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马靖昊说会计的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多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星标方法 点击页面左上角蓝色马靖昊说会计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账号旁显示五角星标记表示成功。)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在对西方会计批判的视角上,从微观层面分享对会计的认识。自2005年起,我国会计准则开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到现在几乎完全跟国际准则接轨了,可以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却失去了中国会计本有的东西。现在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完全的国际会计趋同是否能够理好企业的财?是否能够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现在资本市场存在的很多问题,都能在会计上找到答案。我的观点是会计准则不应该趋同也不能趋同,趋同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因为中国会计准则需要与中国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和几位会计学者认为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是民商法、经济法的实施细则,而各个国家经济法、民商法在不同的土壤中孕育而生,这也就意味着每个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经济法、民商法制定,而不是一股脑地套用同一个会计准则。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文化、法律背景的抽象会计。我们应该重视会计的社会性。技术性可以拿来主义,但社会性却不能盲目照抄,因为这是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法律体系。如果说外国没有的东西而国内有,就变成了我们的错,而外国有的东西国内没有,也变成了我们的错,就很值得思考。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必须建立中国会计文化的自信。在会计趋同的理念下,很多错误的会计理论以及方法得不到纠正。比如说,目前准则中的公允价值、递延所得税、现值、权益法、合并报表、资本化并不能作为会计工作的指南。大家可以看一下上市公司的财报,很多时候都是在合规地对数据进行美化。再说,资产计量也是一个大杂烩,存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存在太多的主观因素,严重损害了信息可比性原则。“权责发生制+资产计量的大杂烩+管理层意图”,让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估计和判断,并且让利润脱离了现金的束缚,这就使得CFO可以不按照法律事实做账,而是按照公司利益最大化做账。迷信国际会计准则并不可取,它们并不是国际法,说到底国际会计准则是私立机构编写的一堆私人文件。西方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大量的弹性条款,会计核算上的可比性很低。盲目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结果是,财务信息严重失真。比如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利润的弹性空间很大,因此,有些上市公司没有能耐通过经营活动来盈利,但它却可通过财务造假来盈利。因此这些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甚至超越了生产销售部门,成为了创造利润的最大部门。这样子做账叫什么理财,理的是假账。会计上应有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利润就不是利润,没有利润支持的销售额就不算销售额,并且对现金流还有很大的损害。企业的破产,基本上不是利润出了问题,而是现金流出了问题。因此,判断一家企业是否高质量发展,就是分析这家企业的盈利质量高不高,是不是纸面财富?盈利要有真金白银背书,也就是企业要具有持续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为什么有很多上市公司明明账上有很大的利润数额,却常年没有分红,实际上是它没有现金流,而分红必须拿出真金白银。分红必须从未分配利润中剔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后的数额才可以真正用于发放现金股利。也就是只有现金利润才可以发放股利!目前上市公司利润表中的利润跟钱没有太大关系,只是数据,好多是预期的收益,当然,也有不少可能是造假的收益。我认为会计存在鲜明的阶级性,公允价值准则本质上是为华尔街的权贵资本操纵报表服务的,这里面不展开深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流传已久富有哲理的经典古话,由于“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会计界遭到了空前挑战。有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没有收入的米,就可以做出利润的饭了。我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在还没有实际处置前,将其价值变动都计入当期损益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在会计核算上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不能提早确认收益”。
公允价值可以包装资产让它增值,增值了之后可以改写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额,但是它没有本事去改写现金流量表的数额,因为公允价值变动跟现金流量没有任何关系,公允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与现金流全然无关。事实上,对于公允价值,西方会计界也进行了反思,前FASB主席丹妮丝也认为公允价值推进的太快了,远远超出了财务报表编报者和使用者所能承受的水平。会计准则连专业人士都很难破译,更不要提众多的外行了。费用资本化实际上是把费用计到了资产里面。费用本应计到利润表,却计到资产负债表中,就会使得利润增多。可以说,会计准则中的“费用资本化”是一个公然进行财务造假的概念,你把费用记作了“资产”,却不敢说“费用资产化”,搞出一个“资本化”的概念来迷惑大家,是从文字上隐蔽它是一个对财务信息扭曲很大的造假方式。从美化财报角度,我总结“将研发费用资本化”有三美:一美化利润,二美化资产,三美化现金流。比如一个亿的研发支出,进入当期费用就是减少一个亿的利润,但是如果转入无形资产,第一,“凭空”多了一个亿的利润;第二,总资产增加了一个亿;第三,资本化研发投入的现金流出不会记在经营性现金流出里,就会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虚高一个亿。显然,费用资本化显然是为美化“财报”准备的,本来要以费用去减少利润,却将费用记入到资产负债表中,虚增利润、虚增资产还虚增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般教科书都说,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体现了“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具体表现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等。我觉得出发点是好的,但具体如何判断,只有天知道,其实,可能天也不知道,天要知道就是天道,天道是有规律的,资产减值有规律吗?现实中,我看大多数都是胡来。一个经典案例:证券公司也会倒闭,2004年1月南方证券被予以行政接管。2005年年底经审计发现,南方证券的总资产约为100亿元,负债为200多亿,严重资不抵债。9家上市公司作为其债权人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比例各异,最低的为15%,最高的为100%,何为妥当,无人知晓,天也不知道。可以看出,有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利润数据就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减记资产时不要求具备法律证据,只要求所谓的确凿证据(对于存货)或者客观证据(对于金融资产),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甚至只要具备减值“迹象”即可考虑进行减值测试。实务中,上市公司往往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做小资产、做小利润(洗大澡),随后再通过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或变卖资产等方式做大资产、做大利润。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资产减值对信息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应当允许和鼓励企业以适当的形式披露资产减值信息。问题的症结不是不需要资产减值信息,而是以何种方式提供资产减值信息。我们完全可以进行附注,信息一样会很完整。递延所得税其实就是预期的所得税费用,其设计理念是,考虑税收法规与会计法规之间的差异对未来期间纳税义务的预期影响,把预期所得税当作本期所得税列入会计报表。我反对这种观点,因为我们的会计本来就需要反映经济法、税法,因此是不能分离的。自会计准则趋同以来,大中型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中出现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费用”等项目,其实都是生造出来的概念,可以说是当代会计中的一道奇异景观,令会计圈内、圈外人士晕菜。正是由于有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净利润有时会出现大于利润总额的情况。这样,所得税费用可能为负数。企业亏损时,如果预期有足额应纳税所得额可弥补亏损并经税局认可,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所得税费用,这样,所得税费用可能为负数,净利润自然大于利润总额。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记载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都是查无实据的预期信息,缺乏法律事实,缺乏原始凭证。“递延所得税资产”不是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不是负债,“递延所得税费用”不是费用,它们一旦列入会计报表,势必影响会计报表的公信力。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记载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缺乏一定的法律事实,缺乏原始凭证。一旦列入会计报表,会对会计报表的公信力造成影响。我认为报表中的商誉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资产,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商誉不会导致未来现金流流入。商誉究其根本,是并购中的一项亏损,是公司收购价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要么是摊销,要么是减值。但实际上,我认为商誉就是收购溢价,可直接处理为费用,就这么简单粗暴!商誉一直是报表中作为一项资产存在,这是不是掩人耳目?再问一下,为什么要求购买方把付出的企业合并成本大于所收购的净资产价值的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作商誉,而把付出的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净资产价值的差额在利润表中列作“营业外收入”?为什么以前要求摊销商誉,而现在不允许摊销,只允许减值?对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合理的解释。我们需要去思考会计准则趋同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反思一个问题,近百年来世界上较大的经济危机为什么总是发生于美国?仅仅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它就发生了安然事件和次贷危机,这一切催人思考、引人反思:美国连家门口的事也没有搞好,是否有能力领导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潮流?为什么我们在会计上总是在趋同,趋同就是学西方,抄西方的作业,其实深层的原因还是自信不够,我们现在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体现在会计上就是要有会计文化的自信。不要迷信国际会计准则,它们只是一堆私人文件,它们不应该被用作我国企业会计法规的立法蓝本。只有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才能真正理好企业的财,杜绝财务造假,才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财务逻辑,如文章得到您的认可,希望您看完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