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报记者专访菲律宾侨亲

2016-11-03 海丝商报
菲律宾南安公会会长戴新民:旅菲40年乡音不改 家乡大小事就是他的心头事

  
戴新民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我们都是南安人,就用闽南话沟通吧,比较亲切。”1日,在参加《海丝商报》创刊活动后,戴新民用一口地道的闽南语,与本报记者聊起了他与家乡的故事……


  戴新民旅菲已40年,他在事业有成之后,情系桑梓,热心家乡公益,不仅受到家乡人的肯定,也获得过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授牌表彰。


  戴新民原籍南安码头镇,是菲律宾南安公会会长、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名誉理事长、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常务副董事长、福建东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年轻时远赴菲律宾
从事摩托配件生意发家


  在拥有“千岛之国”之称的菲律宾,摩托车由于快速、价廉,成为打工阶层陆路交通的首选工具。


  戴新民的创业之路,就是从摩托开始的。家中兄弟姐妹10人,他排行老五。1977年,已经28岁的他选择远赴菲律宾投靠大哥,在大哥与人合营的摩托车配件店做帮工。


  当时,菲律宾本土摩托车品牌寥寥无几,市场被几个外国大公司垄断,大哥经营的摩托车配件店不得不向几个垄断商家进货,生意惨淡。不久后,摩托车店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戴新民和六弟戴宏达毅然接手,想救活这家摩托车配件店。


  只有找到一手货源,配件的价格才有竞争力。两人在吃过无数闭门羹后,最终打动一家台湾供应商,随后在日本代理了知名产品。兄弟俩还取得了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摩托车品牌“嘉陵”在菲律宾的代理权,并与之建立生产技术合作关系。从此,他们在菲律宾摩托车零件业独享一份声誉。


  凭着爱拼敢赢的韧劲,戴新民与戴宏达合作的摩托车及零配件生产、销售生意越做越大,企业版图也逐渐开始涉及房地产、通信、超市、拉链及成衣制造等行业。不知不觉中,戴新民成了菲律宾知名的企业家和侨领。

  

热心家乡教育事业
曾获福建省政府表彰


  活跃在中菲社会事务中的戴新民,身兼菲律宾各社团联合会副主席、菲律宾南安公会会长等多个社会公职。


  1995年12月27日,南安市南官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原南官公路路况差、坡陡多、道路窄的历史。这条路是福建省第一条引进外资建设的公路,为福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新经验。这其中,引进的外资,就是戴新民和兄弟们联合创办的东方实业有限公司。


  “在外面挣到钱了,就应该回馈家乡。”接到这个招商项目后,戴新民兄弟出于乡土情结,成立了菲律宾东方实业有限公司,并于1994年与南安市正式签约合作,注资1.3亿元人民币,打通南官公路。


  “后来又投了1个亿改造拓宽南安至洪濑公路,南官公路的收益几乎投入其中。”戴新民说,交通设施建设,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在当时是一个大冒险。不过,投入之前,戴新民就已经想通了,万一资金无法回收,就权当为家乡建设尽力。


  戴新民祖籍码头大庭村,从捐建大庭村老年人之家到投资排球队、村联防队,家乡的大小事务,一向是他和兄弟们的心头事儿。热心公益至今,最令戴新民津津乐道的,还是教育事业。


  戴新民毕业于南安码头镇第二实验小学和成功中学。事业有成后,他一向闻难思解,带头慷慨捐资改善母校办学条件。


  为纪念母亲,戴新民联合几名兄弟捐资在南安成功中学兴建以其母芳名命名的“彩霞楼”;随后,又与六弟戴宏达出资,为成功中学建造以父命名的图书馆——“天惜楼”。码头镇心谷幼儿园,是在戴新民兄弟的帮助下以其祖父的名字命名兴建的。


  2001年,戴新民昆仲又与几名旅菲侨胞投资兴办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目前,学校在校生规模达8000多人。


  因在公益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戴新民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牌表彰,2011年获得泉州市捐赠公益慈善事业功勋奖。

  

促成《海丝商报·菲律宾版》面世


  近日,戴新民专程从菲律宾回国出席《海丝商报》创刊活动。


  “《世界日报》是菲律宾当地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华文报之一。”戴新民说,这张报纸传递了菲律宾华人社会的心声,因此备受菲律宾侨胞热捧。


  早年前,戴新民发现,菲律宾部分华文报纸开始与福建部分县市媒体合作,刊发消息。“菲律宾有大量的侨胞祖籍南安,大家都希望能在菲律宾报纸上看到家乡的消息。”于是,戴新民向南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倡议,让南安本地报纸与《世界日报》达成合作。


  在戴新民和旅菲侨胞们的牵线搭桥之下,《海丝商报》与菲律宾《世界日报》合作的《海丝商报·菲律宾版》于今日面世。“它的创办,将为菲律宾华侨华人打开一个了解中国、了解福建、了解南安的崭新窗口。”戴新民说。


  “我一年得回家10趟,一趟要待一星期,感觉南安这几年来发展得很快,投资环境也不错,居住环境也很好,市民文明意识也提高了。”提到家乡的变化,戴新民表示,每次回乡都能感觉到南安新的变化,他看好南安未来的发展前景。


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秘书长陈燕胜:老华侨的爱国爱乡情怀最让他感动 

 
 陈燕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数百年来,许多有志之士不畏艰险,远离家乡,凭着爱拼敢赢的闽南精神,在海外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在外艰苦创业,他们依然不忘根脉,情系桑梓,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祖国和家乡。旅居菲律宾的陈燕胜,就是其中的典范。


  1日,《海丝商报》正式创刊。陈燕胜特地赶回南安,参加创刊活动。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他说:“我是商报的忠实读者,早在《南安商报》时期,我一收到报纸都会仔细翻阅,了解家乡发生的大小事。商报是我与家乡联系的‘一扇窗’。”


远渡重洋  艰苦创业


  陈燕胜祖籍南安码头镇东大村,1944年出生,现任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秘书长、菲律宾南安商会副会长。


  “我从小的志愿就是当一名教师。”陈燕胜从小勤奋好学,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1963年高中毕业时,因当时祖父母、叔伯等亲戚均在菲律宾,受家庭成分影响,他未能考上喜欢的福建师范大学。


  毕业后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陈燕胜参加了当时政府组织的沿海青年支援山区活动,被分配到三明市宁化县山茜公社。“这个支援活动不同于‘上山下乡’,它属于‘半耕半教志愿兵’,既要负责公社工作,又要做民办老师。”


  几年后,因当时社会动乱,陈燕胜回到码头镇,但在家乡无以为生,于是寻求出国之路。“当时生活拮据,思前想后决定出国。”他写信给远在菲律宾的祖母,提出要到菲律宾的想法。


  在家人的支持下,1974年,陈燕胜去了菲律宾。“虽然在菲律宾有很多亲人,但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头几年,吃了很多苦头。”陈燕胜回忆说,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那时候语言不通,跟别人无法交流,对当地也不熟悉,因为属于非法滞留,不敢随意出门。真的是‘瞎眼又耳聋’。”


  遵循“先成家后立业”的传统,不久后,陈燕胜与在菲出生的华人女子结为夫妻。婚后,两人在当地美国空军基地门口经营小面包店。由于勤奋努力,陈燕胜很快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而后因岳父早逝,陈燕胜和妻子接手经营岳父的海产干货店,并凭此发家。

  

热爱祖国  力促建交


  在菲律宾数十年,最让陈燕胜感动的,是老华侨们爱国爱乡的情怀。


  他初到菲律宾时,中菲尚未建交。为了解祖国消息,爱国人士会偷偷带回报纸给大家浏览。菲律宾伦礼沓公园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在这里,大家用熟悉的闽南语沟通,举办讲坛,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你从家乡来,跟我们讲讲家乡的事吧!”大家经常会围着陈燕胜等人,希望能多了解祖国、家乡。


  “当时是以国术社的名义组织的交流活动,是地下工作,很隐秘也很危险。”陈燕胜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出门前都会告诉家人,“如果有一天发现我们没回来,那可能是我们被抓走了,不要哭”。


  陈燕胜认为,那段时期的锻炼,让他们时刻铭记自己是中国人。“每当在菲律宾听到国歌响起,心中总是思绪万千,非常想念祖国。”说到这里,陈燕胜老人声音哽咽,眼眶泛红。


  “老华侨们非常热爱祖国和家乡,即使经济不宽裕,也会慷慨解囊,支持家乡建设,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怀让我非常感动。”采访过程中,老人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因为热爱祖国,陈燕胜加入了菲律宾东方体育会(菲律宾华人体育团体),积极参加促成中菲建交的相关活动,是中菲建交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

  

情系桑梓  投身公益


  1980年,生活宽裕后,陈燕胜第一次回乡探亲。他带了装有衣物、布料的13个大包,回乡后每家每户都分发一些。如今,他每年都会回家乡走一走。家乡的变化也让他欣喜、骄傲。


  陈燕胜告诉记者,第一次回国时,感觉交通、通信非常落后。“我乘飞机回到菲律宾了,送机的亲人可能还没回到家里。”如今,道路变宽了,村民也建起了三层房子,东大村越来越美。


  在商海有一定成就后,陈燕胜积极投身家乡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情系桑梓。参与了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的创立,并出任第一个常务理事长。去年,他还带领37名菲律宾华裔青少年来南安开启“寻根之旅”。陈燕胜说,他希望通过交流活动,带领菲华裔青少年回到祖父辈打拼的地方,增进感情。


  台风“莫兰蒂”重创南安后,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暨菲律宾南安商会两次致电慰问,表示“海外游子心急如焚”。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暨菲律宾南安商会决定,募集200万元人民币(由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菲律宾南安商会和东北吕宋、棉兰佬、宿务3个分会等其他团体捐资),“尽绵薄之力,帮助乡亲重建家园”。


  “看到他们(救灾的干部、官兵和民警,抢修电力、通信等工作人员)全身都是泥土,在疲惫中入睡的样子,很多人非常感动。家乡父老受困,我们在外华侨华人为家乡出力,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陈燕胜说。



菲律宾《世界日报》总主笔侯培水:和《海丝商报》合作是“三赢”

  
侯培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3日,首期《海丝商报·菲律宾版》在菲律宾《世界日报》上正式见报,在菲的南安籍华侨华人可以很方便地看到来自家乡的新闻资讯。


  作为菲律宾《世界日报》总主笔,侯培水千里迢迢专门回到南安,参加《海丝商报》创刊活动。对于两家媒体的合作,侯培水非常看好,他说:“这是一个三赢的结果。”

因偶然进入新闻行业

一干就是40多年


  侯培水从事新闻媒体行业已经有40多年了,提起当初入行,他说:“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


  侯培水大学学的是经济学,毕业后在华文学校当过老师,也做过生意。因为时局,当时当地新闻从业人员纷纷离开岗位,报社急需人才。“我对新闻这个行业非常感兴趣,所以就去试一试。”1972年,侯培水进入当时的一家华文报社《华侨商报》,负责将外电新闻翻译成中文。


  两年之后,《华侨商报》被查封,没多久,侯培水进入另一家报社《东方日报》(《世界日报》前身),做起了编辑工作。


  当时,由于办报环境恶劣,菲律宾华文媒体从业人员的收入极低,“如果单凭这份工作,大概连自己都养不活,更不要说养家了。”侯培水说,当时他和很多同行一样,都有两份工作。


  白天,侯培水是一个生意人,晚上,侯培水才到报社工作直至凌晨两三点。尽管每天都非常辛苦,他仍舍不得辞掉报社的工作。“如果入行是因为兴趣,那么坚持下来就是因为热爱这份职业,以及心中那份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侯培水说,很多同行都是因此而坚持下来的。


  8年前,侯培水放下生意,成了专职新闻媒体人。


“家乡变化大,但依然亲切”


  创刊于1981年的《世界日报》是菲律宾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之一。提及和《海丝商报》的合作,他显得非常高兴。“之所以同意合作,有一个原因是在菲律宾的南安籍华人非常活跃,他们为两家媒体的合作作出很多努力。”


  另一个原因,侯培水说,是因为乡土人情。原来,侯培水祖籍南安码头镇。1958年,年仅十几岁的侯培水跟随父亲离开故土,移民到菲律宾。“最近这几年比较常回来,感觉家乡的变化虽大,但依然那么亲切。”侯培水说,他老家的古厝还在,亲朋也在。


  侯培水说,《海丝商报·菲律宾版》每周一期,内容由《海丝商报》记者采写并组成版面,传输到《世界日报》上同步发行。首期《海丝商报·菲律宾版》在今日与菲律宾读者见面,一共有两个版面——《今日南安》和《九日山下》。其中,《今日南安》是新闻版面,报道南安的新鲜事、大小事。而《九日山下》则是副刊,介绍南安的名胜古迹、人文风俗等。


  “《海丝商报·菲律宾版》的面世,为菲律宾华人,特别是南安籍华人打开了一个了解家乡到窗口。”侯培水说,对《世界日报》来说,能够提高报纸的关注度,《海丝商报》也能提高影响力,特别是在菲律宾华人之中,这是一个三赢的结果。


  “除此之外,《世界日报》刊登的新闻,《海丝商报》也可以直接采用。”侯培水说,他期待两家媒体在未来有更多的合作。



本报记者 林梅治 庄晓丽 苏明明 李想 文/图

本期编辑 周海文

往期精彩阅读(戳下方标题)

1、扬帆启航,越办越好!海内外乡亲、媒体同行热议《海丝商报》创刊

2、传承 创新 激情 担当——南安团市委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动共青团工作纪实

3、升级突破,持“质”以恒!九牧跻身“整体卫浴领军企业 10强”

4、黄远芳:用爱守护 外来媳妇撑起一个家

5、一天内共捐赠上百万元!南宁南安商会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


--------------------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