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皇族后裔却一生清贫,为中国做的事让整个日本震惊,这个老了躺在医院走廊无人问津的人究竟有多牛?

2018-01-26 不一 视觉志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视觉志


你认识这个躺在医院过道里的人吗

图片来源:@小古董杜


你知道这个面容沧桑,胡子凌乱

像是流浪汉一样的老人

却是皇族后裔,中国的“国宝”吗?


你知道因为他

一个埋葬了700多年的秘密才得以揭开吗?


他叫 叶喆民


2018年1月2日,叶老永远闭上了双眼

他安静的离开,没有打扰公众半分

但他的故事却不该就这么被遗忘



1924年叶喆民出生于北京

他是清代叶赫那拉氏的后裔

更是乾隆皇后的后裔

京城八旗子弟的贵胄


叶喆民的父亲为叶赫那拉·麟趾

后开始使用叶麟趾这个名字

他没有死守已衰败破落的家族

或者成为一个纨绔子弟

而是通过学习考取官费留学日本

回国后担任中央美院教授

更终其一生投入到中国陶瓷的研究上

是中国陶瓷文化研究的泰斗


叶麟趾(中排左起第四)和其他教师

前排左起第三为徐悲鸿,前排左起第四为齐白石


叶麟趾首先发现了定窑

其所著《古今中外陶瓷汇编》

填补了当时陶瓷学术研究的空白

更是让整个日本古陶瓷研究学者

“晴天霹雳般”震惊不已


受父亲影响

叶喆民和弟弟叶广成,妹妹叶广蓉

从小就开始开始接触学习陶瓷

但当弟弟妹妹下决心未来投入到陶瓷研究中时

叶喆民的志趣却是书画


前排:叶母谭氏夫人,叶夫麟趾先生

中间:妹妹叶广蓉

后排:叶喆民,弟弟叶广成


叶喆民从小热爱书法,其次是画画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本,

而书法则是汉字的灵魂与中华文化艺术之精粹。”


年少时叶喆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文学院

师从民国时期北京“四大书家”之一的罗复堪

后又跟随溥心畲和徐悲鸿学习书画

在碑帖、书法史、古诗词等方面造诣极深

曾撰写《中国书法史通论》等著作

多幅书法作品更是为海外博物馆所收藏


原扬州博物馆馆长顾风曾回忆其:

“擅长章草,师从罗复堪先生,有出蓝之誉。


陶瓷研究在我生活的经历中,其实只占一半多的时间,而书法研习则占了大半辈子。晚年以后,常以读帖、写作为主。我习书法,最初从唐人楷书、行书入手,然后学习魏、晋、南北朝真书、秦篆、汉隶与章草,参以宋人、明人草书。只是天资有限,眼高手低,不敢妄自称“家”。

——叶喆民


38 39113 38 15232 0 0 3801 0 0:00:10 0:00:04 0:00:06 3802>

叶喆民九十以后所作《草书钟南山诗》 


杜牧《山行》


叶喆民画松


大学毕业后

22岁的叶喆民在清华大学担任院长秘书

后院系调整,又去了农业大学做图书管理工作

还担任一些学校的业余教员

教了13年的工会夜校


在工作闲暇之余,除了研究书画

叶喆民重新拾起了小时候对陶瓷的兴趣

在父亲叶麟趾的指导下,参考国外书籍

出了一本《中国古陶瓷科学检测》


本是随性之举

但书籍出版后被故宫领导看见

于是邀请他进入故宫陶瓷组

从此,叶喆民正式开启了他的“陶瓷人生”


1943年,叶喆民在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留影


在故宫工作17年

叶喆民不仅亲历了数十万件故宫陶瓷作品

还随孙瀛洲先生到各地博物馆鉴定古瓷藏品

又与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走遍各地名窑探访

积累了强大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对陶瓷的热情也与日俱增


1978年,叶喆民被调到中央工艺美院

担任中国陶瓷史和中国书法史的教师

后来又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但荣耀加身始终不改初心


为了探索古瓷器的秘密,叶喆民踏遍了千山万水

不在乎环境恶劣,也不顾及自身形象

一次,他去河南考察,趴在地上寻找瓷片,

因为太过专注甚至被当地人称为“神经病”


叶喆民在邯郸磁州窑窑址考察


虽是“半道出家”

但他却成功破解了困扰世人700多年的汝窑秘密

汝窑位居“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

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

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几近完美

似玉、非玉、而胜玉

宋徽宗赞其颜色“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感叹汝窑“是中国瓷器的巅峰”

美术大师李苦禅直言“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宋瓷青器汝窑先,玛瑙为釉古相传。

裹底支烧青色浅,纹呈蟹爪宝光含。

当世已称不易得,清初高艺仿犹难。

 而今临汝新成品,百尺竿头拭目观。

——叶喆民


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汝窑天青釉菊纹碗


汝窑青瓷奉华碟


然而汝窑制作工艺繁复、烧造时期短

并且“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

唯供御捡退方许出买,近尤难得”

因为存世量非常稀少,不足百件


2012年,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2017年,另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以2.6亿港元成交,再次创下了中国陶瓷拍卖的世界纪录

可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只是汝窑虽出名,其产地却始终不为人知

"汝官瓷"的窑址何在

成了中国陶瓷史上长期未决的一桩悬案

寻访汝窑遗址及烧造技术

成了国内几代陶瓷研究者和考古工作者的一大夙愿


叶喆民在故宫时

就曾随冯先铭进行考察,可惜没有结果

后来他又多次探寻汝窑遗址

一次次的失望并没有让他就此放弃

别人的冷嘲热讽也没有让他中断自己的坚持


他的父亲帮助定窑找到了家

叶喆民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帮汝窑找到家



叶喆民先生考察古窑址工作照


在又一次的考察中

细心的叶喆民在河南清凉山

发现了一块和汝窑瓷器同样材质的瓷片

由此他展开了对清凉山的考察

并在1985年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上提出:

清凉寺村“未必不是一条寻觅汝窑窑址的有力线索”


顺着叶喆民提出的观念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宝丰县清凉寺村进行挖掘探测

终于使得寻觅多年的“汝窑”窑址重现天下


清凉寺汝窑挖掘现场


当时报纸记录的第一块典型汝窑天青釉残片


1987年10月至12月

考古工作者在200平方米的试掘范围内

出土了大批窑具、瓷片和各类较完整瓷器300余件

其中发现典型御用汝瓷10余件

由此确认了汝窑遗址的发现


举国轰动


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瓷片堆积


截止2016年7月

清凉寺汝窑遗址共进行了十四次考古发掘

发现了20多座烧制御用汝瓷的窑炉以及作坊遗迹

出土了不同于以往的匣钵、火照等窑具

还有大量汝窑瓷器标本

许多器型都是传世汝瓷中所未见的


清凉寺汝窑遗址的发现

可以说解开了困扰世人七百多年的秘密

了结了中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

更破解了许多汝窑烧制上的难题

堪比商彝周鼎的汝窑,不再高不可攀

慢慢走向寻常人家的客厅和茶室


叶喆民因此成为汝窑窑址发现认定第一人


汝窑莲花式温碗


凭借发现汝窑遗址

叶喆民在古陶瓷研究界已是享受盛誉

但他却始终未曾停下学习研究的步伐


他的一生著作极多,自1960年始著有《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中国陶瓷史纲要》、《中国古陶瓷文献备考》、《寻瓷访古漫记》、《汝窑聚珍》、《隋唐宋元陶瓷通论》、《中国书法史通论》、《饮流斋说瓷译注》、《中国陶瓷史》(增订版)等十余部专著及论文百余篇。


其中《中国陶瓷史》是继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之后

唯一一部日本自觉全文翻译成日文广泛发行的著作



他还在《中国陶瓷史》中提出:

汝瓷“另一特征是如用10倍放大镜观察,即可看到釉中气泡稀疏有如晨星一般寥寥无几,故此一向使用‘寥若晨星’来形容。若是倍数过高则釉中气泡大小纷呈,混淆一片,反而不易辨识。”


汝窑因为价值连城、赝品层出不穷

曾经一位喜欢收藏的先生就花了387万

购买了一只“宋代汝窑碗”,结果鉴定为赝品

而叶喆民提出在10倍放大镜下观看气泡的

“寥若晨星”之法后来成为判定汝窑真伪的重要依据


叶喆民在剑桥大学讲学留影


在研究著述贡献卓著的同时

叶喆民更是致力于将自身所学所见传达给更多的人

八九十年代叶喆民在北京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讲授“中国陶瓷史”、“中国书法史”课

为中国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叶喆民曾经说道:

“孔子说他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八个字我始终记着。

只要活着,就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


而他总教导学生

“要自强不息……做学问先要做人”


中国古陶瓷一期全体学员,中为叶喆民教授

文博内称“黄埔一期”


叶喆民与学生


他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等学府

全国各地文物博物馆系统内开设讲坛

将多年积累的心得,直接传授给青年一代


即使八十岁后仍在继续著述

主编《中国磁州窑》

并应邀为美术院校举办专题讲座

敬业乐群老而弥笃

甚至在身体日渐糟糕的情况下

想的还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古瓷的美


现在不少人欣赏不了汝窑这种清新淡雅的美,只知“物稀为贵”而不知“难能可贵”,换言之就是只注意它的经济价格而忽视它的学术价值。所以我常想写一些文章简略谈谈自己的看法,但是现在年迈体衰并且血压不稳,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叶喆民


叶喆民先生研究邢窑透光白瓷


叶佩兰先生曾经评价他道:

“叶教授不仅学问做得好,人品亦是正气凛然,

为人非常低调,从不显山露水。”


作为书法大师,陶瓷泰斗

叶喆民一生笔耕不辍,为国培养诸多人才

在古陶瓷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

所获荣誉无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宝”级老人

一生却朴素至极

本可以参加鉴宝类电视节目,挂个名就有钱拿

或者写一些“特定的”文章,就能收到大笔稿费

但凡他在市场上稍稍灵活一些

就足以获得颇丰的报酬,享受轻松优渥的生活


然而叶喆民不谋官,不谋利

始终专注研究,传道授业解惑

即使清贫也甘之如饴



一件普通的衣服能穿几十年

住的地方也极其简陋

空间逼仄,门窗破败

叶喆民的学生唐庆年2017年曾探访老师住处

深受震撼:


家里显得十分壅塞凌乱,家具都很陈旧,靠墙的沙发已被书报杂物占领,兼用作饭桌的小圆桌上也放着笔筒文具和药瓶。


两次关门时都用个摺叠了多层的塑料袋把门小心掖上,如果不掖,那门大概是关不上的。


但叶喆民却没有丝毫抱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说得或许正是如此



家中墙上挂满了字画

他热爱书法,但年岁大了后却很少写了

因为他的字都是铺在地上写的

后来,腰弯不下去,就写得少了


       “那您为什么不在桌上写呢?”

       “那得要有书僮帮着牵纸才行呀。我哪有那条件?”

       “那您就写小一点儿呗。”

       “写小一点不过瘾哪!”



虽然是蜚声中外的古陶瓷研究学者

但他最后的境遇却让人无比心塞


2017年11月,93年的叶喆民因病住院

当其学生去看望他时

才发现他蜷缩在医院走道上打点滴

“如同今天冬季的枯叶一般”

往日仙风道骨的长须,如今却是凌乱不堪


叶喆民的老伴前段时间因为骨折住进了医院

唯一的养女彼时旅居德国

他就这样待在医院过道里已有一周

知道他传奇一生的却少之又少

看着他虚弱的躺在走廊里令人百感交集

终究逃不过病魔的摧残

败给了蹉跎的岁月


图片来源:@尔玛问茶


因为病情不断加重

2018年1月2日,叶喆民永远闭上了双眼

享年94年


那是新年的第二天

无数人欢声笑语迎接新年到来

而他却静悄悄的离开了

没有打扰这个社会半分半毫



听闻叶先生辞世的消息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无限感慨道:

“优秀的学者总是通过无私的学术奉献

而超越基因与生俱来的自私。”


贵族出生却一生清贫

为民族文化奉献终生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这样的人生虽已落幕,却不该被遗忘


向叶老,致敬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视觉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