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ocket是如何用20个人拿下2000万用户的?

2015-11-17 Lorrie 硅发布

我们在硅谷@为您报道最前沿趋势


独立、敏捷的中美科技观察,硅发布微信号Guifabucom


以下是硅谷顶级风投 First Round 社群平台 First Round Review 对 Pocket 创始人 Nate Weiner 的专访。Pocket 支持用户将希望阅读或一时没读完的网页保存,随后在不同设备阅读。这个故事证明了团队大小不等于公司影响力规模,也解释了一个小团队是如何做到“四两拨千斤”服务于巨大用户群的。




如果有一种“精神性动物”可以代表 Pocket,那么它一定是“美国大蚂蚁”。就像这种厉害昆虫,这家创业公司也能承受几乎是比自身大几百倍的重量,目前它已累计注册用户 2000 万,这些用户大概保存了 20 亿文章和视频,而这一切的幕后支持者,只有 20 名职员。


这种超自然能力和效率的中轴,就是 Pocket 创始人兼 CEO Nate Weiner。Pocket 刚走过第八个生日,但差不多前四年时间,公司只有 Weiner 一个人。他靠自己建立和设计了 Pocket 网站、API、iPhone App 和 iPad App,还成功应对了首个几百万用户量级的支持需求。


几乎是在第四年,Weiner 才决定融资将自己单人作战模式转变为团队。这时他遇到的问题是:到底需要多少人呢?对一个一夜之间就能做出第一版 Pocket 的人来说,5 个人的团队再多不过。


“最先 Evernote 想竞购 Pocket 时,他们差不多 60 个人。我其实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有那么大一个团队,60 个人都在做些什么呢?一个人能干的事,为什么要 10 个人一起做呢?”Weiner 说。为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Pocket 现在正搬往新办公室,年底打算把规模扩张到 24 人。“成功”显然已改变 Weiner 视角,至少是改变了一点点。


但他仍坚持认为:Pocket 早期小规模运作模式,是其今后长远稳赢的关键。哪怕是现在,他也不想有任何突然性变化,冲淡公司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核心,那就是:专注与信任。下面,Weiner 为我们分享了如何保持一个小规模团队以及为何这是无价之宝。


集中火力


就像任何一个创业公司,Pocket 也在天花乱坠的一系列机会及不断做优先项筛选中,挣扎着保持“聚焦”。但和大部分企业不同,它将自己屈指可数的员工,看作是专注的一种手段,而非“局限”。


今年第一季度,Pocket 议事日程上有 20 多个项目,也就是说,项目总数比他们员工人数还多。但一季度结束时,Pocket 只完成了四分之一。


事实上前面一段时间,因为左右逢源的东西太多,整个团队感觉被打乱,有点失去方向,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效率。


“这种感觉并不好,”Weiner 说。“然后,我们接到一个‘华盖计划’:Mozilla 想在所有版本的火狐浏览器上安装 Pocket。这个大事件迫使公司把所有精力集中于此。这突然让我回忆起原先只有五个人时,我们是如何齐心协力共同攻破一个目标。所以,我们很快集体把项目完成,而这笔交易,实际上也把我们使命往前推进了一步,那就是让更多人能进入他们想稍后再看或稍后再享受的内容通道。”


对任何公司,“注意力争夺”都是持久战,几乎永不停止。Weiner 回忆:“如果我们是个大点的公司,很可能就会想:先给每个项目找个头,然后让这些头各自去分配工程师并推进事宜,但有限资源,反而让我们能对整体局势做更深入且快速的反思,并对优先级筛选更为严格。”


事情的结果是:随着每个人都把精力集中到火狐项目,Pocket 做得非常快,产品质量也大有进步,员工们很受鼓舞。接着,他们又一起开展另一项目。Weiner 认为:这样比起分而治之,将项目清单分配给不同人一个个攻破,要更有势头、协调性,也更有能量。


“我理解稍微大点的公司不能照搬初期公司模式,但有这样一种敏锐、活跃的本能意识是很重要的。”他说:“就我个人,我非常需要这样一种专注去逼迫自己。事实上人越多,效率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对一支小团队,你几乎很难做到不专注,你几乎是不断需要避免去做你未来想做的事,而意识到专注现在任务才是关键。”


对任何规模的公司,Weiner 建议:以每季度计,把整个团队锁定在当季最重要项目上:“到底接下来 90 天,是什么会让公司业务发生变化?找出它,然后确保尽你所能到达目标,接着,再跳到下一项目。”


现在 Pocket 正将每个项目期限缩至 30 天。“我不能告诉你六个月后 Pocket 会是什么样,但我们总将精力集中方式以月计,小团队可以让我们以这种状态来运营。”


企业文化


作为早年唯一员工,Weiner 即是 Pocket 文化奠基者,又是它看管人。虽然他知道最终肯定会不断有新人加盟,但他绝不想丢掉这个早年引领他成功的方向盘。


构建 Pocket 这些年,因为人少,Weiner 能让企业文化更集中。当然,还因为这个文化本身不是一个模糊概念,它的内涵就是:信任、斗志以及主人翁心态。


Weiner 曾花多年探索和提炼出一个观点:创始人和企业文化关系,严酷得就像一家创业公司去寻找它的产品市场契合度。行业里也流传这样一句话:一家创业公司 80% 文化,实际上是由这家公司创始人奠定(他们的个性特征)。


若说到企业文化,它更像是炖好的一碗浓汤,而非沙拉。最开始,你要将原料从很多选择中挑选出来,放入锅中,用小火微炖。接着尝一口,味蕾会告诉你它传递出的质地口感,或是恍然一悟,反应过来还缺点什么,而不是一开始就把所有东西都捣鼓到一起,然后搅拌。


这来之不易的“清晰度”,Weiner 也把它充分用到了团队扩建和公司技能多元化扩充上。“所有公司开始时都可能感觉很难将一件事做到完美或达到一个高水准。举例说,我非常需要设计部协助,而我们设计部负责人 Nikki,是 Pocket 最早员工。我自己有网络工程和经营产品经验,如果我们要生产一个好产品,那就需要她的设计和支持。她将版面变成黄黑色系,我觉得很好看,至今 Pocket 也是这个样子。在公司最开始,雇佣一些能和我一样,可以为 Pocket 增值并很珍视这一职位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Weiner 不仅要挑选自己信任的人,还要考虑这些人在没有自己情况下是否能独立决策并运营团队。在一个小规模公司,这样的契约和共同世界观的形成要比在分阶层团体中更迅速。


“作为技术上的创始人,要把网络工程这块放手是最难的。”Weiner 说:“早期时我记得后台有个问题,我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团队人听到后,到旁边一个房间把问题解决了,他们用的方法比我提出的好得多。从那时起,我就意识到是时候放一点手了,当我们互相信任彼此认同时,结果往往可喜。”


充分运用好“外力”


小团队可以利用规模优势,去强制自己聚焦并更好地在团队逐渐变大时保护好企业文化,但这种好处,只针对内部;不过,对外部产品的拓展,小团队实际上也可以通过以“不增加员工”方式实现扩张。


“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你平台带你飞;二是通过你用户带你飞。”Weiner 说:“保持小规模的好处是:你永远会找到一些方式去挖掘你公司之外的人的力量,而这也就是 Pocket 发展方式,通过我们自己平台和我们高忠诚度用户,实现 Pocket 产品的传递和企业增长。”


利用你的平台带你飞


早期 Weiner 把 Pocket 植入到网站的各个角落,目的是尽可能让更多用户能在各种设备流畅使用产品,这也意味:Pocket 的 App 需要做到非常灵活并具备可拓展性。


因为没任何销售与市场团队,Pocket 将 App 做得简单明了,以致很多公司都在学习效仿,并主动将其整合,而这也反过来使 Pocket 用户呈指数级增长。迄今为止,Pocket 已完成 2000 多个应用植入,包括火狐、Twitter、Flipboard 和 Kobo 等。


Pocket 现在正谋求通过自身平台以最快速度增长。摆在 Weiner 面前的是一打机会,但各种机会远不止眼前这些,多到靠现在 Pocket 团队,哪怕是增加到两倍人马,也无法完成。作为一个小型飞速发展的公司,你可以大肆招兵,也可以选择依赖自己平台。而如果你选择后者,也许你需要听听 Weiner 建议:


1,极简、极低


Pocket 决策时主要靠一个问题做判断:如何用最简单方式让其他人卷入?举例说,一般创业公司都会分享自己 API,但 Pocket 更进一步。“我们建立的 API 和我们公开的一致,但你能做到只需让对方写几行代码就能帮到自己吗?”


数年前,Weiner 在开源软件 Sharekit 帮助下接受了这个挑战。“我尝试着编写一行代码,这样人们就可以把 Pocket 嵌入到自己苹果手机 App 里。现在,任何公司都可以导入这行代码,Pocket 的 App 就可以分享进像 Twitter、Tumblr 和 Facebook 这种应用。


我们使出了全力,为帮助我们伙伴将产品变得更简单方便。“如果 Twitter 跑来说也想引进 Pocket,但要花 1 个月时间,那我们肯定会感到困惑,我会觉得它其实根本不想做这件事。”


记住:不想让别人白费力气,首先就要确保自己这端简洁明了。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让别人拿到就直接用,那根本就不会有什么费闲功夫的可能。


2,用结构化整合方式自助


但允许其他公司在它们平台更简单构建应用只是第一步,当他们合作伙伴能独立完成这一过程时, Pocket 的规模化增长就开始了。“我们在没有任何专属商业开发人员情况下已经完成 1000 多次应用集成。”


因为 Pocket 十分简洁,合作伙伴想集成它应用就变得非常简单,做为一个小团队,这样设计 Pocket 是必须的。“Kobo 和火狐的两个单子能谈下来,都是因为我们让他们能很容易上手并实现自助。一开始,Kobo 给了我们 2 个月,如果我们 12 个人的团队要从头做,那这桩生意谈不下来,但我们却能直接给出我们界面,所以 Kobo 仅花 14 天就把事情搞定了。”


集成 Pocket 过程中,最理想状态是:这些公司不需要 Weiner 团队就能自己完成。Pocket 发现,他们用户有在要求其它公司整合 Pocket,这促使其他公司注意到 Pocket 并紧跟步伐。


“我听到很多人对一个 App 的第一建议就是赶紧植入 Pocket。而当其它公司发现自己能自行集成,通常会非常开心。”Weiner说:“Facebook 就是这样植入的,我当时一点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


3,与大的战略合作方通气,并持续保持透明


但上述两点并不意味可以完全放手创业公司的运转。事实上,Pocket 一直让自己能被那些可以从它产品中受益的战略公司嗅到。


拿与 Firefox 合作举例,Pocket 在两者间建立了一种分享氛围,不断分享自己的故事、数据和新形势,从 Pocket 服务信息到用户使用的设备制造。Pocket 希望合作伙伴能真正了解自己,并且自己能提供相关证明,然后有一天,Mozilla 就打电话来了。


记住:当你平台得到一个 App 或公司的集成,就意味生意结束,但这时官方合作关系却开始了。对 Pocket 来说,倡导“高度透明”是它留住合作伙伴的关键。


“我们尽可能多地分享,而从不将数据藏着掖着。当苹果和谷歌在为市场份额努力时,我们会告诉它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一切。”Weiner 说:“作为结果,我们很容易就能让生意发生,当人们想解决用户先保存后阅读需求时,他们很清楚应该找谁。”


对精益创业的小团队,这些方式能增强外部合作方为你做延伸性运营的道路:销售、技术以及商业智能。而在 Pocket 案例,它的平台集成要足够简单、自助就可以实现,同时一旦新集成发生,就将对所有合作方有益,因为他们获得的是不断增加的充沛数据。


“下一步是如果利用我们的用户基数,当我们有数百家合作公司,我们就有了数百万用户,”Weiner 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将如何服务这些用户,并让它们帮助我们做更进一步提升?”


让你的用户带你飞


Pocket 找到了一种非同一般的网络内容使用方法。一些用户发现某个 App 里的内容不能被保存在 Pocket,他们就会抱怨:这是怎么了?我们还活在原始社会吗?”


小型创业公司不该丢掉类似机会。对于 Pocket,那就意味:用户愿意为公司产品发展伸出援助之手。Pocket 的用户实际上是在用两种方式提供支持。


1,不要再单纯发布产品测试版,而是与用户互动共同创造


当 Pocket 起家时,它的哲学是,给用户无懈可击的产品。团队发布产品前会想方设法完善每个细节。起初,Pocket 是“瀑布式”产品,一年才搞一次大产品发布,然后潜伏 6 个月研发一些好产品,再一次发布。这样的发布效果很好,而且 Pocket 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多。


然而,当产品被验证确认为市场所需,“完美主义”不仅是敌人,还会限制公司发展。“Pocket 以 App 体验出名,”Weiner 说:“我们想保留这个优点,但重点还是如何从‘埋头挑小错’转到‘打开市场’,实现成长。而要做到这点,作为一个小团队,就不仅要让用户受益,也要把用户视为协作者。”


每个创业公司都需要在“完美主义”和“发展”中做选择。前者稳当,后者则是一个动态过程。请聪明地做决定。


这意味着和用户有更多互动。让用户参与到产品改进中,不仅是打开闸门,还需要重建你团队工作方式。Pocket 提升了产品发布周期,以和用户有更多接触点。“5-6 周发布周期,意味只有几周冲刺准备时间。对团队而言,这和之前的工作方式有天壤之别,也是公司文化的一种转变。”Weiner 说。


使用得当的话,一个测试版本可以给团队带来非常好的反馈,并让用户直接产生价值,即便你没雇佣更多人,你也会觉得你拥有更大力量达到里程碑式发展,并对飞速变换的市场有更多洞察。


“最后一轮融资后,我们设定了一系列重要里程碑,尤其是从平台之外获得更多补充。我们很明确,我们想在外部验证,我们越早完成越好。测试版本渠道是 Pocket 前行方式,也是我们用户进入 Pocket 的方式。”Weiner 说。


2,使用调查问卷,从用户中的“项目经理们”处学习


开始时,Weiner 对 Pocket 用户的积极性和忠诚度感到震惊。“我总是被粉丝的狂热和直言不讳打动。”Pocket 不只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反馈,还用这些反馈来直接指导产品路线图。


许多创业公司将调查问卷用作一种用户参与手段,但却把调查结果当作副产品随意对待。记住:不要只是听,还要真正听进去用户说的内容,并关注如何做。“我时刻提醒团队,要透过结果去看内藏的核心。”Weiner 说。


当用户对一个障碍进行反馈,多数时候,他们其实已经给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Pocket 现在有“我的列表”和“推荐”这两个置于 App 顶部的标签。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希望在两个列表间滑动,但许多用户没法一直将手指放在屏幕顶部。


“这很有见地。”Weiner 说,然而,你同样需要考虑 Facebook 或其它那些新功能可能不会被大量用户发现并同时这些人也都拥有同样问题。如果你贸然使用第一、第二或第十个解决方案,你就会错失对可实施需求点的完全掌握。”


3,用户调查时需牢记三个秘诀:


  • 将你的用户分类。Pocket 将用户分为“偶然的”、“核心”和“非活跃”。团队给每个分类用户都发去调查问卷,以确保是从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中了解信息;

  • 降低参与门槛。Pocket 确保它调查问卷很容易就可以做完,通常不超过 5 分钟,甚至更短,多数情况下更倾向经常性发放一张 2 个问题的问卷,而不是偶尔发放一张 10 个问题的问卷。

  • 多重情境下发放问卷。Pocket 持续对多种情况和如何调查用户进行尝试。与多数 App 一样,他们设置了一个被动渠道的反馈按钮,或是一封电邮可以捕捉到那些不是每天都点开 App 的用户。并在 App 五分钟无反应后,它会弹出一个实时聊天窗口,问:“嘿,一切还好吗?”

上述方式就是为什么尽管团队不大,Pocket 却一直在扩张。然而,由于塑造未来方面,Pocket 的用户越来越活跃,所以他们实际上也是在影响着这家创业公司成功的定义。


“回想起融资前,我不断强调为‘稍后浏览保存’是一个需要内置到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系统级特征。人们对我说,那永远不会发生。几年后,我们内置进了 Firefox,”Weiner 说:“我们已经成为第一个创造一种不论在任何 App 或服务上,都可以捕捉你发现并想存储的东西,同时与伙伴们分享使之公开,然后就是创建一套神奇工具来浏览内容。这给了我们在信息浏览方面不可思议的洞见,并很快迎来新挑战。下一个目标总是有的,但驱动我们的是同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帮助人们获得外部所有很棒的东西?”


对 Pocket 或任何创业公司,有力解决一个宏大、雄心勃勃的目标都是关键。“现在,我们真的希望尽可能扩大平台规模,影响到尽可能多的人,”Weiner 说:“我们希望他们不仅仅享受到我们创造的,还能帮我们发展它。如果每个 Pocket 员工都有 100 个伙伴和数以百万计的用户来帮助,我们就有实力让我们的目标发生。”



长按二维码,关注硅发布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