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时12年完成!看看诗山联山村整体搬迁后的样子……

2016-11-11 海丝商报

联山村贞坑自然村旧址,箭号的方向便是当年最大一股泥石流冲下来的地方,几位村民因此丧生。

联山新村全貌,依山而建、统一规划、错落有致。


  晚饭后,陈勤读来到室外有树有草的小院坝,和几个老友悠闲地聊天、泡茶。房前屋后,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洋楼。


  眼下秀美的风景,让人无法想象,此前的南安市诗山镇联山村,在10多公里外的山上,曾经历一场浩劫。


  近日,记者来到当时全省最大搬迁造福工程实施地——联山村,从村民、村官、镇干部的口中,了解它的苦难和新生。


浩劫

2000年一场山体滑坡

导致六死一失踪


  联山村位于诗山镇西北部,天柱山下,与南安蓬华镇交接,距镇区10公里。有贞坑、贞格两个自然村,村民1000多人,单一陈姓。族史由来,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2000年8月26日,是联山村村民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持续一个月的风风雨雨,加之台风“碧利斯”带来的一整天暴雨,“吃饱喝足”的贞坑自然村一处山坡突然“发疯”,携带泥土石沙沿溪沟下泄。


  “是我命大!”目睹灾难场面的陈培森说,滑坡前,他顶着大雨,在山地里挖地瓜,地里不断冒出混浊的水让他感到害怕。于是,来不及捡拾刨出的地瓜,他连忙向小山坡对面的家里跑去。“轰”的一声巨响,把刚到家门口的他吓坏了,回头一望,发现刚才所在的山头滑坡了,巨大的泥石流,瞬间将田地、房屋掩埋。


  “山体塌方25万立方米,沿溪而下冲毁村路桥涵,淹没民房3幢,造成5户群众无家可归,6人死亡,一人失踪,一人受伤。”2001年,南安市人民政府向省农办的请示报告中,提到了这场浩劫带来的灾难。

  

转折

山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贞坑自然村整体搬迁


  灾难发生后,南安市及诗山镇迅速组织灾后自救恢复生产工作,投入10多万元用于现场抢险救援,投入30万元为5户无家可归的群众购置商品房及部分生活用品先行安置。


  与此同时,经省环境水文地质监测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勘查,认定贞坑自然村历史上系滑坡多发地带,且整个自然村前后山体已出现5处裂缝,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不适合人居,必须给予搬迁安置。


  经历这场浩劫,贞坑自然村110多户村民也害怕了,多次强烈要求予以整村搬迁。


  “几百人整体搬迁,不是一件小事,用地、征地就是一大难题。”诗山镇副镇长郑声音说,可喜的是,当时诗山镇有个镇属青年农场,就在凤山寺的背后,距镇区也近,是个理想的安置场所。


  于是,镇里主动让出这块地,让村民搬迁过来。从2001年起,贞坑自然村的村民就陆陆续续搬到了新家。


  对“新家”,南安市、诗山镇当时就做了超前规划,要求统一朝向,每户占地面积不超80平方米。“村民们对搬新家很积极。”郑声音说,一些家境贫穷的村民不惜借钱缴纳建房款。

  

发展

居住生活条件大改善

贞格自然村也进行搬迁


  “刚来时,村民们只能搭帐篷临时过夜,但这丝毫没有削减大家搬迁的决心。”村民老陈说,村民不愿待在贫瘠、危险的山沟里,都非常主动配合搬迁以及建房工作,整个搬迁工程进展顺利。


  第一批搬迁的村民,不仅住上了新房,借离镇区近的地理位置优势,一些人去镇区工厂打工,一些人干脆就自己做起了生意,或者办起加工厂。努力拼搏下,有人买了摩托,有人置办家电,村民们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


  陈小红原是贞坑自然村一组村民,因在厂里打工,原来家境在村里就属中等的她,2001年搬迁到新址后,和人合伙开起了加工厂。


  “高峰时厂里有十四五个工人。”现在独自办厂的她,从一个农民摇身一变成为服装加工厂老板。“以前日子真是穷怕了,除了种田靠天吃饭,我们没有别的出路。搬到这里后,赚钱门路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陈小红说。


  “眼红”贞坑自然村搬迁村民的幸福生活,贞格自然村的村民也在山上待不住了,他们也要求搬迁。于是,福建省最大搬迁造福工程——联山村整体搬迁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历时12年,于2013年基本完成。

  

变化

政府“四大工程”

让村民走上富裕路


  近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联山旧村。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原贞格自然村的红砖小洋楼映入眼帘,随后看到的则是一座座荒废破旧的土方屋。爬过一道山坡,是相邻的贞坑自然村,当年山体滑坡的发生地如今已无人居住,山路杂草掩映,空房子爬满了绿色植物。


  “新种的松树林那里,就是原来山体滑坡的地带。”联山村村主任陈国荣站在山谷边遥指,“现在还能看见的房子多是当时新建的,老房子大多已经坍塌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联山新村,几十幢红砖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干净宽阔的道路,村落从内到外都被拾掇得温馨精致,远处庭院里,三三两两的老人围坐在院子里悠闲地聊天、泡茶,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为让搬迁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南安市、诗山镇实施“搬迁造福”“就业培训”“固本培基”“回乡创业”等四大工程,不仅让搬迁的村民有房住,还给村民开启致富门,打造幸福村,铺就强村路。


  定期举办就业培训班,优先介绍村民到当地企业就业;发动周边雨伞企业把加工点设在联山新村址,发动家庭妇女缝雨伞;引导村民合股自办一个内衣加工厂……诗山镇党委、政府从多方面给村民“供血”。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诗山镇、联山村多方发动群众,依靠民力,借助乡贤力量,积极争取得到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多方筹资,先后建起路面宽6米、长1.3公里的乡村公路,装上路灯,村部广场进行水泥硬化,建成200多平方米的农民健身广场以及一个多功能戏台。


  除外出务工、办厂外,联山村村委会把搬迁后闲置的山地、房屋出租,并动员村民承包种植果树,大力鼓励外出乡贤回家创办企业,在家部分青年自主创业,努力让联山村民变得更富裕。





本报记者 宋海林 李想 文/图

本期编辑 周海文

往期精彩阅读(戳下方标题)

1、新常态下石企该如何延续发展,这些精英的观点含金量很高

2、力争2019年收入破百亿!南安印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

3、【爱心】独居的百年古厝几近坍塌 爱心人士筹款帮她盖房

4、官桥五塔岩风景区管委会正式成立 “国保”项目将建成旅游胜地

5、十月新人推荐丨洪哲花


--------------------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