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南怀瑾谈打坐的反应:背部与肩甲的酸痛(连载2)
背部的反应
为了讲解的方便,现在先把静坐过程中的种种反应,做分段的叙说,因此分解为一、二、三……的次序。这种序次的分解,并不是说修习静坐时的反应现象,一定会循着这个程序而逐步发生;在有些人而言,这种反应会循着一定的规律,逐步的发生。
对有些人而言,他会不依次序而突发的,这完全看修习静坐者的生理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和思想的关系。而且我们虽然把它先做逐段分解的讲述,也是只举其粗枝大叶的概要来说,并未极尽精细地评说它的变化内容。等以后讲到得坐稍有成就,它在生理的变化中,必然循着一定的规律而产生变化的反应时,再做进一步的讨论。现在衔接前期一、二以后继续说明。
在静坐的过程中,感觉背部或肩胛部分有了胀痛,或者有神经紧缩等现象。它的原因虽然很多,归纳起来,可以用两个原因包括它的要点:一是气机循督脉——“脊髓”中枢神经上升的必然现象;一是生理病态的反应。再为分别说明如次:
(一)病态的反应:内脏疾病隐而未发
这是指一般体弱有病或年老的人,他们在修习静坐时的现象。所谓体弱有病,包括肺病、胃病、肝脏、心脏等等内脏的病症,或者病根隐而未发。
如果是有这些病症的人,当他练习静坐到达某一阶段时,就会感觉到背部胀痛犹如重压,腰软乏力或有疼痛等感觉。甚至还有背部神经抽搐痉挛等的现象;或者感觉在肩凝——两边肩膀连带后脑的背部,有强硬难受的感受;或者胀痛得汗流浃背,或冷、或热。
因为不经静坐的测验,你还不知道自己身体已经有病。而且自己能够感觉到有病痛,正是体能发出自我治疗的功效,并非是病入膏肓,达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例如一个人受了伤,而不感觉伤处的疼痛,那就是伤势严量的信号。如果伤势稍好,便会感觉到疼痛。
又如患了感冒的人,当感冒病菌尚潜伏在内时,还无感冒的征兆,如果发出感冒的现象来了,这便是感冒已较减轻了。因此在静坐的过程中,有了这些现象,便须注重医药的治疗,以配合静坐,只要具有坚定的信念,度过了这些难关,便自然而然的渐入佳境了。
(二)气机的反应:打通督脉
如果是正常健康的身体,经过了以前所讲的第一反应、第二反应之后,便自然而然会到达背部和肩胛部分发生胀剌的感觉。甚至好像有一样东西或一股力量在活动,只是很难向上冲举。而且自己的意识也会产生潜在的企图,好像觉得必须要冲过去才会轻松愉快,这种现象在丹道的观念里便叫它为“河车”转到“夹脊”的一关,是打通督脉的过程现象。
实际上,这是阳气开始到达“还阳穴”的阶段,如果不能把心念放松,不能做到浑然“忘身“的意境,它就愈来愈有压力,换言之,每逢这种情形,你的注意力愈会向背部集中,自然而然想用意识假想的力量帮助它向上推进,因为注意力的愈加集中,反而使脑神经、胃神经愈加紧张。
甚至过分用力,会使心脏收缩、更会增加背部胀痛的感受,有些学习道家某些丹法的人,用意去“导引”它过关,或者“以意驭气”,观想“河车”的运转,配合深长微细的呼吸,以六六三十六次的深呼吸,或以九九之数的呼吸频数。
当做配合大小周天的观念,或者配合内功运动,或用瑜伽体功等方法引导它过头虽然也可收到一时的效果,好像俨然有物通过”夹脊”而上冲“玉枕”,但是毕竟都非究竟,而只是属于心理的力量,改变了生理感觉的作用,并非真是气机通过“夹脊”的真实境界。
到了那个时候,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挺直腰干,开张胸膛,呼吸顺畅,胃口开爽。不过,往往因此而精神太过旺盛,不大容易睡眠,但普通一般人,都有定的睡眠的惯性,到此反而把它当做失眠的病态,心理愈加恐慌,那就背道而驰,无从说起了。
这是参照南怀瑾老师的设计,由佛医堂监制,弘南医学研究院制作的完全符合人体力学的打坐垫。一般常见的打坐垫多用棕榈制作,虽然平整硬实,但打坐久了后会不舒服,甚至造成肌肉骨骼损伤。
南怀瑾老师完全按照人体结构,打坐时身体各部分受力情况,设计出符合人体力学的棉质打坐垫,其中的芯是由多种棉严格按比例配置而成,从而实现合适的厚度和弹性。
现在佛医堂内部义工全部使用这样的打坐垫,我们也希望推荐给更多师兄了解和使用。
佛医堂开办的多项公益课程都有打坐的成分,如有愿报名学习的师兄,请加微信:bjhnzy(佛医堂服务号),即可收到我们的公益课程通知。
如果有需要请购此打坐垫的师兄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链接,即可弹出此打坐垫的微店链接。您也可以通过淘宝订购(淘宝店名:佛医堂)
本销售为佛医堂的支持机构——“弘南医学研究院”运营,所有销售收入均用于支持佛医堂的各种公益活动。
编辑声明
佛医堂微信所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不一定代表佛医堂意见,请各位师兄明辨。另外,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admin@foyitang.com ,我们会及时更正。
佛医堂公益团队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
编辑 |郭婷
移动互联网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是公益的源头
欢迎加入佛医堂公益团队
“佛医堂”微信:foyitang95
官方微博:@佛医堂
官方博客:www.佛医堂.com
“佛医堂服务号”微信:bjhn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