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储能、特高压、火电都面临新机遇!解读国家能源局“源网荷储一体化方案报送通知”

国际能源网团队 国际能源网 2021-11-25
文 | 国际能源网团队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向各省市发改委及能源局印发《关于报送“十四五”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布给出指导意见。

《通知》内容明确了五大方向:

一是落实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跨省区输电通道的作用;

三是统筹优化各类电力资源;

四是稳妥实施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

五是鼓励风光水储和风光储一体化。

01储能将不再沦为”摆设“

根据《通知》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国家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方面加大了力度,对于电力源网荷储项目,年消纳可再生能源占比在50%的和在受电端年消纳20亿千瓦的项目将成为重点。在这样的政策要求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想要满足目标,必须要配备适合规模的储能。


这项政策比此前要求新能源项目必须配10%的储能设施要高明得多。因为此前很多新能源电站被要求必须配置10%-20%比例的储能设施,很多企业为了解决成本,选择了价格最低的储能设施,很多储能设施沦为”摆设“,并没有实际应用于电站调峰。

而这份文件直接以结果导向出发,对消纳能力提出要求,在保障电网安全和消纳能力的双重目标考核下,倒逼这些源网荷储项目必须要把储能电站用起来。那么相关的项目配备储能的时候就不仅仅从成本考虑,更要从性能和安全等方面全盘统筹,对于储能行业来说,这是有利于行业规模化发展的。

02特高压利用率将被提升

《通知》第二项要求充分发挥跨省区的输电通道的作用,尤其强调了项目输电端与受电端的沟通。



国际能源网记者了解到,2019年全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平均利用率只有53%,明显低于2016-2017年的55%和63%的水平。2020年,国家电网宣布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将达1811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近5411亿元。

特高压建设投资甚高,但利用率却只有一半左右,国家此次这个《通知》发出,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特高压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要从特高压项目建设初就做好分配,尤其是受电端的需求量做好沟通和评估,确保特高压输电可以更好地解决西部风光项目的消纳问题。

03各种能源统一调配

《通知》规定的源网荷储项目要统筹各类电力要素,根据负荷和出力特点调配电源比例,原则上不用系统调峰能力,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相应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自身要有能力做数字化、智能化的电力供需分析,项目内部要自己实现电力平衡,不要指望大电网可以为项目提供调峰服务。


这种电力调配的难度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并不是说白天用光伏发电,夜晚用储能放电,像加减法那样简单。因为要实现电网动态平衡,必须要做好功率预测、用能预测等,电源端、电网端、负荷端需要做好配合,不能顾此失彼。这需要综合能源系统必须破除不同能源品类之间的壁垒,充分调动各类异质能源子系统参与资源优化配置,这样才能推动能源电力由单一化供应模式转变为多元化供应模式。

04审慎对待火电参与源网荷储项目

《通知》此次对待火电和水电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对应的关键词是”稳妥“,后者对应的关键词是”鼓励“。这两个词的差异,说明了国家对待火电的态度是相对保守的,因为如果火电大量参与这类项目,依然会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对于国家长期坚持的环境目标来说极为不利。而且此前内蒙出台文件严控依托增量火电的“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这种模式可能会被更多的省份采纳。

国家鼓励的是抽水蓄能、水电这些既清洁又有很强调峰能力的电源加入一体化项目,但并不排斥火电参与其中,不过这里面的火电,想通过新建的方式几乎不可能,更多的是利用原有的火电进行调峰能力改造,让曾经的基核电源成为调峰电源,这样是比较可行的。

文件附件:



推荐阅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