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六旬环卫工夫妇的新年愿望 令人心酸

2017-01-18 海丝商报

凌晨3时,南安市一间平房里亮起微弱的灯光,59岁的环卫工王西珍习惯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同时摇醒身边的丈夫姚法远。


整座城市还在沉睡,天色还未褪去灰暗,夫妻俩便摸黑起床,开着环卫车,扛起2把大扫帚,在寂静的黑夜中,开始了一天的清扫工作……


   姚法远和王西珍在所负责的片区作业。

每天凌晨3点起床干活

负责路段散布菜市场大排档


62岁的姚法远和王西珍来自安徽省宿州市,夫妻俩2012年到南安后,就一起做环卫工。5年来,他们从未回家过年,一直坚守工作岗位。


两人负责的区域是溪美街道新美路、普南路以及溪美街,该区域属于市区中心地段,日常人流量多,流动摊贩多,市容卫生保洁要求高,工作量巨大。不仅如此,沿街还有菜市场、大排档、饭店等,一夜过后,经常菜叶、烟头、纸屑、食物残渣等垃圾遍布。


“这里是大排档集中区,很多店家收拾完摊子就走人,留下了一地的纸屑、竹签等垃圾。”姚法远指着新美路等路段说,6个人负责打扫这1公里多的路,要用3个多小时,有时候甚至更久。


姚法远和王西珍,两人皮肤黝黑,体型都偏瘦。记者看到,他们的双手结满了厚厚的老茧,指甲缝里是长年洗不掉的黑色污垢。


“最担心下雨天了。”姚法远说,平时每天都是凌晨3点起床干活,但是一遇到下雨天,他们凌晨2点就要起来。“雨天不好打扫,所以要提前一小时出门。有时垃圾沾水,扫不起来,就要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捡起来。”


令夫妻俩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去年的台风“莫兰蒂”和“鲇鱼”。


“满地的残枝落叶,七零八落的垃圾,积水严重的道路,来南安这么多年从没见过。”看到前一天清扫干净的街道“伤痕累累”,夫妻俩瞬间心灰意冷。


“雨再大还是得出去,很多排水道因垃圾落叶堵塞,整个路段积水漫到了膝盖上。”穿上简单的雨衣,夫妻俩便赶往行人甚少的街道打扫。


王西珍告诉记者,因为清扫困难,只能弯腰徒手去抓,将垃圾抠出来,再扫进簸箕。就这样,他们在水里整整浸泡了几个小时。“清理完腰都直不起来了,腿也麻了,大家忙了五六个小时,也没空回去吃饭。”



20多年没回老家

希望市民别乱扔垃圾


昨日临近中午,记者跟随夫妻俩一起来到他们住的平房。


屋里有2间房间,加起来只有40平方米,记者发现,屋子虽然破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间是卧室,两张小床铺便挤满了整个空间;另外一间则当作厨房,里面有陈旧的电视、冰箱、电池炉等,桌上还摆放着王西珍做好的包子。


“自己做虽然费时间,但是比外面买的便宜,你看,这包子馅里面的葱还能现采现摘。”循着王西珍的声音望去,记者看到,在走廊上整齐地摆放着塑料泡沫盒,里面青葱长得正盛。


尽管来南安许久,可是两人仍忘不了家乡的味道。“气候、环境是适应了,但总忘不了安徽的面点面食。”姚法远感慨道。


所幸王西珍将手艺带了过来。闲暇间隙,她时不时就会做饺子、馒头包子等面点。


“打扫完回来,热上几个老伴前一天亲手做的包子,胃就暖多了。”姚老汉憨厚地笑着说,每次做十几个包子,可以吃上两顿,省下了不少钱。


姚法远告诉记者,他们到南安已经5年多,算上在泉州待的时间,已经有20多年没回过家。


“这里冬天虽冷,却不及安徽的天寒地冻,而且跟我们一起打扫的还有安徽的老乡,平时唠唠嗑,也不觉得孤单。”姚法远说,久而久之,想家的“瘾”也就戒了。


姚法远告诉记者,他们有2个儿子1个女儿,6个孙女,最近的就在石狮。“他们忙,我们也没得休息,一年到头也就只能见一面,心里一直觉得亏欠了孩子。”


“最知足的就是我们有手有脚,能靠自己赚钱吃饭,从不跟子女伸手要钱,拖累子女。”姚法远乐观地说。


马上要过年了,当记者问及夫妻俩是否打算买新衣时,王西珍立刻摆手说道:“衣服不赖,能保暖就行,哪管那么多。”她告诉记者,她准备到时候去市场买点鱼、肉,给夫妻俩加点菜,犒劳一下一年的辛苦。


“最大的新年愿望就是市民能自觉点,体谅我们的辛苦,别乱扔垃圾。”姚法远说,有些摊贩不会自觉收拾垃圾,令他们十分苦恼,希望市民能体谅环卫工人,带来“新年新气象”。



记者 赖香珠 卓晓熹 李想文/图

编辑 傅少滨 周海文

往期精彩阅读(戳下方标题)

1、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向一年四季坚守岗位的环卫工致敬!

2、16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18.2亿元!南安“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出炉

3、弟弟患肺结核生活无法自理,哥哥举家从贵州赶回照顾

4、用心行动!丰州举行关注贫困家庭爱心接力晚会

5、约80户业主参与筹建,目前有近800册图书!南安又一家“众筹”小区儿童阅览室开张了…


--------------------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