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然气管输体系成为全国一张网!但新保供体系还尚待磨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财经十一人 Author 不止十一人

文 | 徐沛宇  编辑 | 国际能源网


在天然气管网从“三桶油”剥离的第一个供暖季,新的产业模式迎来了严寒考验。因为需求猛增,12月以来,中国LNG(液化天然气)价格猛涨,全国平均价三周翻番。


每年冬季都是天然气的需求高峰,而今年的需求增长曲线尤为陡峭。10月、11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环比增长均超过10%,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即使价格暴涨,多地仍然一“气”难求。华北地区某城市燃气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管道气最大缺口达到5万方/天,只能购买高价进口的LNG现货作为补充,每天因此亏损20万元。



从2004年大规模使用天然气开始,每到冬季,中国便面临气荒,这种局面延续了十余年。2018和2019年是暖冬,需求增长较慢,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足。今冬,气温骤降、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业界认为,在新的天然气调度体系和产业模式里,上中下游要加快磨合,这是避免今冬气荒的关键。


此前冬季保供的第一责任方为中石油,国家管网公司今年投入运营后,变成由国家管网公司和中石油等“三桶油”共同保供。失去管网控制权和管输收益的中石油显然不再有巨亏进口高价LNG来保供的动力,而新生的国家管网公司经验不足,且不具备为高价进口气亏损兜底的实力。多种因素叠加之下,今冬保供形势严峻。


新形势下,各市场主体都需加快建设储气设施以应对需求峰谷差。然而,城市燃气公司普遍缺乏建设储气设施的积极性。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城市燃气企业仅完成应急储气任务量的60%,如期完成储气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完善储气成本分担的市场机制,是天然气行业的当务之急。


01需求大增、价格翻番


进入供暖季,天然气需求大增。除了存量取暖用户的用气量大增,为完成“十三五”煤改气相关目标,各地煤改气用户数量亦大幅增长。同时,11月全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7.0%,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超过预期和前值,工商业用气量复苏势头明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全国生产天然气16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8%。预计今年12月到明年1月,国产天然气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为保障居民用气,非居民用户的气量已被普遍压缩。据记者了解,近期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已有多地限制工商业用气,以工商业使用为主的国内LNG加工厂负荷大幅下降。


据卓创资讯统计,12月中旬,陕、蒙地区LNG工厂开工负荷降至41.95%,宁夏地区更低至19.38%。目前,全国LNG工厂开工负荷率较11月底平均下降近两成


沿海的进口LNG接收站则增加了对管网的输气,压减槽车供气。华北、华东、华南多地的LNG接收站现已限量出货,甚至停止销售槽车LNG。


即便如此,天然气消费量仍然大幅增长,LNG价格猛涨。据天然气咨询公司来佰特数据统计,今年10月、11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分别环比增长12.5%、13.8%,超过去年同期约 10个百分点。金联创数据显示,12月22日,全国LNG平均价格为8620元/吨,与12月1日的4415元/吨相比,几乎翻番。


近期中国LNG市场平均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金联创


在此情况下,唯有加大进口LNG现货以填补缺口。华北地区某城市燃气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煤改气增多,该司辖下区域今冬居民用气从2万方/天,增长到12万方/天。


2019和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

资料来源:来佰特数据


前期对此预估不足,储气设施也不够,现在只能亏损购买高价进口LNG现货以满足居民需求,暂停供应工商业用户。


随着中国需求大增,进口LNG的价格不断上涨。来佰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LNG进口到岸价,从10月10日的5.532美元/百万英热,上涨到12月17日的12.116美元/百万英热(按照汇率6.5计算,约等于3780元/吨)。而过去五年的平均价格最高为9.76美元/百万英热。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12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各方加大供应保障,目前供需总体平衡。但今年是冷冬,一些区域、部分时段仍有供应偏紧的可能。


该负责人认为,国际国内LNG价格较快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今年入冬后气温下降迅速,用气量增长超出预期;二是卡塔尔T4生产线等LNG项目因故障停产,对东北亚市场短期供应造成一定影响;三是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此外,去年暖冬LNG价格基数较低,也是一个因素。


02新保供体系尚待磨合


国家管网公司今年10月投入运营后,天然气产业链发生巨变。“三桶油”的中游管网统一纳入国家管网公司旗下,上中下游进入一年左右的磨合期。


对于近期出现局部气荒的原因,业内有点捉摸不透。“国际现货很多、国内产量在增加,而且冬季气温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为何有的地区现在那么缺货呢?”


请求匿名的专家认为,人为因素对供应紧张的影响更大。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之后,中石油不再担负冬季保供的第一责任。新的保供体系没有第一责任方,而是由国家管网公司和“三桶油”共同负责。在新的保供运行机制下,天然气管输体系成为全国一张网,提高了调度的效率和公平度,但上中下游的衔接还需磨合,因此此导致供需偏差。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由于预期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将有助于资源供应,再加上对国内外需求增长持谨慎态度,城市燃气公司今冬向中石油等上游企业预定的合同气量不仅没有增加,还有所减少。中石油剥离管网之后,主推行合同制销售,对合同气量之外的需求没有做相应储备。国家管网公司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上下游供需出现缺口时,并没有增加供应的能力。


上中下游之间明显出现了预期偏差。中石油方面认为,失去网管控制权和管输收益之后,高价进口LNG的亏损难以弥补,要尽量减少临时进口高价气。国家管网公司认为,“三桶油”拥有上游资源,自己没有能力去填补供需缺口。下游企业认为,中游的管网调度更便利了,资源获取难度将下降,因此可以减少预定冬季用气量。


可以说,产业链上中下游都没有做好应对新保供模式的充分准备。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告诉记者,根据下游公司预定的合同气量,三大石油公司今年预订的国际LNG现货较少。局部供应紧张之后,现在各方都在补买国际LNG,但到货还需要时间。


中石化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2月15日,该公司向市场供应的天然气同比增长17.7%,其中供北方7省市天然气同比增长32.2%。中石化方面12月23日表示,旗下天然气分公司及各油气田正积极筹措资源,以“战时状态”全力保障供区市场用气。


尽管今冬出现了预期偏差,业内仍对避免气荒比较乐观。天然气资讯公司资智通连高级合伙人施宁对记者表示,独立的中游管网毫无疑问有助于快速增加供应,磨合期之后,各方将更加从容地应对供暖季。


在“三桶油”加大LNG进口力度之后,国内LNG涨价的态势已得到控制。据卓创资讯统计,12月22日,全国LNG均价环比前一天下跌2.9%。这是自11月底LNG价格连续上涨20天之后的第一次下跌。卓创资讯分析师冯海城认为,供需矛盾已得到缓解,LNG市场价格已出现拐点。不过,随着下一波冷空气的到来,预计LNG价格短期内还有一定的震荡。


03储气设施建设亟待提速


杜绝气荒离不开储气设施的建设和良好运营。新的产业格局有利于储气设施的建设运营,但也存在不小挑战。


由于中石油此前占据天然气上游和中游市场70%以上的份额,储气设施的建设责任也主要落在中石油头上。随着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下游企业和地方政府承担起更多的储气责任。


国家发改委曾于2018年4月发布两项政策要求,各地方政府要签订储气设施能力建设保障承诺书,制定天然气储备调峰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方案。此外,所有城市燃气公司都需承担5%的应急储气任务。


由于储气设施运营费用高、回收期限长、经济效益较差,各城市燃气公司对此普遍缺乏积极性。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10月底,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应急储气任务完成超过23亿立方米,约占其任务量的92%。城市燃气公司共完成接近储气设施建设73亿立方米,占其承担任务量的约60%。剩余40%的建设任务在2022年前完成的难度较大。


储气设施一般包括地上储罐和地下储库,小型储罐建设周期约18个月,地下储气库建设周期大约2-—3年。全国已开工的储气设施投产时间多集中在2021-2022年期间,短期内难以形成储气能力。



某大型城市燃气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在供暖季初期就发生供应紧张的情况,也与城市燃气公司加大采购、力争完成储气任务有关。此外,有些地区表面上完成了储气设施的建设任务,但当地缺乏有效的跟踪调度机制,一旦出现供应缺口,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调度。


储气设施要实现削峰填谷的功能,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在缺乏低价气源的情况下,城市燃气企业运营成本高企,一个中型储罐每年的运营费用就高达数百万元。欧洲一些国家在冬季需求高峰时的天然气价格是夏季淡季的两倍以上,而中国的民用气价格没有淡旺季之分。这就导致储气成本缺乏传导分担的空间,间接影响了储气设施建设。


徐博介绍说,中国的地下储气容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只有4%左右,而欧美天然气主要进口消费国的这一比例可达12%。中国还需要大量新建储气设施,尤其是地下储气库,才能应对冬季用气高峰。目前取暖季天然气供应紧张是市场平衡的一种方式,可以提高各方建设储气设施的积极性,这是中国天然气市场逐渐成熟的必经之路。


另一方面,沿海的LNG接收站也可作为冬季调峰的补充措施。用气大省广东省共拥有6座LNG接收站,是全国LNG接收站数量最多的省市。广东省在冬季不需要取暖用气,但工商业用户的用气高峰也在年底,往往也会出现供应紧张的现象。多位广东天然气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华中、华北等地今冬出现较大缺口相比,广东省内的天然气供需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尚无大缺口。


广东正在新建LNG接收站,高进口规模。同时,广东的城市燃气公司也在积极成为LNG接收站的股东,获取上游资源。预计至2022年末,广东省LNG接收站合计接收规模还将增长约两成。


施宁认为,其他沿海省份应学习广东经验,增加上游供气主体,丰富卖方资源,加速LNG接收站的投产和周转利用,让接收站更多地承担储气调峰的任务。


来源:财经十一人


推荐阅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