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我说谢谢你,感谢有你!把幸福传递!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 2023-02-21

连日的阴雨

让初冬的寒气更加凛冽今天阳光终于敞开怀抱让我们感受到初冬的暖意特殊的日子里在扬大校园中也处处洋溢着暖暖的情谊现在就跟随扬扬一起来感受疫情下校园里涌动的暖流吧

11月18日至22日

我校附属医院

累计派出486人次

参加扬子津校区核酸采样任务

累计采样量约7.9万人次

据悉,采样医务人员来自我校附属医院机关后勤工作人员和下夜班的医护人员。他们中,既有主任医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新职工。结束一天的采样任务后,他们还要回到医院,利用晚上时间完成白天耽误下来的本职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很多附院的医护人员都是24小时“轮轴转”。临床医技科室刚下夜班的医生和护士根本来不及休息,就来到扬子津校区参加核酸采样工作。为顺利完成采样工作,医院还紧急购置6部新手机用于扫码信息录入。



这几天,学校医疗卫生中心的王晓红老师是全校最疲惫的人之一。从17日-20日,她几乎都没有合眼。无论是同学们的外出就医,还是隔离同学的组织转运,亦或是核酸物资的分配和发放,她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几天下来,她的嗓音是沙哑的,眼睛里也布满了血丝。



在机械工程学院,一名学生由于近期学业压力较重,作息不规律,在宿舍里突发疾病。驻校老师第一时间联系医务人员前往现场救治。病情稳定后,学院老师和同学也随即送上关怀和慰问。在文汇路校区,农学院的黄同学腿骨折了,宿舍在四楼的他上下楼做核酸非常困难。学院了解情况后,专门安排核酸采样工作人员来到宿舍为他采样。在这个初冬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护目镜后的弯弯笑眼,口罩后的亲切问候,温暖着这间小小的宿舍。
黄同学的舍友还主动承担起帮他打饭的任务。宿舍窗内欢声笑语,暖流涌动。疫情下的每个人看似形影单只,其实身边总有无数的人在陪伴。
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党员教师突击队最早响应发挥专业特长以一身白色战甲冲锋向前 护卫同行
“老师你好!因为疫情我在宿舍无法出去,是否可以请志愿者帮忙到图书馆,帮我把考研的书拿回宿舍?”在11月21日中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马文龙老师收到学生发来的短信。作为青年博士教师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马文龙立刻通过微信群把消息告诉了其他教师,大家自发组织、迅速行动、在线收集了10多名同学们的取书需求,并很快将100多本书籍、讲义等资料送到了同学们的手中。各学院老师们化身搬运工,将数不清的书本全部交到了备考同学们的手中。

热气腾腾的食堂中,阿姨大叔们一直在忙碌。从天还没亮一直忙到天黑,虽然比前几天好了不少,但是每一名食堂员工仍然需要平均工作十六七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让每个人都感到疲惫。作完成后,将桌子一拼,被褥一盖,这便成了一张简易的床。连日来,300多名师傅就在这些简易床铺上休息入眠。校园里的温暖故事还有很多维护秩序 搬运物资 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身先士卒的他们是如此耀眼在他们坚定的目光里有着春的光景
他们的逆风而行让同学们更加安心他们的义无反顾让同学们倍增信心一次次敲门一声声呼唤一笔笔记录早晨的核酸检测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在清晨凛冽的寒风里当太阳都还睡眼惺忪时他们已经屹立在前方将一切准备就绪核对数量 打包分发十指挂满 来回搬运饭点时分的万份盒饭在老师和志愿者们认真细致地分配后被精准送递至被管控的宿舍他们用点点星光汇聚成冬日里的暖阳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刻物业的消杀人员又行动起来每人身背几十斤的设备和药水保证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消杀完毕旅烹学院的老师们为工作人员送上了暖心的问候

纵寒风狂傲终会在暖阳面前消失他们努力的每一个瞬间都一笔一划镌刻在这段难忘的时光里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谢谢你END



往期推荐

倒计时18天 备考指南待查收!

我们,共同守护扬大!咔嚓!一键截取我扬美景

👆点击图片查看👆


编辑 | 蔡张佳 孙斓月

文案 | 曹月红 陶雨兴

采访 | 钮溢

素材来源|附属医院 社会发展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农学院 电力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商学院 旅游烹饪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校对 | 徐铭仪 袁宸萌

审核 | 虞璐 王贵洲

转载需私信后台并注明来源「扬州大学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至邮箱:yangdaguanwei@163.com

谢谢你们,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