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亲爱的安德烈》值得两代共读的书

2016-05-08 龙应台 无书



曾被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深深的感动,感动于这位伟大而深情的母亲,能用一颗尊重、包容的心和她的孩子们共处。母亲节,拿起的第一本书就是《亲爱的安德烈》,像一部长篇的连续剧,从孩童阶段看到了青少年时期,一页接一页,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不管是竭力控制自己却还是与父母争吵的我们,还是对待孩子百般无奈的父母,都会在争吵中肆意的怒骂,之后又在疲惫中无力地哀叹。一直觉得,对于我们,这仿佛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而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日益长大的岁月里,这永远会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深深的沟壑。


直到看到龙应台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看到她努力地想要了解这个十八岁的儿子,在这位母亲想要填补那深深的沟壑的同时,她用她与安德烈的36封家书,深深地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父母和孩子。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平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的——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出生差异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上世纪50年代,来自一个渔村。她的儿子80后,台湾和德国混血,生活在德国。龙应台的18岁,1969、1970年,住在人车杂踏、鸡鸭争道,只有一条窄马路的海边渔村(当时台湾也属“第三世界”)。白衣黑裙,准备考大学,对阿波罗登月、中国文革一知半解,外边的世界不存在。安德烈的18岁,踢足球,和朋友酒吧聊天、讨论《华氏911》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正义问题,准备考驾照、去旅游和学中文。音乐和美术对龙应台来说是知识,不属于内在涵养,自觉有美的贫乏和对生活艺术的笨拙。而安德烈一代人,在舒适、有教养的家庭长大(龙应台和安父亲都是博士),网络使其拥有广泛的知识,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爱。




文化、价值观差异



从他们的对话里,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是成功的,母子收获了巨大的幸福。龙应台对“中国”和“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反台独、反独裁、反强权,追求民主、关心民生,厌恶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唤公平正义。在给儿子的信里,她对“贫乏”、“愚昧”的渔村娓娓道来(“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她对故土台湾爱的深沉。在一些话题的讨论中,她多次提到大陆见闻,关于将来,说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饭馆里,16岁的从甘肃山沟小村里出来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赚两百多块,寄回去养她父母,安德烈说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龙应台就问:“安德烈,那16岁的女孩,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吗?”回想自己,龙应台说:“18岁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没进过音乐厅和美术馆,不知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对于享受和物质,带有几分怀疑的距离”,爬黄山的时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边水泥、一边食品,早晨4点出门,黄昏爬到山顶,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担压出两道深沟,一天挣30块钱。她说:“安德烈,30块钱不到3欧元,不够你买3球冰淇淋,山顶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个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难呢?”她讲黄山少年,看得很激动,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动容了。




从安德烈的信件中,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间的差异,教育、意识,很多方面。比如,他们长于理性思考,而我们重情感抒发,他们会积极参与、干预现实,而我们更多是旁观。18岁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讨论的内容在我们看来是不用讨论的,没什么好讨论或者讨论不出什么,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们不会思考,也不会想去思考。我们依赖长辈、领导,我们相信权威,我们从众、附庸。就香港选举时间表出台问题,安德烈置疑香港游行人数的少,在他看来,争取小小的本该的权利,为什么不发出声音呢?龙应台是呼唤民主的,她在游行之列。当然,一些问题上,安德烈跟我们一样顾虑、烦恼。“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确定不太可能有你们的成就,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无书君完全赞成龙应台,但事实上只有少数的人不是被迫谋生。以龙应台的这一段文字来看,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世上还是有这么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的身上呢?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顶尖中的精英,不断的期许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这或许就是变相的施压吧。但……就放任着他一事无成、游手好闲?不!所有的母亲都会担心,会紧张。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亲的为难之处。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母子两透过咖啡馆看中欧文化,更确切地说是香港、台湾和欧洲文化的迥异。安德烈认为欧洲的酒吧和咖啡馆具有很深厚的欧洲文化。人跟人愿意花时间交流,坐下来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聊天而聊天,在欧洲生活很重要的一种生活艺术。而在香港上大学的他,却感觉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在餐厅、咖啡馆或者酒吧里会面,也不过是为了在行事历上打个勾,表示事情做完了,很少看到为了聊天而聊天,为了友情而相聚的。龙应台把香港的咖啡馆和台湾的咖啡馆做了个比较,认为香港的咖啡馆宽敞明亮,可是大饭店中庭的咖啡座,给人精雕细琢的“高级品味”,没法融入本地人的生活,而台湾的咖啡馆光是一个买咖啡的地方,它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你看不见摸不着的集团开的,小馆里处处洋溢着小店主任的气质和个性,是一个荒凉的大城市里最温暖的的据点。



有趣的是,书中也收录安德烈的弟弟菲利普写给安德烈的一封信,弟弟反对哥哥认为香港没有文化。菲利普说他喜欢香港胜于德国,在香港的周末,放学了可以和朋友去闹哄哄的点心店,吃烧卖虾饺肠粉,所有的人都用吼的讲话,可是你很愉快。他觉得香港市一高二十四小时有生命的城市,永远有故事发生,在香港比较容易结交朋友。


可以说,母子仨在书中谈论得最多的是两国文化的差异,他们通过《缺席的大学生》、《下午茶式的教养》列举欧洲人、香港人和台湾人的游行,反观彼此文化,也很耐人寻味。




代沟与独立


代沟,永远存在于父辈子辈。书中《第二滴眼泪》描述了这样一个小片段,龙应台带着两个儿子到演艺中心观看《Sound of Music》音乐剧,这是一个曾风靡中年父母们的世界,满心期待儿子们的认同,事与愿违,儿子们强烈要求中场离席,不愿再观看。儿子后来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虽然最后归结为他“太甜”,无书君认为,这就是代沟。代沟的冲突最激烈的莫过于儿女们发出的“独立宣言”,这对于一个亚洲母亲来说,龙应台给儿子们的自由相对充分了,可安德烈说: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把我当成一个十四岁的小孩,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一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母亲愕然。


菲利普给了她更多的启发:妈妈,你有么有注意到你的华人朋友的特征?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儿子们的独立需求,看似代沟问题,实则深层的文化差异,在欧洲,年龄是一个人独立的标杆,而在中国,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父母身边,就是“小孩”,你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都是由“大人”代为发言。这又是母子对话的另外一个震撼。




恋爱与失败


在安德烈写给龙应台的第十封信《烦恼十九》中,安德烈对她的母亲讲述了他的恋爱心情。他写道“我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坠入’,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失恋。有时候我在想,怎么老是被人甩了,搞不好我有问题?”然后他向母亲诉说自己又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是女孩喜欢的人不是他,而是一个他认为并不优秀的男孩。他因此感到很痛苦。


龙应台没有给安德烈直接的安慰,而是给他讲了歌德和他第一次爱上的女孩夏绿蒂的故事。歌德不断地恋爱,不断地失恋,不断地创作。从《少年维特之烦恼》到老年的《浮士德》,都是歌德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下的一个又一个勾。龙应台借伟人的故事告诉安德烈他的失恋经历,他的手足无措,他的失败感即使是像歌德这样伟大的人物也一样经历过。在信的最后她写道“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希望你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


当时看到这段话特别有感触。于是写了这样的读后感:我们总是在告诉孩子们那些他们没有经过的结果。总是忘记了这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经历,而不是他们的。其实,我们在他们这个年纪,也不曾被这些道理说服过。所以,应该允许他们跌倒,只希望他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只希望阳光照过来,只希望父母的我们可以陪伴他们信步在追寻阳光的路上!只希望能为他们掀开遮挡,让阳光来得更猛烈些!



体验生活的快乐


书中的第28封信“给河马刷牙”中龙应台给安德烈上了一堂人生中很重要的课,她对安德烈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到动物园里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感,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体验生活,你就会快乐。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是啊,我们总是在追逐金钱和名声,树立错误的职业观,好高骛远。不明白“工作”的真正意义,我想使你快乐的工作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精彩片段




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一无所知。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你——身为母亲——能不能理解、受不受得了欧洲十八岁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能,我就老老实实地告诉你:没错,青春岁月,我们的生活信条就是俗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只有伪君子假道学才会否定这个哲学。

  

——安德烈2004年10月25日致龙应台信

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尽速回信。

  

——龙应台给安德烈的电邮

能不能拜托你,不要只跟我谈知识分子的大问题?生活里还有最凡俗的快乐:“性、药、摇滚乐”当然是一个隐喻。我想表达的是,生命有很多种乐趣,所谓“药”,可以是酒精,可以是足球或者任何该你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摇滚乐”不仅只是音乐,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品位的总体概念:一种自我解放,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不可知的敢于探索,对人与人关系的联系加深……

  

——安德烈给龙应台的电邮

妈妈,你跟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安德烈2007年8月23日致龙应台信

我让女儿读您和安德烈的通信,然后在饭桌上有很多讨论和激辩。谢谢您给了我们母女彼此沟通感情的机会。但我很渴望知道一点安德烈的成长背景以便正确地理解一些文化分歧。


  ——上海读者YU致龙应台信

我是多么地享受你和你母亲的对话。而且,我是多么、多么地羡慕你和自己的母亲可以这样开放地沟通。……我非常羡慕你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我的母亲,基于对我的“爱”,已经和我断绝了沟通。她认为我放弃读商而学艺术,是自甘堕落,是辜负了她。即使我打越洋电话给她,她听了一分钟之后,就想挂掉。我今年三十七岁了,但我的母亲把我当十七岁看待。


  ——加拿大读者余意致安德烈信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了:他把写作当作“玩”,我把写作当“事”。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出现对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他对我嘲笑有加,我对他认真研究。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龙应台一直是很喜欢的作家,《亲爱的安德烈》则是她“人生三书”系列中的第二本。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共同写成的家书,然而,说是家书,整本书的重点却是在写两个人对某些事件的思考,其延续了龙应台一贯的风格:理性中潜藏着温和,感性下又掩盖着冷静。


龙应台和安德烈,他们是相互学习的人,双方的年龄和成长背景的不同注定了双方对待事物思考的角度不同,甚至是人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无法弥补的差异。但这本书的精彩也正是在于两人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让读者了解到对待一件事情的多重角度,并在阅读同时产生自己的领悟。然而,他们还是母亲和孩子,书中也有母亲对孩子平凡而又充满爱意的关切,有他们的共同回忆。从一句开导,一句叮嘱中都能感受到龙应台作为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我们一起来对比一下母子两人间的观念冲突。




角色:妈妈

在安德烈还小的时候,龙应台的邮件中体现的,是她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这世上任何事都紧跟着一个东西叫“后果”跟“责任”,不能不面对的。别以为那么简单。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做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角色:儿子

可是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安德烈,却有着不同的思维:


成年人锁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又掌握订定游戏规则的权力,所以他太容易自以为是了。


如何去认识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经过时间的筛子,泥沙被淘汰,金块被留下,留下的就被叫做经典或古典


关于工作和学习,他们有着这样的讨论。

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父母眼中的孩子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甚至于工作之后经历的一个个项目,一个个公司,我面对了一次又一次的别离,怎么样去面对这样的别离,龙应台这样说:


你毕业了。好几个镜头重叠在我眼前:你从幼稚园毕业,因为不了解“毕业”的意思,第二天无论如何仍旧要去幼稚园。到了那里一看,全是新面孔——朋友全不见了。你呆呆地站在门口,不敢进去,又不愿离去,就站在那门口,小小的脸,困惑、失落。“他们,”你说,“他们,都到哪里去了?” 然后,是上小学第一天。老师牵起你的手,混在一堆花花绿绿、叽叽喳喳的小学生里,你走进教室。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 在那个电光石火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以后,这样的镜头不断重复:你上中学,看着你冲进队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国游学,在机场看着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着你回头一瞥,你却头也不回地昂然进了关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毕业,就是离开。是的,你正在离开你的朋友们,你正在离开小镇,离开你长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时也正在离开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种永远的离开。 当然,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不为父母的时候,无法体会“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这是怎么样的感觉,而当我们成了父亲、母亲之后,每次读到这里,都已热泪盈眶。




青年人读此书,则龙应台可以给他们以指引。她成熟的思想,蕴含一种温润而不可抗拒的力量,引导你用一双更有智慧的眼睛看世界,让你更加理性。而安德烈则会给你带来同龄人的思考方式,有其闪光点,且更容易接受。


若是有家庭的人来读,则可能会从他们的沟通方式上获益。可以看到,龙应台不是在告诉安德烈应该怎样看待问题,而是告诉他自己的想法,聆听他的想法,并尊重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如同空气一样潜移默化地帮助他成长成熟,两人的距离也因此被拉近。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值得两代人共读的好书,年轻人开阔视角,成熟的人品味家庭沟通和交流的智慧。它用一种平静的文字淡淡的描述着母亲与孩子的心灵之旅,却在我们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转自《亲爱的安德烈》和无书笔记 ,编辑无书

(本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无书,回复安德烈即可获得《亲爱的安德烈》 电子书。

- END -

如想加入无书充电团可先加悦读个人微信:nonobo-crystal,投稿69241356@qq.com

无书网——社会化学习社区,收集分享读书笔记,构建个人知识管理和学习网络。

更多精彩关注!


无书网:http://www.nonobo.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