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林两村废除百年陈规的做法获各方点赞 好几个互不通婚的村落也行动起来了

2017-05-04 庄晓丽卓晓熹李想 海丝商报


5月1日,

美林街道梧山村和玉叶村月埔自然村举行仪式,

正式破除两村互不通婚的历史。



此事经过本报报道后,

引起各界强烈反响。


记者走访了解到,南安仍有多个村落之间互不通婚。如石井镇奎霞村和仙景村、桥头村,杨山村东安下自然村和院前村;翔云镇椒岭村和圳林村,洪濑西林村和扬美村等。


看到本报关于美林两村破除陈规的报道后,不少镇村干部、老年人、年轻人等对这种做法表示肯定,希望有更多的村庄学习,尽早破除陈规,移风易俗。美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梧山村和月埔村解除互不通婚的做法将在全街道推广,他们发出倡议书,动员广大村民“破陈规陋习,树时代新风”,创建和谐村居。



【反响】

美林倡议破除陈规

街道老体协愿帮忙


走访中,不少镇村干部、老年人、年轻人等都对月埔村和梧山村握手言和的做法表示肯定,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村庄学习,尽早破除陈规,移风易俗。


“能破除陈规,是很好的事。”看到本报关于两村解除陈规的报道,翔云镇椒岭村村支书梁娇很赞同。她告诉记者,翔云镇椒岭村和圳林村虽互不通婚,但两村村民交往密切,部分村民更是生意上的好伙伴。但因为老一辈人一直强调祖先留下的告诫,大家都不敢轻易突破。


“我打算拿着你们这篇报道给村里的老人家、年轻人看一看,让大家了解当前的新风尚。”梁娇告诉记者,她将和圳林村村两委加强联系,动员乡贤,让村民主动学习梧山村和月埔村的做法,尽早破除互不通婚的陋习。


对于先辈“互不通婚”的誓言,不少村干部和老人家都坦言,如今这些村的社会、经济交流甚为频繁,破除陈规陋习成了村民们的共同心愿。


“可以说,‘互不通婚’是封建糟粕思想,必须摒弃。我们要为梧山村和月埔村的村民点赞,他们在移风易俗方面走在了前面。”美林街道老体协主席王建社表示,梧山和月埔作出了表率,他们近期将开展走访调查,了解美林街道仍有哪些村存在互不通婚的情况,征求村民意见。“如果大家都有意愿破除互不通婚的陋习,我们将尽一分力量。”


昨日,美林街道还发出“破陈规陋习,树时代新风”倡议书。“解除互不通婚,不仅能促进两村的感情交流,也是践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好做法,值得大力提倡推广。”美林街道宣传委员黄惠珍表示,这种敢于破除陈规陋习、崇尚婚姻自由、乡邻和睦的社会新风尚,也为美林街道创建“和谐村(社区)”开好头,起好步。


【溯源】

 “禁令”多起于明清时期 

因利益纠纷争斗导致


“现在已知的不通婚禁令,大多起源于明清时期。”闽南科技学院副教授王安群表示,从五代十国至新中国成立,闽南地区的村级管理较为松散,村与村、角落与角落之间出现纠纷,或争夺资源出现矛盾,多群聚以械斗解决。


在南安市档案馆,记者查到,以前乡族恩怨情况较普遍。清代学者赵翼曾说:“闽中漳泉风俗好名尚气”,“民多聚族而居,两姓或以事相争,往往纠众械斗,必毙数命,当其斗时,虽为翁婿、甥舅不相顾也”。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闽中乡族因事而械斗时有发生。《南安傅氏家谱》载有:“正德间,族中始有十八人与本乡郭姓历经斗杀”。另有晋江“都蔡冤”械斗、泉州的“东西佛械斗”等记载在案。当时,械斗风气已演变成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雍正年间,雍正皇帝还颁布了一道关于训诫泉漳械斗的谕旨,痛批:“闽省文风颇优,武途更盛。而漳、泉二府,人才又在他郡之上,历来为国家宣猷效力者,实不乏人。独有风俗强悍一节,为天下所共知,亦天下所共鄙。”


王安群说,出现不通婚的现象,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历史上,福建大多从中原迁入,生活困苦的情况下,争夺水源、海洋、土地等资源导致冲突,并逐步从个体的争夺,演变成整个宗族的械斗。争斗激化难以调和,就可能立下互不通婚的规定。从现实层面上讲,很多村民将“不通婚”的规矩当作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没人敢去打破,所以才会造成几百年甚至近千年不敢通婚的情况。


南安民俗专家廖榕光表示,由于是早前立下的规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下,对族人产生了很强的约束力。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有一些人敢于打破陈规,但要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成为全村人关注的焦点,这是禁令难以解除的原因之一。



【调查】 

因山头土地纠纷 

相邻两村不通婚


记者了解到,互不通婚的村庄大多是邻村。连日来,记者多方实地走访调查。

从地理位置看,南安石井镇杨山村东安下自然村和院前村距离很近。两村的村民都知道两村不通婚的习俗,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原因。


“具体年代说不上来,可能有几百年了吧。”院前村老人协会会长李世侨介绍,他从小就被长辈告知,“不能跟东安下的村民通婚”。


李世侨说,由于院前村成立较早,把附近的山地都占领了,东安下刚成立,并没有山地,院前村一名女子嫁到东安下后,觉得很委屈,就回老家向父亲讨要山地,以后用来当墓地,她的父亲便划出一些山地给她。谁知,大量的山地被东安下村民占领,大大超出了女孩父亲给的范围。院前村村民不肯,于是大打出手,最后双方都发誓永不通婚。


无独有偶,翔云镇椒岭村和圳林村也因为山头纠纷结下矛盾。“大概是在民国时期,两村都地处山上,因为山头土地纠纷互不往来。”梁娇说,两村直线距离非常近,从椒岭村翻过一个山头就到了圳林村。但因先人发下毒誓,宗族里的长辈都会反复强调不得与圳林村通婚,久而久之,两村断了姻亲往来。


在石井镇,奎霞村和仙景村、桥头村也互不通婚。奎霞村老年协会会长林长火介绍,奎霞村与仙景村、桥头村互不通婚的历史可能源于北伐时期或更早之前,当时奎霞村与仙景村村民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口角,进而引发大规模械斗。一开始主要斗争是在奎霞村与仙景村,因临近的桥头村等与仙景村是同宗族关系,为帮忙加入械斗。当时,械斗甚至发展到晋江安海、同安等有宗亲关系的族人也赶来帮忙,“械斗持续了数年,死伤惨重”。因此,奎霞村先人愤而立下毒誓,与仙景村、桥头村互不通婚。


新中国成立后,奎霞村与仙景村、桥头村村民间有过2次联姻,但最后都以悲剧收尾。经过一代代人口耳相传、添油加醋,再也没人敢去挑战“毒誓”。

“利益冲突是村庄之间互不通婚的根源。”玉叶村包片干部傅孙沯告诉记者,美林街道的金枝村与玉叶村圳后自然村也不通婚,原因在于玉叶村山地多、木材多,金枝村村民偷捡木材被发现,先辈就告诫村民互不通婚。


【专家】

主动化解积怨 

摈弃陈旧思想


在南安市委文明办负责人和南安市文体新局文化科科长肖斯炜看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不同于以往聚集而居的状态,现在大家都分散式居住,“封建糟粕不应该保留和传承,互不通婚等陋习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自然消亡”。


 “如今已进入新世纪,像这类不适合社会文明发展的约定应该摒弃,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廖榕光表示,年轻人应主动追求爱情,不用为古人错误“买单”。


“支持主动化解积怨,摈弃陈旧思想,促进社会和谐。”王安群建议,由双方村庄的长者、村委会等牵头,摒弃这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陋习。



记者 庄晓丽 卓晓熹 李想 通讯员 黄惠珍 文/图

编辑 傅少滨 周海文


海丝商报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
海丝商报nanandaily
海丝小记者团hsxjzt
南安经济报道nanannews987
长按微信号复制,搜索即可关注
往期精彩阅读(戳下方标题)

1、台湾布袋戏表演让孩子们看嗨了 今后每年都会来南安巡演

2、南安2名副科级干部被提起公诉

3、【紧急寻人】洪梅六旬老人外出找师傅补胎走失,家人心急如焚!

4、女婴出生不到4天就遭遗弃!体重仅一千克!孩子的父母你在哪……


-----------------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