


我不是艺术家,没资格说商业与艺术应该如何结合,但也许在此之前,需要解决的是基本问题——你项目本身的核心品牌价值和辨识度是什么?


Part.3 关于规划布局


如果是完整地介绍一家店,我可能会将商场的整体规划,各楼层布局进行一下描述分析,但本文更多是谈感想,所以就不多做篇幅了,奉上商户指南,大家可以自行体会一下。


正面是感人的三维效果图,将整个商场进行剖析,一览无余,其中重点介绍了场内的艺术装置。


我们可以看到K11也是用了类似的表现形式。


反面则是个楼层平面布局及品牌列表,作为一家革新的百货商场,我们也很难说GINZA SIX在动线设计等规划上有跳脱百货的布局方式,它在环境和体验方面更为先进,但布局方面即使在国内我们也能很容易找到相似的案例。


左图是GINZA SIX,右图新世界大丸百货,即使前者有漂亮的设计故事作包装,但平面图是最好的印证,双方在布局规划上具有共性。


GINZA SIX二层该区域够惊艳,足以成为百货商场打造的范本案例。


但国内善于统装、类似SKP这样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百货商场,也难说不具备这样的质素。


品牌方面,GINZA SIX固然有众多品牌旗舰店,但在银座这样旗舰店如云的商圈,它更多是一种融合。从拥有外立面的核心品牌来看,它与我们的K11、iapm、芮欧百货、静安嘉里中心类似,这些都是上海近年的优质商业作品,也代表着如今商业项目打造的方式。


虽然植入蔦屋书店的星巴克臻选绝对是众多新闻稿中值得夸耀的重点品牌,但我个人觉得一方面前者也即将进入到内地市场;另一方面,在书店和文创领域,我们的书店品牌在这类跨界打造上做得比鞋服零售品牌要更好一些。所以,它是亮点,但我对本土品牌也更有信心。


而对于商场内部的大部分品牌招商及店装,GINZA SIX确实有着众多优质、极具日本特色的品牌资源,同时几乎每家都能呈现出美轮美奂令人如痴如醉的店装。


这些,真的只能通过现场感受,摄录打动你的部分,每个人对审美的理解和判断都不一样,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但这又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在逛店时,更多想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民需要经历几代人的历练才能达到如此审美,因此几乎没有拍什么照片。


就像我七八年前第一次来东京时,在三越就曾被一面皮具护理墙惊艳到,老板还特地让我拍下来,因此记忆深刻。此次前往,它还在那儿,但并没有见到我们自己的项目中有所借鉴和体现。


另外,关于屋顶花园,也是GINZA SIX在设计方面的一大亮点所在。我们的现代购物中心,屋顶花园也已几乎成为标配,例如怡丰城这类亲子主题的更是成为了人气标杆。


差异在于,我们在市中心少有对外开放可以登高远眺之地,这也就让位于13层能够环视天际线的GINZA SIX显得稍许特别。在商场的商户指南上,就特地标注了东京塔、富士山和晴空塔的位置,这里是商场多元化空间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景点之一。也难怪有朋友特地留言给我说一定要上到13层平台。


总之,关于这一趴,规划招商方面,我们好的商场做得也不错,并不需要太妄自菲薄;而在店铺设计方面,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好设计出现,我希望我们不要把优质案例营造出一种“网红店”观感,而是应该成为一种标准,成为打造商业应有的态度。


Part.4 关于商场辨识度


其实上述三趴,对我们目前的商业打造而言,当然有借鉴意义,但个人认为并不是最重要,而且正是因为现在好的项目很多,大家也有条件经常出国考察,所以,我反而特别怕“拿来主义”。


“这个好,我们商场也做一个。”不知道这样的话是否出现在大家日常的工作场合,但我觉得有更重要的事得先做。


GINZA SIX给到我的最深印象,是设计语言的贯穿始终,相信每一个去过的朋友,你可能不一定会逛到商场的每个角落,你可能未必记得住它的品牌布局,但你一定不会忘记它的公区视觉感受——几乎无处不在但又充满秩序感的斜向线条。


包柱


位于柱面的商户指南显示屏,甚至远处灯具的装饰框架也运用此设计元素,同时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休息公区。


上文已经出现过的直达梯厅


卫生间


墙面装饰


休息区的背景墙


统装隔断、天花灯带造型


公区通道的墙面


共享空间的整体感受


所有这些线条感,构成了GINZA SIX的视觉框架,这就如同一个人的气质,ta的着装风格可能属于基本款型、可能是嘻哈潮流型、也可能是户外运动型。


虽然一家商场我们很难用专业术语对其进行归类,但人是视觉动物,我们会说“你看三秒就知道这个人你会不会感兴趣 ”,却不大会用“听”或者“闻”。商业项目同样如此,商场和消费者交流的渠道是全方位的,本体上,还有音乐、香氛气味等,软件上的服务和细节,更是日本商场做到极致的方面,本文甚至不会对这一领域进行叙述,因为此类文章已经太多太多。


虽然全文发表了很多感想,但如果通篇只说一个观点,我会回归到最基本的“视觉方面”。通常在说商业项目时,我都会说,有好的设计还不够,商业最重要的是“内容”。虽然我们身边也不乏优秀的设计案例,但通过这一趴,希望大家能看到GINZA SIX在商场整体及细节空间上是如何将一种极具辨识度的设计元素发挥到极致的。


ta感动到了我,让我没有了立场。

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商场是美丽的,因为ta美,所以ta全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业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